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n灬不离不弃灬 | 2019-07-14 |
太极'
,而实非另有一物立于两仪、四 象之前也.周子曰'
无极而太极'
,又曰'
太极 本无极'
,斯知道者也.愚按:无极、太极,又 是夫子以后破荒语.此'
无'
字是实落语,非玄 妙语也.朱、陆之辨,在朱子以为太极之上必有 无极,既不足以得《大易》之旨,而陆子以为太 极之上决不当有无极, 亦岂足以得濂溪之旨. 然 象山曰'
阴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
,近之 矣. [1]234-235 在这一段话之中,刘宗周认为,易有太极, 而太极即无极,此 无 字是实落语,而非玄妙 语.太极、无极生生而不息,因此乾坤阴阳、四 象与八卦相蕴而生.这就是易道之所以为至极、 太极的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 强名之曰 太极 , 这就表明, 并非另外有一物存在于两仪、 四象与 八卦之前. 换言之, 太极之后并非另外又存在着 一个两仪、 四象与八卦. 所有这一切都是一齐俱 到、 浑无先后的. 刘宗周 《周易古文钞・ 易赞・ 亨赞》曰: 天地之化,人心亦然.阳春一动,品 物流焉.形形色色,紫烂红鲜.一齐俱到,浑无 后先. [1]27 天地造化,一齐俱到,既繁育万物, 也赋予人心以天命之性. 此天命之性, 可以以一 统万,万物归一.也就是说,太极统摄万物.同26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 时,万物也各具有一个太极.所以, 太极为万 物之总名 . 刘宗周不仅把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归而 一之, 而且还把太极与五行, 进而与人性之喜怒 哀乐四德等统一在一起. 刘宗周指出,万物由五行演化而来,所以, 太极即阴阳,阴阳即是五行.刘宗周《学言上》 曰: 五行即阴阳也.谓阴阳生五行,犹剩一生 字;
谓阴阳统五行,犹剩一统字.五行者,阴阳 变化之妙也. [2]361 不用 生 字、 统 字,而用 即 字,表明五行不是阴阳所生,而是两者 相互蕴藏的关系.刘宗周《学言中》曰: 阴阳 之理,无处无之,因阴阳见动静,非以动静生阴 阳. [2]455 不用 生 ,而用 见 字,也说明阴 阳、动静是一齐俱到的道理. 另外, 五行又与喜怒哀乐、 春夏秋冬一一对 应, 以配合于元亨利贞. 这种思想是继承蔡九峰 的理论而来.刘宗周《学言下》曰: 喜怒哀乐 与元亨利贞、春夏秋冬、宫商角徵羽、东西南北 中、金木水火土相配,已见于蔡九峰《洪范》一书,有图可考. [2]455 可见,在刘宗周看来,天地一理,流行为阴 阳之气,此气此理在人则称之为性.换言之,天 地之理,以性而言,称为喜怒哀乐;
以气而言, 称为春夏秋冬.所以,太极即是阴阳,阴阳即是 两仪(乾坤、天地、男女) ,两仪即是四象(喜 怒哀乐、春夏秋冬) ,两仪四象即是五行(金木 水火土、 仁义礼智信) , 而五行衍生为天地万物, 以及人间各种伦理道德. 于是, 太极统摄上天下 地,四面八方,又统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还 统摄君臣父子、伦理道德.这就是说,太极即是 宇宙、即是人伦.而按照刘宗周即心即易、以心 统易的思路,又可以说,人心即是宇宙、即是人 伦.刘宗周《人谱・人极图说》曰: 无善而至 善,心之体也.即周子所谓太极, '
太极本无极 也'
.统三才而言,谓之极.分人极而言,谓之 善.其意一也. [1]3 无极而太极,即是无善而至 善,也即是心极.所以,人世间一切的一切,都 可以归于 善 , 刘宗周又称之为 意根 独体 . 这个 善 字具体的落实就是要人真正地 迁善 改过 至于圣域 . 总之, 所有这些方面都是 一 齐俱到 的表现,之所以如此,是基于其深刻的 心性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