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2014-01-09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2.1.1 场地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2.1.2 场地抗震性能 地震作用下,场地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破坏、变形和振动等有关特性的总称. 2.1.3 地震动参数 表征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的物理参数,包括地震动峰值(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等)、反应谱和持续时间等. 2.1.4 地震动反应谱 在同一地震动输入下,具有相同阻尼比的一系列单自由度体系反应(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绝对最大值与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或频率的关系,以表征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2.1.5 抗震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1.6 设计地震动 在抗震设计、结构反应分析和结构振动试验中所采用的地震动物理量. 1) 多遇地震 在50年期限内,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重现期为50年)的地震作用. 2) 设防地震 在50年期限内,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作用.当用地震烈度表示地震作用时,称为基本烈度. 3) 罕遇地震 在50年期限内,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2%~3%(重现期为1642~2475年)的地震作用. 2.1.7 设计地震动参数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2.1.8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2.1.9 地震影响系数 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统计平均值.根据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和结构自振周期确定. 2.1.10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抗震设计用的加速度反应谱,以加速度反应谱和重力加速度的比值表示. 2.1.11 设计特征周期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应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2.1.12 场地卓越周期 场地岩土振动而出现的最大振幅的周期. 2.1.13 时程分析法 由结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地面加速度记录进行积分求解,以求得整个时间历程的地震反应的方法. 2.1.14 抗震地段 根据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岩土特性及其他地质条件对场地总体抗震性能所作的概括分类,一般分为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 2.1.15 场地覆盖层 场地地面与剪切波速超过规定值的下卧岩层面或硬土层面之间的岩土层的总称. 2.1.16 (岩)土层剪切波速 震动横波在(岩)土层中的传播速度. 2.1.17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剪切波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取场地覆盖层厚度和20米两者的较小值)范围内的土层中沿竖向的传播速度. 2.1.18 场地类别 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对建设场地所作的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2.1.19 活动断裂(层)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裂(层). 2.1.20 地震地基失效 由于地震引起的滑坡、不均匀变形、开裂和砂土、粉土液化等使地基丧失承载能力或不能继续承载的过大变形的破坏现象. 2.1.21 液化 地震时土体由固态变为流态的现象. 2.1.22 软土震陷 由于地震引起软土软化而产生的地面或地基沉陷的现象. 2.1.23 建筑工程 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1.2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作的设防类别划分. 1)特殊设防类 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 除1)、2)、4)项以外的大量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 使用上人员稀少且地震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2.1.25 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2 符号M―― 地震震级 ?se ――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s ―― 岩层或土层的剪切波速 N ―― 标准贯入锤击数 ILE ―― 液化指数 α ―― 地震影响系数 Tg ―― 特征周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