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r9梯 | 2019-11-12 |
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 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 环节、 部位和作业行为, 依据国 家、 行业法规、 标准和技术规范, 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 运用对照经验法、 类比法、 事故分析法等方法, 提出了冶金行业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 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 供监管部门 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冶金行业工艺流程较长, 设备千差万别, 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 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欢迎大家在参考 使用的同时, 多提宝贵意见, 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
1 ― 目录
一、 炼铁 (1)
二、 炼钢 (21)
三、 轧钢 (38)
四、 焦化 (56)
五、 烧结 (74)
六、 煤气 (84) ―
1 ―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一、 炼铁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一、 供装料系统
1 钟式炉顶 (1)炉顶设备未电气联 锁. 火灾 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炉顶设备应实行电气联锁, 并应保证大、 小钟不能同时开 启;
均压及探料尺不能满足要求时, 大、 小钟不能自由开启;
大、 小钟联锁保护失灵时, 不应强行开启大、 小钟, 应及时 找出原因, 组织抢修. (2)蒸汽压力不足可通过蒸汽系统调压或充氮气辅助增加压力 来实现正常均压. 通入大、 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处旋转密封 间的蒸汽或氮气, 其压力应超过炉顶工作压力 0? 1MPa. 通入 大、 小钟之间的蒸汽或氮气管口, 不应正对拉杆及大钟壁. (3)因大小钟磨损泄漏达不到均压程度时, 应组织休风对大小 钟进行焊补. 不应强行多次开闭大小钟.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2)更换受料斗衬板或 大钟拉杆保护套作业. 火灾 中毒和窒息 (1)处理炉顶设备故障, 应有专人携带一氧化碳和氧含量检测 仪同行监护. 到炉顶作业时, 应注意风向及氮气阀门和均压 阀门是否有泄漏现象. (2)清理更换受料漏斗衬板, 应先与上料岗位人员联系并取得 操作牌和停电牌, 还应有专人在场监护. (3)短期休风未处理炉顶煤气时严禁动火作业. 禁止使用铁锤 敲击衬板和钢制保护套, 以避免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燃. (4)用长期休风机会在炉顶煤气点火后进行检修.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
1 ―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2 无钟炉顶 (1)料罐检修作业. 中毒和窒息 (1)进料罐检修安全条件: ①无论是长期休风还是短期休风, 必须关闭眼镜阀;
②关闭料罐煤气均压阀, 开氮气将罐内煤 气撵出后关闭氮气阀门, 同时将回压管水封;
③开启料罐置 换风机打开人孔通风置换, 经一氧化碳检测为零、 氧气达 21%方能停止风机. (2)依据作业面高度给料罐填充适量矿料, 避免高度不够而造 成作业伤害. (3)进罐人员随身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器和氧气检测报警 器, 预防煤气、 氮气系统出现渗漏聚集. (4)只有在完成检修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 方能关闭料罐人 孔, 恢复正常生产控制状态.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二、 高炉本体
(一)高炉基础
1 炉基、 炉底 (1) 炉基周围有积水、 潮湿 物, 炉基水槽堵塞. 火灾 灼烫 其他爆炸 (1)炉基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 不应积水和堆积废料. 炉基水 槽应保持畅通. (2)渣罐车、 铁罐车及清灰车应各有运输专线. 渣、 铁线应高 于周围地面, 两侧应有排水暗沟.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2)炉底未连续、 自动 测温. 火灾 灼烫 其他爆炸 (1)热电偶应对整个炉底进行自动、 连续测温, 其结果应正确 显示于中控室(值班室). (2)落实炉底水冷管点检和维护制度, 做好点检和清洗维护记 录, 发现水压、 进出口水温差变化及时向炉内报告, 以便从 操作上控制炉底温度. (3)密切关注炉基是否有裂缝、 冒气冒火等情况, 并做好记 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安排休风处理. (4)编制《炉底水温差及热流强度控制与处理》处置方案, 在出 现异常状况, 按照处置方案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有效控制炉 底烧穿事故发生.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
2 ― (续表)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二)炉体
