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07-16
《父亲、树林和鸟》说课讲稿 华蓥市高兴镇小学 王德玉 教学内容: 我所讲授的是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6单元第27课――《父亲、树林和鸟》.

这个单元围绕"人与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5篇课文和1个"积累与运用",旨在告诉学生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本单元

第一篇精读课文的《父亲、树林和鸟》,通过回忆春天的一个黎明,父亲判断树林里有很多鸟,并与我在树林里谈论关于"鸟味""鸟最快活的时刻"和 "最容易被打中的时刻"等问题,表现了父亲对鸟儿以及鸟儿生活的树林深挚的爱意.导读这篇文章,应当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材地位及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义务教育的第二学段.该学段在第一学段自主识字、积累字词和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自主理解词义、积累好词佳句、体会关键词句作用、把握主要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根据本学段的阶段目标,在前几个单元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孩子在朗读中领悟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兴趣. 导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设定)知识和能力目标:检查预习(自主识字和自主理解词义),积累生字新词;

(依据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设定)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

(根据文章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朗读课文,感受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导学重点: 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 导学难点: 在朗读父亲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蕴含的感情.(这是根据学生年幼、理解肤浅、只在意字面的意思、不能体会深层含义的年龄特征确定的.) 导学方式: 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主要预设"猜读,激发兴趣→听读,感知内容→自读,抓取要点→品读,领悟感情→研读,整体升华"五个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读导思,以读悟情,以读促议,引领学生用声音触摸文本,用心灵揣摩文本. 导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配乐朗读录音(如条件不具备,我自备背景音乐,亲自范读)、多媒体课件. 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预习练习附后). 导学过程: 猜读,激发兴趣 出示词语,练习说话 教师依次板书"父亲"、"树林"、"鸟"三个词语,要求学生加以想象,将这三个词连起来,说一句有意思的话,看谁说得最好.待一些学生发言后,师生共同评议说话内容. (安排这个说话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创造情景,目的有五:一是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二是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四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五是为下一环节设置阅读悬念作铺垫.) 出示课题,自主质疑 教师在三个词语之间分别补充"、""和",完整出示课题.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知道一些什么. (通过鼓励学生质疑,来设置阅读悬念,产生心理期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听读,感知内容 学生听读,交流收获 教师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听完后说说自己从课文录音中了解到一些什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获得更多的信息,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目的在于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鼓励质疑,共商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听读时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需要探究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下一步学习目标. (鼓励学生对课文中感兴趣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旨在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学习环节明确方向和目标.) 自读,抓取要点 自主阅读,勾画语句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说明父亲了解、喜欢树林和鸟的语句. (主题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有选择适于自己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让学生采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照顾了个体差异,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尊重了学生选择的权利;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