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2019-11-23
收稿日期: 2017-10-10 作者简介: 周大鸣( 1958- ) , 男, 湖南湘潭人, 教授, 博士,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为都市人类学;

马磊磊( 1991- ) , 河南焦作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

珠江三角洲移民结构与城镇社会特征 周大鸣

1 , 马磊磊

2 ( 1.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2.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 珠江三角洲移民与城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相伴相生.该地区当代社会移民与城镇化格局的形成建立在 秦汉至明清的发展基础之上.梳理这一时期的移民历史和城镇化历史, 有助于深入理解当地移民结构与城市社会 特征.珠三角的移民类型可分为军事移民、 商业移民与民族移民, 分别推动了城镇格局形成、 经济贸易发展与异制 文化注入.伴随南下移民异地思想文化、 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带入当地, 经与当地文化杂糅、 交融, 使得岭南城镇文 化形成多元包容格局.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移民历史;

城镇社会特征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941( 2018) 01-0005-06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其成就引 起世界关注.笔者关注珠三角研究超过

30 年, 过去 几年组织团队就珠江三角洲移民与城市化开展研 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特意梳理了这一地 区的移民的历史和城镇化的历史, 在此基础上探讨 移民结构与城市社会特征.

一、 军事移民与珠江三角洲的筑城运动 珠江三角洲处于中国大陆南部沿海地段, 又是 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历代王朝均重视这一区 域的布防, 且常派有重兵驻守戍卫.明朝之前, 历代 中央政府都有在珠江三角洲派驻军队加强统辖的举 动, 但大规模的调兵驻防和修护城池却始自明代. 历史上珠三角的城市规模形成, 主要在汉代南 越国和五代南汉国时期.南越国时, 任嚣城在原基 础上不断被扩建, 但汉武帝灭南越国后, 原旧城便遭 到毁弃, 另在今广州市番禺区桥北一带重新设置新 的番禺县.原因是这时广州与南海诸国海上交通逐 步开通, 南海一些国家经常前来中国进行朝贡贸易, 番禺作为当时岭南交通枢纽, 遂逐步成为珠三角重 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直到三国时期, 吴国分交州而 置广州, 广州始以独立的行政区域日益凸显出其区 域中心的地位. 五代时, 岭南地区为南汉政权所统辖, 广州作为 南汉政权的都城所在, 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的发展. 早在唐末天佑年间( 904-907) , 身任清海军节度使 的刘隐即筑造平禺山, 扩建广州城.至南汉建国,

60 余年间, 城中土地尽为官宦居所占有, 城中一般百姓 分别迁居城中东、 南、 西三地, 乃使得城区面积不断 扩展.刘岩在位时( 889-942) , 最大的工程便是扩 建兴 王府城南区.南城建设始于唐天佑三年(906) , 黄巢起义军进入广州后遭到破坏, 后刘岩着 手建设新南城 . 此次扩城, 主要是把城南番、 禺二 山凿平, 在城东西开辟东、 西二濠, 将城市扩展到珠 江边, 成为广州的商业活动区, 时尚无城墙围护, 刘 岩时始筑城, 称新南城.南面有门、 名鱼藻门. [1 ] 宋朝统一中原后, 实行新的军事制度, 时兵源主 要来自当地户籍和招募的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 受募者职业化成为地方上长期脱离生产的募兵制士 兵.宋徽宗时, 募兵制在珠江三角洲推行, 当地士卒 在维护地方安宁的同时, 也参与到珠江三角洲城镇 的兴建中.北宋时期, 广东各州县治所仍然只是残 破不堪的 子城 .熙宁元年( 1068) , 政府将原赵佗 古城和当时广州城合为一城, 并于当年十二月完工. 熙宁四年( 1071) , 政府又对广州城进行修缮, 并进 一步扩建了西城.经过此次扩建, 广州城市已经具 有了规模化 , 全城面积

20 平方公里.其范围东至 今越秀路, 西至今人民路, 南至今大德路, 北至今东 风路. [1 ] 至南宋时, 广州城仍然以原广州城址规模 为主, 没有大的扩建. 元朝前期, 广州城又进行了修建, 这是因为时广 第36 卷第

1 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 Vol.36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2018 年第

