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 2013-06-09 |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第二节的第二课时.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人体的神经调节","眼和视觉"等知识,掌握了感觉形成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人体感觉形成的核心规律.教材首先用"听力测试"实习活动展开对这部分 知识的介绍,之后重点介绍了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过程.同时教材配有一幅"耳的结构模式图"插图,与教材中的文字 相结合,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是学生更易理解.但教材更注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学生生活联系甚少,本教学设计更侧重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概述人体通过耳及其它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3、说出耳的卫生及预防措施.
二、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察及参与听觉形成过程,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性,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结论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课知识学习,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应该多去关心别人,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人体的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皮层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生已经全面系统的学习了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的知识,对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基本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还是会有长时间戴耳机和耳机声音开的过大等有损耳的健康的不良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一、情景引入 上课开始,我指着播放音乐的小喇叭,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小喇叭.我便在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用眼睛看到的.由此复习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我用鼠标点击小喇叭,优美的歌曲响了起来.听完歌曲,便问这是什么歌?学生答《国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用耳朵听到的.同学们,你知道耳的结构与功能吗?正常人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耳为什么会聋吗?"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引入课题――耳与听觉.
二、学习新知
(一)、看结构 1.提出问题:耳是人的听觉器官,有了它,我们才能领略美好的有声世界,那么,耳的结构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接受声音信号的刺激而产生听觉的? 2.利用耳解剖放大模型和教材中的彩图,展示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让学生互相指认耳的各部分结构,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总结耳的结构. 结构 作用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中耳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内耳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 3.?利用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生找到各结构位置并选择正确的名称. 4.学生体验: (1)互相观察耳的外部结构,并用手掌挡在耳廓后边时,感受声音的强度变化. (2)捏住鼻子轻轻鼓气,体验中耳与咽部相连. (3)捏住鼻子,做吞咽动作,感受听力的变化.松开手,再做一次吞咽动作,感受听力的变化. 5.?提出问题:耳的各部分结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6.学生分组讨论,仔细分析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