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 2022-11-24 |
文章还分别考察了各利益相关主体, 包括技术革新者、原有社 会体系的维护者( 政府和士绅阶层) 以及农民( 后来分化为缫丝工和蚕农) 在 这场社会变迁中的重要行为. 最后, 文章指出, 在理解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 系上, 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都有其各自的片面性. 这一段时期的技术变 革和社会变迁表明: 社会因为技术的组织刚性而产生结构重组;
同时, 建构中 的技术也会因为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而被改造. 由此形成了技术和社会的 互构. 关键词: 家庭手工缫丝 机器缫丝 技术变革 社会变迁 互构 一 、新的质量标准引发缫丝技术变革的压力 在机器缫丝引入之前(
1860 年) ,中国一直保持着家庭手工缫丝的 传统 .养蚕与手工缫丝一体, 而且几乎都是由女性来从事, 男性则从事 耕种 ,体现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劳动分工( 费孝通 ,2003 1936) .随着缫 丝技术的变革, 这种自然经济体系逐渐呈现分化、瓦解的趋势. 进入
19 世纪之后,随着蒸汽机和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 美国和欧 洲的纺织工业都逐步使用机器来改组生产线 .机器生产对生丝的质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器要求使用有韧性和粗细一致的原料.工厂 的劳动耗费很大 ,若为拣出有毛病的和不规则的丝线而把机器停下来 , 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因此 ,美国的工厂主必须得到能适应其 高速运转的机器使用的生丝, 以把手工劳动和浪费降低到最小限度 . 对他们来说 ,使用低级生丝 ,再像欧洲那样把这些丝重缫和清理一遍 , 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 ,美国的劳动力价格很高, 机器运转很快, 使用低 级丝的费用要比使用高级丝高得多 ,因为高级丝的使用不需太多人工 , 又适合较高的转速 ( Mason ,
1910 ;
转引自苏耀昌 ,1987 : 150) .这样 , 与23 机器缫丝相比, 中国家庭手工所缫的丝( 也称 土丝 , 以区别于蒸汽缫 丝厂所产的 厂丝 或称 机丝 ) 也就不再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质量要 求,因而缺乏竞争力 ,这直接导致 土丝 出口量的锐减 . 可见,欧美( 尤其是美国) 纺织工业技术的发展( 机器大生产) 为蚕 丝质量建立了新标准: 粗细程度必须一致 ,而且有精确的规定 ;
断头现 象必须减到最少 .而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生丝则无法满足机器纺织工业 的需求 ,因而西方纺织工业对这种生丝的需求下降.根据费孝通的分 析,中国传统缫丝业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括: 由于对蚕的病毒传播没有 预防措施, 蚕的成活( 结茧) 率低( 在最坏的年景只有
30 % ) , 蚕的吐丝 量少 ;
蚕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得不到调节 ,桑叶质量和喂食次数都 没有规则 ,结不出好茧 ;
缫丝过程中由于水温不稳定 ,因此蚕茧的溶解 程度不均 ,影响丝的光泽而且影响纤维的折断率;
手工缫丝由于纤维折 断率高、轮子转动不均匀、工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 因此抽出来的丝粗 细不均( 费孝通 ,2003
1936 :
179 - 180) .这样, 中国土丝生产的现状与 新的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也就引发了技术变革的压力和动力. 本文将以珠江三角洲缫丝业的技术变革为主线, 探讨其中技术变 革的历程及其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 二 、珠三角缫丝业技术变革的简要过程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存在着两个生丝出口中心 : 以上海为中心的 长江三角洲和以广州( 南海和顺德) 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 .外商① 首 先在上海建立了以近代机器为基础的缫丝厂 ,它们采用蒸汽动力 ,并用 机器缫丝 .后来上海的中国商人创办的缫丝厂也沿用了这些外资缫丝 厂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而珠江三角洲的机器缫丝厂则呈现出极大的差 异,无论是它们所采用的技术 ,还是工厂选址 ,或者管理方式 . 陈启沅( 曾侨居越南)
1873 年在广东南海县创办了第一家机器缫 丝厂, 也是中国民族资本第一家自己的机器缫丝厂.他依照法国式缫
24 社会学研究 2007.
