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9-11-18
与古人对 话, 与现实对 接.

《风 骨河北》版与您一 起关注河北人 文、 关注河北 民风民俗.常 设栏目有 赏析 记忆 争鸣 传说录 地名志 古 建筑 , 欢迎批 评、 建议和参 与.来稿务请 写明联系方式.千字文最 宜. 互动信箱: b770329 @126.com 那群十六七岁的孩子, 三十五年前从阜平、 曲阳、 唐县、 清苑、 望都和保定市郊, 从无垠的平原和绵延的山地, 奔 向并聚于保定西下关街那所有着光荣传统和丰厚历史, 被称为 红二师 的保定师范学校, 从此三年同学生活, 深刻 记忆之中. 每天都有逝去, 每天都有新生, 何为变?何又为不变?对于当年那群十六七岁的孩子而言, 总有些人和事是永 恒的, 可以温暖灵魂, 可以温暖世界.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 随口而出的毛泽东的诗句仍可以帮他们 打开记忆之门…… 统筹/执笔

本报记者 刘学斤 风骨河北 2017年12月3日/星期日 本版主编/崔中波 崔中波 美编/赵燕杰

11 从宿舍到教室要经过的长廊 从宿舍到教室要经过的长廊. . 记忆系列―― 三十三年前三个冬天那天家里买了酒, 又到乡里的肉铺割了肉, 父亲 把教过他的老师请到家中吃了顿饭, 表示心意.接 到正式入学通知书, 再有一个礼拜, 他就要带着办好 的户口迁出证明, 到保定城那所有名的 红二师 报 到了, 就要离开农村吃上商品粮了, 全家人的喜兴挂 在脸上. 吃饭时老师说了哪些表扬鼓励他的话, 饭后他 几乎不记得了, 但那顿饭老师吃得高兴, 父亲和全家 人吃得高兴, 他是记得的. 那是一九八二年立秋后的一天.他还没过十六 岁生日. 第二天他身体感到不适, 也没在意, 以为前一 天吃多了, 晚上睡觉着了, 到村医那儿拿些药吃, 吃了就会好;

谁也没想到是吃的肉有问题, 卖肉的 黑心, 把病猪肉当好猪肉卖, 起初谁也没往这上头 想. 离家前几天, 不想吃饭, 浑身难受, 腿脚绵软. 父亲送他到保定, 他都不知道怎么从火车站走到的 西下关街.一座青砖拱形门, 门前门后, 是一张张陌 生的笑盈盈的面孔, 他们中有老师, 有家长, 还有欢 迎学弟学妹的学兄学姐.他怕父亲担心, 硬扛着说 没事儿没事儿, 过几天就全好了. 班上五十名同学.二十四名男生, 被分在两个 宿舍.他在学校南边礼堂旁两个班男生合住的临时 宿舍住了几天, 搬进了学校最北边的两层木楼里. 当年从学校大门进来, 直行二三十步, 到长廊左拐, 穿过女生宿舍楼洞, 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木楼就在空 地尽头, 呈直角形, 北邻是喧嚷的裕华路, 东邻是幽 静的公园路. 入学后, 他一直病恹恹的, 吃饭都提不起精神, 上课是硬着头皮强撑.那些天他想家, 像只孤独的 大雁, 在长着眼睛的白杨树间飞来飞去.那些天学 校食堂伙食非常好, 几乎天天有肉, 可对他这个在家 不常吃上肉的孩子并没多大吸引力.那些天他看身 边同学吃得香, 顿顿把碗里的白肉膘子拣给同学吃, 同学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还以为他不爱吃肉.他不 想告诉同学为什么提不起食欲, 不想吃.刚入学, 彼 此间都还不熟悉. 学校要对新生再进行一次体检.等待体检时, 他 有些害怕, 害怕真会在他身上查出什么大病, 被打发回 家.结果还好, 他过了关.过关后他的病也开始见轻, 一天天往好里走. 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 仇 , 这是那年夏天廖承志写给台湾的蒋经国公开信中 引用的鲁迅的诗, 也是那年秋天他周围的人时常诵读 的诗. 到国庆节放假, 他感觉完全好了.那年国庆节 和中秋节是同一天.暮色四合的时候, 他赶到了家 中.离家有一个月了吧, 这是他第一次离家这么久, 正在灶台前做饭的祖母见了, 顾不得别的, 把他抱住 就亲了两口. 那一年像他一样被 保定师范学校录取的孩 子, 一共有二百名, 分成 了四个班.他们分别来 自阜平、 曲阳、 唐县、 望都、 清苑五县和保定市 郊.他们初中毕业, 年龄 大多在十六七岁, 此前在 各自学校, 各自县, 都是 百里挑

