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 2019-07-12 |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发挥我市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数据计算、关键设备制造的优势,充分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注入新动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0亿元;
培育人工智能领军型企业30家,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突破30家,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企业突破100家,建成智能工厂30家;
集聚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超过1000人;
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深入运用,智慧城市建设初步形成. 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3000亿元,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智能社会、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全国示范,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
二、以研发抓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组建一批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强化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力争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传感芯片、系统集成等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
(一)支持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研究 推动高校、龙头企业以及研究机构,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瞄准应用目标明确、有望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前沿核心技术,加强大数据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芯片计算能力、人机混合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与决策等基础理论研究.跨学科协作开展类脑智能、脑机接口、量子智能计算技术等前沿基础理论研究,推进类脑智能软硬件技术融合,突破人机混合学习理论和组织方法,形成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高地.每年支持30项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3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
(二)布局一批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建设一批科研团队、企业、社会、地方政府共同参与,股份制、公司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面向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公共计算的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满足行业应用需求的计算集群,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面向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开放计算资源,支持先进人工智能计算系统与解决方案研发.建设面向开源软硬件系统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言理解、自主决策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提供知识推理、概率统计、人机交互、系统集成等人工智能范式的统一框架,形成促进人工智能软件、硬件和智能云之间相互协同的生态链.建设面向人工智能核心芯片与安全检测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芯片仿真验证、标准测试、稳定可靠性等领域,形成人工智能核心芯片及安全性测试评估的方法、技术、规范和工具集.建设面向自主无人系统、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在我市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软件等领域,建设面向自主无人系统复杂环境下环境感知、自主协同、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支撑系统,形成开放式、模块化、可重构的智能制造、自主无人系统开发与试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