1 ①
1862 年,中国境内出现了第一家外国机械缫丝厂 , 是英国怡和洋行投资的怡和纺丝局 , 约 有百部丝车 .据称所生产的丝质地优良 , 售价比欧洲生产的厂丝还高. 当时的怡 和纺丝 局有几百名工人 , 是当 时相当先进的机 器缫丝厂 . 到19 世纪
80 年代 , 上海的外 商丝厂 有7家.丝机器,自己设计了机器丝车 ,并画出图样( 机器大偈图 ) 制造 .根据 史料记载 ,该厂蒸汽设备是购买小火轮机件 ,经陈启沅自行设计, 由广 州陈联泰机器店加以改装.缫丝车和丝釜也都是当地制造 ,其中丝车 改为木制, 丝釜改用陶制( 徐新吾主编 ,
1990 : 115) .这种对丝车的改 造、 设计和自行制造 ,大大降低了建厂投资费用. 这种机器与国外机器的根本差别在于它只是以蒸汽煮沸水提供煮 茧,使煮茧釜水恒温 ,以保证缫丝质量.缫丝厂的动力则不是来自蒸汽 机,而是由女工脚踏发动 .陈天杰的回忆中说得很清楚: 其时蒸汽炉 的作用是 :
一、用来发动抽水器向外涌汲水入厂;
二、煮沸水 ,并将沸水 透蒸汽管输送到各缫丝工作位去.尚未有做过推动丝 自动旋转的用 途……女工从茧身寻取丝口后 , 即搭上木制缫丝 , 用足踩动一小铁 杆,牵动 的轴心 , 使 旋转 , 把丝滚上制为成品 ( 林金枝 、庄为玑 ,
1989 : 224) . ① 这种机器不仅是继昌隆开办时采用的机器, 也是此后二 三十年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缫丝厂所采用的机器 .最初的蒸汽缫丝机 尽管尚未实现完全蒸汽化 ,但其效率大大提高 ,所产生丝质量比以前的 手工丝也有明显提高 . 旧器所缫之丝, 用工开解 ,每工人一名可管丝 口十条;
新法所缫之丝 ,每工人一名可管丝口六十条 ,上等之妇可管至 百口 ( 陈启沅,1903 : 4) .而且新法所缫之丝粗细均匀 、色泽洁净 .广 州的洋行以高出一般生丝价格五成的价钱购入继昌隆的丝 ,主要用于 出口法国( 王翔 ,2005 : 103) . 进入
19 世纪
90 年代后, 珠江三角洲的丝厂数量大增 , 初具规模 . 到1894 年,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蒸汽丝厂
75 家( 徐新吾主编 ,
1990 : 143) .20 世纪初, 机器缫丝业已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工业 .
1902 年,顺德有丝厂
86 家,丝车
34600 部.辛亥革命之后, 珠三角的丝 厂数从1910 年的
109 家增加到
1912 年的
162 家, 丝车数也从
42100 部 激增到65000 部;
1926 年 ,丝厂增加到
202 家 ,丝车增加到
95605 部( 王翔,2005 :
11 -12) .不仅如此, 厂丝在出口方面也节节上升 , 并逐渐取 代土丝 .
1881 -
1882 年, 广东出口土丝
11526 关担 , 尚无厂丝出口的 记载 ,然而到下一年度,厂丝出口已有
1254 关担 ,已占广东生丝出口总
25 论文近代珠三角缫丝业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 : 互构视角 ① 转引自王翔( 2005: 114) . 这种形 态与日本 近代缫丝 业中占统 治地位 的器械 缫丝完 全相 同,严格说起来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机器工厂 , 应 该说是由 大型手工 工场向机 器工 厂过渡的形态, 或者说是机器工业的初期形态 . 量的 13.
12 %.两年以后,厂丝出口量增加为
3437 关担 ,占生丝出口比 重首次超过半数 , 达到 52.
45 %.此后 , 厂丝出口一路上升, 到1894 -
1895 年时已达
18179 关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