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 2017-03-06 |
出版著作17部;
取得评价、鉴定成果24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培养硕博研究生63名.主要技术成果在20家企业得到产业化应用,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25.24亿元,新增利润2.78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及保障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客观评价: 1.知识产权 获国家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附件1);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来源分析及预防措施》荣获第一届中国科协中国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附件17). 2.国家与行业标准 主持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项(附件4),武汉轻工大学主持国家标准《核桃油》(项目编号为20140333-T-449)和行业标准《牧丹籽油》(LS/T 3242-2014)等14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了《茶叶籽油》(GB/T 35026-2018)、《中国好粮油 植物油》(LS/T 3249-2017)等9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椰子油、橡胶籽油、文冠果油和榛子油等相关木本油料国家/行业标准均已完成报批稿,部分发布,进入审核阶段. 3.成果鉴定、评价及验收意见 (1)《核桃专用油及核桃蛋白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粮油学 鉴[2016]第18号)评价意见: 项目于2016年通过中国粮油学会组织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 项目组针对低温压榨核桃饼,优化了水酶法同步制备核桃油和核桃蛋白工艺技术,核桃饼提油效率达85%,核桃蛋白肽的纯度达86%;
针对脱脂核桃粕,优化碱溶酸沉法制备核桃分离蛋白工艺技术,核桃分离蛋白和浓缩蛋白的含量可分别达90%和70% .项目研究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2)《油茶籽冷榨制油及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厦科[2010]第3号) 项目于2009年通过厦门市科技局组织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 课题组通过通过对油茶籽低温干燥、仁壳分离、加水调质、冷态压榨生产纯天然茶籽油的冷榨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得到高品质的茶籽油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对冷榨得到的油茶籽粕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利用碱溶酸沉、酶法水解、乙醇提取、酸法水解等工艺技术分别得到了油茶籽分离蛋白、多肽、多糖和糠醛等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符合相关产品标准,产品经过用户使用,评价良好;
该技术成果形成多项先进的油茶籽加工技术,可直接进行产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水相酶法制备油茶籽油和蛋白新工艺及注射用油茶籽油精制关键技术》(鄂科鉴字[2015]第04186292号)鉴定意见: 项目于2015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 项目组以油茶籽油为原料,研究建立了碱炼脱酸、活性炭与凹凸棒土联合吸附脱色工艺,降低了脱色剂的用量,使油茶籽油酸价在0.1以下,色泽为Y0R0,达到了药典中关于注射用油的标准 .项目研究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4)《油茶籽深加工及产业化研究》(登记号15008097,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意见: 项目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 项目组采用碱溶酸沉工艺,碱提通过超声波强化,提取效果好,制得的油茶籽粕蛋白形态、色泽佳;
自主研发的双螺杆榨油机,实现了茶籽的冷态压榨,避免了高温对茶油成分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