1 期)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1

2018 DOI:10.13501/j.cnki.42-1328/c.2018.01.001 州城由于宋元易代, 破坏严重, 大一统后, 元朝政府 乃对其展开修缮工作.郭《广东通志》 称: 至元 十五年( 1278) 正月, 诏夷广州城隍.三十年( 1293) 复修之. [2 ] 经过此次修复, 广州城在原基础上又得 到了进一步扩建. 明朝中央政府为了防范北方民族南下入侵和维 护地方社会秩序, 在通常行政建置体系之外, 又实行 卫所军事统辖体系.明代卫所制度是明统治者以唐 朝府兵制为基础创建的一种独特军事制度 . 卫 所 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单位, 随着卫所的设置, 围 绕卫所指挥中枢, 择地筑城, 屯军驻兵, 形成了一套 完整的管理体制 [3 ] .明朝中央政府为维护珠江三 角洲的社会稳定, 在这里设置了严密的卫所体系, 由 于当时广州是广东省会所在地, 因此中央政府先后 在广州设立了广州左卫、 右卫、 前卫和后卫, 同时在 其他沿海地区设立了南海卫、 惠州卫和肇庆卫, 并于 东莞、 香山、 四会和从化等地设立千户所, 派驻大量 的兵力屯守于此, 一时间珠三角许多城镇因卫、 所军 事人口的移入而逐步兴起. 广州是历代珠江三角洲的首府所在地, 明朝以 前广州城已经颇具规模, 番禺和南海亦已分境而治, 共有三座旧城.在洪武年间修建卫、 所城池的过程 中, 广州城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获得规模性扩展. 明洪武十三年( 1380) , 永嘉侯朱亮祖以旧城低隘 请连三城为一, 辟东北山麓以广之粤王台山包入十 之九, 今称内城, 谓之旧城, 又谓之老城, 周二十一里 三十二步, 高二丈八尺.上高二尺, 下广三丈五尺, 为门七, 曰正北, 稍东曰小北, 曰正东、 曰正西、 曰正 南, 稍东曰定海, 西曰归德.城楼敌楼七, 警铺九十 七, 城东西之外, 因旧浚池惟北一面枕越秀山, 乃于 正北门外筑宝城以蔽之.于东北城下置小水关防以 石柱 以疏城渠之水, 复于山左建五层楼名曰镇海 [4 ] .明朝后期又增筑南城、 定海门月城等重要 城楼, 广州城规模得以继续扩大. 卫所军城的体系较为复杂, 县镇所设立的卫、 所 同样也修建有新的城池, 以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 例如, 东莞 洪武十四年开设南海卫, 十七年, 指挥 使常懿始筑新城.包钵、 孟道二山于内外砌以石城, 周围一千二百九十九丈, 高二丈五尺, 上广二丈、 下 广三丈五尺, 门四, 东曰和阳门, 西曰迎恩, 南曰崇 德, 北曰镇海城, 门楼四, 敌楼四, 警楼铺四十, 水关 二, 水门一, 雉堞二千零三十一, 吊桥三, 石桥一, 濠 一千三百五十丈, 涧三丈, 深三丈五尺 [5 ] ;

惠州府 城在省城东南三百里, 明洪武三年( 1370) 知府万迪 始建, 同守御千户朱永率军民分筑, 二十二年, 既立 卫, 乃扩今城为门七, 东曰惠阳, 西曰西湖, 南曰横 罔, 北曰朝京, 小东门曰合江, 小西门曰东升, 水门曰 会源.门上为敌楼, 旁列窝铺二十八. [6 ] 除了府城 修建外, 在各地卫、 所城镇还建有衙署、 教场和监狱 等国家机器以便城镇的管理, 例如 , 兵署惠州卫与 府同城而署, 在府署之东南, 即五通庙地.洪武二十 二年( 1389) , 指挥使朱福始建, 正统九年( 1444) , 指 挥使张纲、 同知张英、 李福佥事陈聚重修.嘉靖十五 年( 1536) 重建, 中为堂、 左翼为经历司, 右翼为知 事.有后堂有宅二十四年毁有军器局, 有吏舍, 有旗 纛庙, 在知事厅后.嘉靖三十年, 指挥同知吴, 建城 南一里为教场. [7 ] 明朝修建卫、 所城镇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军事 力量, 震慑地方和维护社会秩序, 与之相随而实行的 是军事屯田制度.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