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11-09
成都市郫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O 一一年二月

1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1

一、发展基础.1

二、发展环境.4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6

一、指导思想.6

二、发展目标.7

第三章 全面提升城乡现代化水平

10

一、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10

(一)优化城乡空间格局.10

(二)塑造生态田园形态.11

(三)全力推进 两带 建设.12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12

(一)大力推进城市片区建设.12

(二)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13

(三)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14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14

(一)提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14

(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14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15

四、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15

(一)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15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8

(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9

(四)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20

第四章 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跨越式发展.21

一、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21

二、着力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22

2

(一)加快发展商务商贸业.22

(二)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23

(三)加快发展教育培训业.23

(四)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4

(五)提升发展房地产业.24

三、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25

(一)推进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25

(二)推进川菜原辅料制造业高端化发展.26

(三)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7

四、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28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8

(二)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28

第五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0

一、加快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30

(一)深入推进农村 四大基础工程

30

(二)全面推行统一户籍制度改革.30

(三)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30

二、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31

(一)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31

(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31

(三)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32

(四)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2

三、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32

(一)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32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33

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33

(一)积极开展现代投资促进活动.33

(二)着力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

34

(三)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34

3

第六章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35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35

(二)均衡城乡教育资源.35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5

(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36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36

(一)聚焦自主创新关键领域.36

(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36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37

三、实施 人才强县 战略.37

(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37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37

第七章 全面改善社会民生

39

一、着力改善人民生活

39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39

(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40

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41

(一)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质.41

(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41

(三)积极发展体育事业.41

(四)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42

(五)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

42

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43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3

(二)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43

(三)塑造区域文化特色和品牌

43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44

(一)完善社区服务功能.44

4

(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44

(三)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44

(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45

五、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45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45

(二)加快民主建设.45

(三)加强法制建设.46

第八章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7

一、加强生态建设.47

(一)构建绿色生态景观.47

(二)有效保护田园特色.47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7

二、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48

(一)节约利用土地资源.48

(二)节约利用能源资源.48

(三)节约利用水资源.48

(四)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机制.48

三、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49

(一)加强环境综合整治.49

(二)完善污染治理机制.49

四、积极发展循环生态经济.49

(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49

(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50

第九章 推进规划实施.51

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51

二、强化投资和重大项目支撑.51

三、健全规划衔接和监督评估制度.52 名词解释.53

1 十二五 时期(2011 年至

2015 年) ,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 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也是郫县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追赶跨越,率先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 范区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县的重要时期. 本规划纲要按照党的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 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的总体部署,根据中共郫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编制,是 十二五 期间郫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 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 德、奋力拼搏,实现郫县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 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 带领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统筹、 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总体战 略,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效应对 5.12 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 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县域综 合实力显著增强;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统筹城乡综 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出口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人民生活更 加富裕,社会民生全面进步,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格局初步形成.五年的 艰苦奋斗,开创了郫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时期,为 十二五 时期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专栏

1 十一五 取得的巨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230.34 亿元,年均增长 18.5%;

全县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 85.9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 73.4 亿元,是2005 年的 14.95 倍.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16.83 亿元、 138.56 亿元、74.95 亿元,三次产业比由

2005 年的 12.0∶51.4∶36.6 调整为

2010 年的7.3:60.2:32.5,第二产业仍然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10 年民营经 济增加值达到 137.66 亿元, 占GDP 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50.1%提高到 59.8%, 对GDP 的贡献率为 63.3%,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民生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956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271 元,分别比

2005 年增加

8369 元和

4571 元.科技事业持续发展,郫县豆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 面启动,荣获 全国科普示范县 、 全国科技工作进步先进县 等称号.教育事业稳 步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达到新高度,荣获 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称号,建成 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镇村两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较大成绩.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城乡卫生服务 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建设步伐 加快,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不断加强,2006-2010 年人口 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 3‰目标以下.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2006-2010 年城 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 4%的规划目标以内,至2010 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 5.16 万人、10.03 万 人和 39.04 万人.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交通、能源、市政公用设施等城乡基 础建设不断改善,形成以国道317 线、成灌高速、绕城高速、沙西线、IT 大道为骨 架,以县域快速通道为支撑,以镇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系;

推进标准化渠系 整治和配套雨污管网建设,建成安德、唐昌等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部分配套管网;

完 善变电站、 加气站等能源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信息和通讯建设步伐加快, 村级 (社区)信息服务站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 乡环保设施更加完善,建立各镇城乡环境综合测评制度,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 城乡市容面貌和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城乡环境整治 五化 模式在全省推广.

2010 年,全县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 下降25%, 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05年减少5%,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全县森林覆盖率15.31%,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9天以上. 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按照城乡统筹、 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 总体要求,统筹推进 三个集中 ,联动推进农村 四大基础工程 ,全面深化城乡发 展 六个一体化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0 年城乡收入比为 2.04:1,远低 于成都市平均水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投资项目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全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