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 2022-11-11 |
1 0 国防军工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E - m a il:jfjb g fjg @
1 6
3 .
c o m 责任编辑/张新 符马林 如果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重组创造了 军工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那么蒂森克虏伯的成 功转型则带来了老牌军工发展的新思路. 谈起蒂森克虏伯, 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 是曾经在二战中名震欧洲战场的 克虏伯大 炮 .用当时的一句话讲: 战场上满地都是克 虏伯弹壳.然而, 昔日成就只能用来回忆. 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垮台, 克虏伯也随之暗淡 颓败, 但它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上世纪9 0年代, 伴随着德国的崛起, 克 虏伯 再次映入世人的眼帘.1
9 9 9年, 克虏伯 与钢铁巨头蒂森公司宣布全面合并, 合并后 的蒂森克虏伯公司, 成功跻身 世界级 的钢 铁制造商行列. 然而, 过分依赖钢铁产业, 难免遇到发 展危机.2
0 0 8年的金融危机, 导致欧美等主 要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不断下降, 这一度让蒂 森克虏伯难以为继.改革, 路在何方?这是 蒂森克虏伯的必答题. 危机中, 蒂森克虏伯主动求变, 凭借传 统的钢铁优势, 根据市场需求拓展自身的业 务范围, 积极向汽车服务等新兴领域进军, 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蒂森克虏伯积极拥抱数字 化, 将新技术引进传统军工产业, 成为企业 复苏的一个重要拐点. 如今, 这家百年老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 活力.其实, 对于传统军工企业而言, 抛弃 陈旧观念, 主动寻求技术革新, 多一些 走出 去 与 引进来 相结合, 或许会有一番新的 天地. 转型点评军工圈里的人和事 本期观察: 陈朴程锡南 牛小龙 军工圈 战位观 之一: 严谨 这件 小事 , 他坚持 了2 0年旋翼断裂,直升机从高空坠入深渊…… 又一次在半夜惊醒坐起,李向楠确定只是一个梦,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泪水浸湿的枕头, 分不清梦里梦外. 那年,部队奉命赴俄罗斯参加联合演习,出动直升机的数量规模史无前例, 上级要求参演战鹰必须 毫发无 损 出国 . 作为旋翼维修的核心骨干 , 李向楠临危受命,对每架直升机的旋翼进行逐片、 逐段检查. 直升机的每一道检修程序结束后,技师们都会在维修记录本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本花名册将随直升机的平安起落最终被尘封,也可能因一个细微的失误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一 纸 罪状 .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李向楠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还是在一次复合材料检修过程中, 犯了低级失误. 李向 楠和维修班的战友会定期收看关于直 升机维修事故真实案例的警示片,片子显示,这样的失误足以导致机毁人亡. 幸运的是,心细的复检人员避免了险情发生. 惊出一身冷汗的李向楠从此患上了 强迫症 .修理工间里拖过的地,他非得亲自再拖一遍;
用过的工具,无 论何时都要摆放得整整齐齐;
修过的部位,总是一遍又一遍反复回头查看. 强迫 甚至出现在梦中.李向楠自己也记不清, 究竟多少次, 他像陷入 了一个梦魇的循环.这种潜藏在深夜的焦虑不安,尤其会出现在保障任务繁重的时候. 直升机和人没法比, 人尚有自愈 能力, 对于直升机来说, 一处毫米级的 裂缝 , 就有可能酿成毁灭性灾难 . 从 入行开始, 李向楠便笃信, 当所从事的 职业关乎生命时 , 必须把 侥幸 永远 刻在警钟上.
