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2016-09-02
如何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问题就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但可以间接应用已有知识解决的情境.

所有的问题都含有3个基本成分:第一,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也就是问题的起始状态.第二,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第三,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数学问题,也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并且有机结合在一起.问题的条件和答案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其间存在障碍,需要进行思维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在人类的长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即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时以问题为载体,呈现现实的背景,在实践应用中启发学生根据数据信息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 顾名思义是计策与谋略,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有转化法、画图法、枚举法、假设法、逆推法、统筹法等等.

一、化难为易,转化的策略. 转化的策略是指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直接对问题进行解决,而是对它先进行变形,把其转化为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是把新矛盾转化为旧的已解决的矛盾,使新矛盾迎刃而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转化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如:在 圆的面积 的教学中,新课开始出示一个圆,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答可能与直径、半径有关.求圆的面积可能会有什么困难?发挥集体的智慧,用手中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种方法,我举一种比较独特的方法.对折把圆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一个扇形,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才能使每一份更接近三角形,引导学生把圆平均分32份,64份,通过操作实验,课件辅助能把圆分成更多的份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接近三角形.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乘分的份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数学领域中的知识博大精深,学之不尽.小学生们所学到的只是数学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学校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运算、演算例题等一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小学数学中蕴藏着各种可运用转化的策略进行解答的内容,教师应重视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的策略.

二、一一列举,枚举的策略. 所谓枚举就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枚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而且在枚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对学生来说, 列举 比 枚举 通俗,易于接受,教材里采用 列举 这种表述是从有利于学习出发的.在表格里列举是形式之一,它的好处是有助于思考,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各种答案. 列举法是一个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新课标中就选用了列举的方法,怎样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