1 炉体、 炉壳 (1)风口破损、 烧穿. 火灾 灼烫 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加强风口冷却系统的水压、 水量、 进出口水温差检测控 制. 风口水压下降时, 应视具体情况减风, 必要时立即休风. 水压正常后, 应确认冷却设备无损、 无阻时, 方可恢复送水. 送水应分段、 缓慢进行, 防止产生大量蒸汽而引起爆炸. (2)风口平台应有一定坡度, 并考虑排水要求, 上面应铺设耐 火材料. 风口、 渣口及水套应牢固、 严密;
进出水管, 应有 固定支撑;
风口二套, 应有固定支撑. (3)按规范制作风口小套备品并保持风口、 接触面完好无损;
安装和更换选准尺寸、 清理干净风口内部残渣铁;
风口周边 应用专用大钩撞严, 保证接触面均匀、 严实;
应避免风口小 套自身备品和安装质量问题造成伤害;
还应提高看水工对风 口套破损征兆的判断能力, 强化风口套破损的处置技能. (4)风口发生爆炸, 风口、 风管烧穿均应首先减风改为常压操 作, 同时防止高炉发生灌渣等事故, 然后出净渣、 铁并休风. 情况危急时, 应立即休风.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2)炉壳发红、 开裂. 放炮 中毒和窒息 灼烫 其他伤害 (1)强化炉体冷却设备的检查、 维护、 清洗, 保持炉体各段冷 却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加强高炉自身操作, 保证长期稳定炉 况、 减少炉况失常处理给炉体内衬带来的侵蚀、 破坏. (2)出现炉壳发红、 开裂需护炉时, 应制定完整有针对性的护 炉方案. 方案由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执行. (3)炉壳发红或开裂处除应急时采用临时软管打水外, 还应安 装相对固定的打水冷却装置. 打水装置调整作业中、 应站位 正确. (4)严格控制非岗位人员进入风口平台、 炉基和铁、 渣口区 域. 护炉期间, 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一氧化碳报 警器、 佩戴防毒面具, 并穿戴雨衣和胶鞋, 现场照明应采用 安全电源.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 程》(GB 6222)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
3 ― (续表)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3)炉缸储铁量接近或 超过安全容铁量. 火灾 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 保持炉缸储铁量控制在安全容铁量以内 ( 炉缸容积的 60%), 炉缸储铁量接近或超过安全容铁量时, 应停止放渣, 降低风压, 组织出铁、 出渣. (2)各冷却部位的水温差及水压应每 2h 至少检查一次, 保证 炉缸冷却器进出水温差和热负荷保持在冷却制度范围;
发现 炉缸以下温差升高, 应加强检查和监测, 并采取措施直至休 风. (3)从开铁口操作和铁口维护上加强控制, 避免开口机损坏冷 却壁和出铁损伤炉壳而引发炉缸烧穿. (4)出现炉缸烧穿, 应立即休风. 休风后处理事故现场, 修复 炉缸破损部位和冷却壁水管等损坏设施. (5)人员进入高炉炉缸作业时, 应拆除所有直吹管, 并有效切 断煤气、 氧气、 氮气等危险气源.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4)炉身煤气泄漏. 中毒和窒息 (1)按规范要求从炉基到炉顶相应平台要安装固定式一氧化碳 报警器, 并将信号连接至中控室. 在通往炉身、 炉顶的各通 道口设立警示标志;
风口平台和作业区域加装轴流风机加速 空气流通, 降低作业区域一氧化碳浓度. (2)生产过程加强点检, 发现渗漏应点明火燃烧, 并利用休风 机会进行焊补处理. 正常生产进入炉身、 炉顶作业, 应两人 以上并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器和通信工具, 与炉内取得 联系并登记后, 做好预防措施. 看水工查水作业既不能在休 风条件下进行, 作业环境中又不方便佩戴空气呼吸器时, 应 配置长管空气呼吸器, 但同时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急用. (3)如果炉体煤气泄漏现象比较严重, 炉身排水槽、 炉顶平台 清灰作业应安排在高炉休风期间进行.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 程》(GB 6222)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
4 ― (续表)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2 炉体冷却系统 (1)冷却水系统供水压 力不足. 灼烫 火灾 其他爆炸 (1)为防止停电时断水, 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 (2)炉体冷却系统, 应按长寿、 安全的要求设计, 保证各部位 冷却强度足够, 分部位按不同水压供水, 冷却器管道或空腔 的流速及流量适宜. 应制定因冷却水压降低, 高炉减风或休 风后的具体操作规程. (3)冷却件安装之前应经通球试验合格, 方可安装.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002) (2)冷却水进入炉内. 灼烫 火灾 其他爆炸 (1)冷却设备的运行控制方面, 应保证炉体冷却系统各部位冷 却水的压力、 流量、 水温差、 热流强度, 均控制在允许范围. 定期对冷却系统进行维护性清洗, 保证各冷却设备的应有冷 却强度和效果. (2)编制冷却系统风口套和各部位冷却壁系统漏水征兆判断和 处理操作规程, 提高看水工操作技能. (3)出现系统补水量变大时, 应根据 风口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