2010 年,李向楠所在部队首次成建制在沙漠戈壁驻训. 此前, 这支部队 曾短期执行过类似任务,但有关故障修复的数据近乎空白,出发前老班长告诉他 凭感觉来 . 李向楠心想,靠感觉总有失手的时候 , 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 让后来 人可以凭自己的经验来. 驻训期间,李向楠没有缺席过一次维修任务,那些受损旋翼在他的精心 呵护 下, 重新投入使用. 每片损伤 旋翼的检修数据,在他的笔记本上都清晰记录着. 有心 的他, 摸索出了一 套在强沙尘天气环境下检查维修的方 法, 大幅提升了装备出动效能. 去年,单位组织 感动战鹰 人物评选,李向楠被冠以 旋翼神医 美名. 评委会在颁奖词中称, 李向楠具备 超乎常人的诊断和维修能力――这些 年来经他修理的受损旋翼全部 起 死 回生 . 领奖时, 李向楠开玩笑说, 自己是 神经过敏的医生 ,之所以这么稳, 不过是把严谨这件 '
小事'
坚持了
20 年. 战位观 之二: 梦想 这梦想关乎战斗力建 设, 关乎战友的生命安全 那年隆冬,部队执行紧急任务途中, 一架直升机旋翼受损, 机组在饥寒 中等待维修救援. 上级调拨航材周期太长;
拆解旋翼, 运回
1000 多公里外的航空修理厂 进行维修更行不通. 再艰险, 我都要试一试! 关键时 刻,李向楠主动请缨 , 不经过急难险 重任务的考验,永远不知道自己离实战需求还有多远. 到了现场李向楠心虚了,与在修理厂维修不同,外场排故障多为抢修任务, 由于高原高寒条件严酷, 且缺乏 大型工具, 旋翼无法拆卸, 他被告知只 能空中作业. 急切的李向楠刚伸出手便硬生生 被冰冷的铁翼撕下一块皮.简单处理后, 他站在梯子上仰着脖子、 弯着腰连 续作业近
3 个小时. 有时,付出并不等于收获.空气太冷,黏合 旋翼复合材料的胶水无法固化,李向楠费尽气力却几无进展.一个个困难、一次次失败,让李向楠在坚守中疲惫不堪.每当这时,他就会想到部队官兵们那急切的目光.在机组协助下,旋翼最终得以修复,直升机却没能在规定时限内赶到任务指定区域. 李向楠瘫坐在地上, 技术大拿 的优越感随着身体的温度一起跌入冰 点.高原高寒条件下直升机旋翼检修难题,像是无法战胜的宿敌悬在李向楠心头. 能不能发明一个便携式工具,不用拆解旋翼就能实现维修? 李向楠决心攻克难题. 然而, 生产一套工具不仅 要懂机械绘图,还要研究旋翼不同点位受力原理,这对只有高中学历的李向楠来说, 难如登天. 知难而上体现在李向楠的一次次 行动中. 为了攻克难关, 工具车间也成 了他的 家 . 他每天扎在车间里自学 机械制造原理和机械绘图,反复测量采集旋翼受力数据 . 战友们不解 : 你一个高中生,搞发明创造不是痴人说梦? 李向楠说: 人要敢做梦, 更何况 这梦想关乎战斗力建设,关乎战友的生命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百次失败尝试, 一个初级夹具样品诞生了. 创新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旋翼不拆解 快速维修的基础条件有了,但黏合胶的固化质量非常差,返工率极高. 也许, 上天眷顾这个有理想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给了李向楠灵感.
2013 年休假在家,李向楠热菜时突然发出一阵欣喜的尖叫,他盯着微波炉对妻子说: 为什么不能在夹具上 安装一个类似于微波炉的装置,这样胶液就能快速固化! 当天,他迫不及待地结束假期返回单位,立即和生产厂家联系加装电加热陶瓷片并实现数字可控恒温,破解了无伴随保障条件下直升机野战抢 修的重大难题. 如今, 这套夹具在全军推广使用, 无伴随保障条件下旋翼无法拆解维修 的难题迎刃而解. 战位观 之三: 责任 比起外界赞美的声 音, 最振奋人心的是部队 战斗力的跃升 成为一个好的剑客, 不光要有一 把好剑 , 剑术当然也很重要 . 从小喜 欢看武侠小说的李向楠,这些年双管齐下, 不仅改进发明了不少维修工具, 还把自己练成了一专多能的 老手 . 旋翼维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李向楠在完成任务时通常需要专职铆工和钳工的战友助力 补刀 .然而,近几年随着实战化演训任务大幅增加,他渐渐发现,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只会单一工种已难以完成检修任务. 另一方面,直升机常年担负高原备勤任务, 因环境的恶劣, 使得很多零 部件的寿命大大缩短,且维修人员大多独立遂行保障任务,部队装备保障急需一专多能的维修人才. 为提升维修效率,李向楠主动拜师学习铆工和钳工技术. 要知道, 此时 他已经是复合材料维修领域的 大咖 , 铆工和钳工工种人员相对都很年 轻. 然而, 对迫切想要掌握新技能的李 向楠而言,放下身段当学生似乎是件幸福的事. 一声声老师叫着, 我们必须倾尽 全力帮助他. 这个工种对专注度和精 力体力要求都极高,令钳工小李最佩服的是, 老李比我们刚入行时候的劲 头还足 . 那年,部队接到命令直奔某地参加演习.该旅出动多型战机参加高强度对抗演练, 李向楠全程伴随保障, 由 于战机出动的频次高, 他一人肩挑
