编辑: 阿拉蕾 2019-07-08

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1)对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对作业工人进行工作日写实并对其作业方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时段等情况进行调查. (2)搜集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职业接触限值、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法定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等资料,搜集有毒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 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资料;

(3)以往职业病发病情况调查. 3.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 对作业场所设置的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位置、形式、运行及其维护情况进行调查. 4.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 调查各接害作业工种(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水平,所配备的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佩戴使用情况等. 5.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对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业病防治规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培训及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等进行调查.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和辨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等标准、规范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进行测定.

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一)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 1.作业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 通过对作业场所的工程分析、现场调查、检测检验分析等全面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其性质、存在的量、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接触人数和时间等确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G) (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 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技术依据包括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分级指数G按式(1)计算: G= WM*WB*WL…1) 式中: G-分级指数;

WM-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

WB-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L-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列于表1. 表1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级和取值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 权重数(WM) M80%一类.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分级和权重数(WB)取值列于表2. 表2 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分级和取值 生产性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 权重数(WB) B2 B 注释:接触比值为接触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的接触限值的比值(即:B=粉尘浓度检测值/接触限值,当粉尘浓度检测值为未检出时,以最低检出浓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检测值计算B值),生产性粉尘应分别计算PC-TWA和超限倍数比值,选择最大值作为某类粉尘比值取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