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 2017-08-20 |
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 清素在公 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将下列文言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答: (2)取之信然 答: 17.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 特点.(3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8.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4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3)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4)臣心一片磁针石,文天祥《渡扬子江》)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书海茫茫 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 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 读书有没有禁区 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将会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 开卷有益 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 能量变换 ,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我所说的 感觉不对 ,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的.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