3 个 工种. 枪已不是原来的枪,靶也不是原来的靶 . 不学习就会掉队 , 没有过硬 的技术作保证很可能就无法实现既定 的战术 . 这几年 , 李向楠不光实现了 独立完成
3 个工种配合才能完成的旋 翼检修任务,还能检修新机型的蒙皮和其他零部件,甚至一些需返厂才能解决的检修难题,均被李向楠一一攻克,这也成了他不断进步的 铺路石 .厂家感慨: 他根本不像一个普通的维修技师, 简直就是个行走的 '
数 据库'
. 比起外界赞美的声音, 最振奋人 心的是部队战斗力的跃升. 李向楠所 带的团队大多是年轻人, 他知道, 自己 总有离开的一天,但只要把这份匠心和手艺传下去 , 守护 天梯 的纽带就 不会断 , 当好年轻人的铺路石 , 我责 无旁贷 . 版式设计: 梁晨照片提供: 谢啸天 王树财 一位基层维修技师的 战位观 汤文元 吴世科 人物・基层创客 我方坦克出现故障,请求支援! 前不久,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 的一场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红方一台 两栖装甲战车突然 趴窝 . 决胜刻不容缓, 救援十万火急. 二级军士长熊小忠带领修理工飞速 赶赴现场, 快速对发生故障的主动轮 实施更换. 别急! 正当修理工孙久成准备 衔接履带时, 熊小忠突然叫停, 先找 出故障履带板, 否则很容易导致二次 故障. 他逐节检查履带, 在第
3 个负 重轮上方找到了 病灶 . 轰轰轰…… 故障排除后, 战车 疾驰而去. 战斗结束, 刚刚从事装甲修理专 业的孙久成对老班长赞叹不已. 秘 密都在这本 '
傻瓜书'
里, 送给你. 熊 小忠从挎包里掏出一本小册子, 递给 了孙久成. 孙久成欣喜若狂, 他早就听说, 这本被熊小忠视若珍宝的 傻瓜书 里,珍藏了这位老兵20 余年的全部心血. 那年, 某新型装甲突击车即将配 发至全军部队, 熊小忠受领了底盘修 理手册的编撰任务.由于缺乏实操 案例, 熊小忠只能死记硬背厂家发放 的资料, 结合实车跟着教学视频一步 步学、 一遍遍练. 那段日子, 熊小忠就连回家休息 手里也攥着资料不放.妻子吴建群 见他回了家也不操心家事,有些生气: 年纪也不小了, 回了家就不能学 点谋生的手艺? 熊小忠收起书本, 严肃地说: 我 是山里长大的孩子, 打小我爸就教育 我知恩图报, 现在组织信任我, 把这 么重要的事情交到我手上, 我哪有辜 负的道理! 熊小忠把全部精力投入攻关, 白 天学理论, 晚上也不闲着.每天晚饭 后, 他都要钻到突击车里, 一干就是 好几个小时,一个月下来瘦了七八斤. 这些年来,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 用大白话记录的维修笔记也越积越 多, 足足写满了
6 个本子, 累计
20 多 万字. 熊小忠拎出其中100 多个常见典型故障和维修方法汇集成册.官 兵们亲切地把这个小手册誉为 傻瓜 书 , 成了维修分队底盘修理工的必 读书. 这些年, 熊小忠解决装甲维修各 类疑难故障千余车次, 为部队节省维 修经费数百万元. 图片提供: 何生 傻瓜书 诞生记邱顺利 高旭尧 说到 马赛克 ,大家都不陌生. 它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处理图像或 视频信息的技术手段.尤其在涉及个 人隐私、 军事机密上, 人们会经常使用 马赛克 .殊不知, 在网络深处的层 云迷雾之中, 一双双眼睛正在虎视眈 眈地搜索猎物. 近年来, 我国军工企业发展取得 了长足进步, 部队装备更新换代不断 加快.一些权威媒体和军工企业在报 道涉密军事装备的视频或图像时, 打 马赛克 成了他们常用的手法.殊不 知, 马赛克 , 在今天或许已成为 皇 帝的新装 . 据某权威网站披露,早在
2 0
1 6 年,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就 开发出一套 反马赛克 技术, 可有效 突破 马赛克 和模糊的遮挡, 准确地 辨认图片或视频信息.如今, 距离消 息披露时间已经过去3年.这不得不 引起我们警惕.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 现实中并 不见刀光剑影, 更没有硝烟四起, 但间 谍们四处窥探军事机密的眼睛却一直 虎视眈眈. 一位军事家曾说: 至少有一千种 因素与战争直接相关. 我们可能想象 不到, 对敏感设施、 装备部分进行模糊 或虚化处理的一幅图像或视频上传网 络, 看似没有什么, 但在情报解读专家 看来, 此举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甚 至会提醒情报人员――快看, 这里有 一处不愿意公开的秘密.设在内盖夫 沙漠中的以色列军火仓库 露馅 就是 一个典型例子. 原来, 该国国防部要求卫星图像 公司对本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军 火仓库进行特别处理, 使得内盖夫沙 漠 凭空 出现一批 马赛克 .犹如夜 空里的星星, 这处显眼的 马赛克 顿 时引起情报人员的注意.敌方情报专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