一、 千里挑一的优 秀学生.这群孩子中的 大多数, 来自农家, 是第 一次走出无垠的乡野和 绵延的山地, 走进城市, 试着在城市落脚生根. 他们操着家乡的方言土 语, 走到一起, 换上学校 配发的样式统一的蓝色 校服, 在那一年开始了三 年同学生活. 入冬前, 他的胃口已 变得出奇好, 像是要把以 前错过或失去的补回来.伙食虽不如开学那 会儿, 但仍可用相当好形 容之.饭票是发的, 每天 是每天的, 每顿是每顿 的, 都是定量, 他总觉吃 不饱, 没到饭点就饿了. 他却不知道加饭票, 不知 道也不知道问, 就那么忍 受着, 坚持着, 每天随大 溜.食堂只有打饭口, 没 有也不提供饭桌, 打了 饭, 附近找个空地儿, 就 蹲着吃, 或坐地上吃. 外面一天比一天冷.实在受不了, 打好 饭, 从南向北, 穿过长廊, 端回宿舍吃.此时他再 不会流连于长廊两边的 阅报栏.在冬天, 因为寒 冷, 这是一段能让他感觉 到 漫长 的距离. 宿舍在木楼的一层, 西向, 宿舍内安置了十张 木床, 上下铺, 住进的二 十个人, 都是他的同班同 学.刚开始他惊讶于同 学说话的声音, 为什么 zh、 ch、 sh 与z、 c、 s 不分, 一个县的不知道是一个 县的, 他甚至这样问阜平 的一位同学: 你们那儿都 是山, 你们在哪儿住啊? 他们的无知, 他们的 好奇, 以及他们的口无遮 拦, 常常随时随地发生, 这也正是这群孩子的可 爱之处. 地域的差异, 生长环 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语 言上的隔膜, 没有成为这 群住进同一个宿舍的孩 子很快熟识并亲密起来 的障碍.入学后第一个 冬天到来时, 他们的亲密 关系更是大大增强了. 三十多年后往事重提, 早 已为人父母的他们都会 有些不相信, 增强这种亲 密关系的最重要的两个 因素, 一个是冷, 一个是 饿. 教室有暖气, 宿舍没 有.宿舍取暖全靠一个 用大油桶改装而成的火 炉子.这群孩子有在野 地烤火的经验, 有在家烧 火帮大人做饭的经验, 却 少有生火炉取暖的经验, 宿舍内的火炉子经常是 生了灭, 灭了生.数九寒 天, 早晨起来, 脸盆内前 一晚积下的水有了冰碴, 湿毛巾也冻硬了. 一床被子不行, 又把 预备的一床被子盖上.还 不行.睡觉他不敢再脱毛 衣毛裤, 不但不脱衣裳了, 他还把白天穿的棉大衣也 盖在了身上.即使这样, 他的手和脚还是都冻了. 生成的冻疮, 第二年春天 好了, 到第二年冬天又长 出来, 第三年春天又好了, 到第三年冬天又长出来. 三个冬天, 年年如此.像 春风吹又生的野草, 又不 像. 三十三年前的三个冬天哦. 漫长的冬夜会拉长人的饥饿 感.上完晚自习, 回到宿舍, 躺进 被窝, 通常在十点多钟.这时已是 饥肠翻滚.学校没有对外营业的 饭馆, 想吃碗烩饼充饥, 这时只有 去车站附近的饭馆, 那里的饭馆是 通宵营业的.可学校大门这时早 已经关闭. 黑暗中有孩子拉开了床下或提 前放在头边的提包拉链.OO@@的 声音传出来.那是他把藏在包内的老 家来人捎来的干粮塞进了嘴里. 还有 吃的呗? 旁边铺上的孩子终于忍不 住, 问. 没啦. 这一声传出来后, 有孩子叹口气.随后, 再听不到铺 板上翻身的响动.宿舍安静下来, 渐渐有鼾声响起. 第二个冬天来临时, 他们已不 再像第一年那样拘谨, 他们有了去 年冬天的积累.经过一个春天、 一 个夏天和一个秋天, 校园的每个角 落, 再隐蔽的角落, 他们也走到 了.对校园周边环境他们也早不 陌生, 每天早操, 都是他们的机会. 冬夜里还会有饥和寒交迫, 但 孩子们已能找到应对之策. 他们发现寒夜是可以点燃、 点 亮的.寒夜里也有温暖, 他们是可 以感受这温暖的. 昏睡百年, 国人 渐已醒 , 那是他们挤在教室内, 看 电视剧 《霍元甲》 , 听到 万里长城 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的歌声 的时候;

也是他们把残雪踩在脚 下, 学校组织他们去听殷之光、 张 家声、 曹灿、 瞿弦和、 张筠英等人的 朗诵会的时候…… 一九八四年的冬天, 是这群孩 子的第三个冬天, 也是毕业前他们 在学校过的最后一个冬天. 这年夏天, 住二楼的学兄们毕业 了, 他们搬到了二楼.仍是西向, 可毕 竟是二楼, 离冻瓷实的土地远了很 多.冬天取暖的仍是那个油桶改 装的火炉子, 火炉子仍然经常是灭 的, 宿舍内仍然非常寒冷.然而对 这一切, 孩子们已习以为常, 坦然 接受, 如同接受男生再活泼, 女生 再开朗, 男生和女生之间仍有一道 天然鸿沟.也如同接受那时初开 的情窦在学校很难结果. 他们的青春期尚未结束.有时 他们间或也爆发青春的冲动, 但仅限 于有时.偶尔会由口角之争发展到肢 体之争, 但也仅限于偶尔. 三十三年前那三个冬天, 这群 孩子带着青春的美好和憧憬, 也带 着青春无解的烦恼与不安, 他们不 会预想到他们再见面彼此的面容 和生活变化有多大, 更不会预想到 他们中有的人将再也见不到了. (本版照片由君子兰提供)

3 1

2 毕业前夕校门口的同学留影 毕业前夕校门口的同学留影. . 图书馆有多少同学的记忆 图书馆有多少同学的记忆. .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