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2019-11-28
2019 .

5 .

31 11 不动声色 于文静 能在孩子上小学时终于一起生活 , 于我来说弥足珍贵. 学前的四年多时光, 因为我和孩子爸爸工作难以照顾 , 女儿 一直跟着老人在老家. 命运常常似曾相识. 小学时候因为 父母在国外工作, 我也跟着老人生活. 那 时常常羡慕爸妈在身边的孩子 , 觉得他 们有保护伞, 满满都是爱. 我把父母的归 期用指甲刻在窗台侧面的白墙上: 妈妈 走了 XX 天 , 一天一天数日子 , 我以为 这是自己的秘密. 四年后妈妈回国, 姥爷 指着墙给她看时, 她泪流满面. 曾经还是小学生的我下定决心 , 以 后自己有孩子, 再难都要带在身边. 可是 若干年后面对现实也很无奈, 淡季飞机 、 旺季火车, 平均两周回一次老家, 工资大 半都贡献给了交通事业. 周五晚上通常 是睡在火车上, 一路颠簸头昏脑胀, 在享 受和娃一起的两天一夜后 , 周日晚上继 续火车上睡, 周一早上直接上班. 每次从家出发时总是磨磨蹭蹭 , 却 又要显得轻松. 有一次在火车上没有控 制住情绪, 一把鼻涕一把泪, 完全顾不上 对面男旅客的目光. 那段时间在北京熙熙攘攘的街头 , 总是立刻能知道哪个方向有小孩. 各种声音交 织和人影绰绰中 , 我总是最先听到 、 看到小孩 子. 女儿上小学时, 三口终得团聚. 一家在国外 的时候, 因为爸爸忙碌, 女儿和我成了互相陪伴 的旅伴. 一起在大瀑布下淋水, 看水鸟在水花和 彩虹间自由飞翔 ;

一起在海滩挖沙子 、 踩浪花, 一条浴巾就是所有的沙滩装备 ;

一起车行山间, 看层林秋色仿佛黄橙红的颜料泼在画板 ;

一起 在渔人码头吃炸鱼 、 看海狮 ;

一起穿过国家公园 山火余烬的烟尘, 心有余悸 ;

一起在博物馆里穿 来绕去, 寻找来自文明古国的宝贝. 一直觉得 , 人生就是要行万里路 、 读万卷 书. 书本是学习的一部分, 自然的课堂同样满园 芬芳. 上下学路上, 我们一起观察路边花草, 讨 论花朵如何搭配品种 、 色彩最美 ;

一起走小山丘 旁的木头台阶, 采桑叶喂蚕宝宝, 看它们蜕皮 、 吐丝 ;

夏天找蚯蚓 、 听松鼠啃橡子, 冬天看大树 脚下亭亭玉立的一丛丛黄色 、 白色的水仙. 你虽然年纪小, 却给我带来很多欣喜. 长恨 歌、 春江花月夜、 连昌宫词……你背长诗、 听历史 故事, 我跟着一起熏陶 ;

你喜欢各种亮晶晶的石 头, 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站半天, 我也只得研究 这些宝贝 ;

你学习国画, 我多了个机会 闹中取静, 接触丹青之意;

你爱养花, 去 年家里牵牛、 虞美人、 凤仙、 猫儿脸花开 不断, 今年各种多肉同样惹人喜爱 ;

逛 书店时, 你只看美术和花草两类, 我也 乐得有空看看喜欢的博物馆书. 读书未 必是为了有用,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书 页翻动之间, 世界也能安静下来. 生活离不开家的味道. 国外生活 时候做过挺多点心: 奶酪蛋糕 、 草莓奶 油蛋糕 、 黑巧克力蛋糕 、 海鲜意面 、 炸虾、寿司卷……国外食物贵且未必可 口,于是我从网上搜索 如何启动烤 箱 开始 , 渐渐爱上了厨房. 捣鼓面团 的时候常和女儿说, 不管走到哪儿, 自 己有手艺, 随时都能吃到想要的味道. 故乡也是如此 , 有了传统文化的 滋养, 不管走到哪里, 故乡的清风明月 都在身边. 记得刚到国外 , 女儿每天上学前 要在家里哭很久: 妈妈你知道吗 , 我 在学校就像个傻子 , 完全不知道老师 和同学在说什么…… 那个曾经只能 靠拽着同学衣角 、 用最简单的动作交 流的小孩 , 一年后可以用外语自由表 达, 甚至会跟我说 就因为你的年纪比 我大, 我就要听你的是吗? 女儿和我就像两条流动的河, 我看着她, 她 看着我, 各自向着自己的方向, 有时亦会相遇一 起流淌一段时间再分开. 世界很大, 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目的地, 除了自己, 没有什么能真正阻挡 你. 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其实很强, 经历的困难和 挑战, 会让他们更坚强. 回到北京的第一个秋天 , 上学路上能看到 胡同里红红的石榴 、 柿子挂满枝, 老邻居们扯个 帆布乐呵呵地接果子, 蛐蛐 、 鸟儿在笼子里唧唧 啾啾, 养鸽人竿子一挥, 成群的白鸽扑棱棱地飞 向蓝天……女儿总是惊喜地看着这一幕幕. 生 活的美好并不在于时间地点 , 更取决于内心是 否辽阔, 足以面对生活的千面. 如今, 周末如果没有出差或者工作, 便会一 起享受安静的时光. 女儿听故事 、 写写画画 , 边 吃零食边看书晒太阳 ;

我看书或电影 , 捣鼓面 团, 然后一起逛名胜古迹和小书店. 女儿常说, 妈妈 , 你很棒. 虽然现实中的不 如意常有 , 只要在你眼中是这样 , 我就挺开心 了. 你有你的人生, 不是任何人的作品. 但愿你 能多走走 、 多看看这万花筒般的世界和人生百 态. 顺心或者挫折都是常态, 一切不过是经历, 让你能够成为更加丰富的自己. 陪你看日出本报记者桂涛 大卫 ・ 皮尔森可能是世界上最懂书的人之一. 他是英国著名的书史学家, 剑桥大学博士, 曾担任 英国国立艺术图书馆收藏部主任、 英国目录学协 会主席, 著有 《书籍历史中的来源研究指南》 《英国 书籍装帧风格》 等书. 皮尔森在

2008 年出版 《书为历史》 一书, 畅销 英国. 这本书的中文版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 于 今年年初在国内上市后, 在爱书人之中引起广泛 关注. 这本书是皮尔森在传统书籍及出版业面临 转型的当下对书之未来的思考, 主要介绍纸质书 作为文本载体之外的价值, 特别是作为人类文化 历史见证的意义.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评价说: 当书籍的未来 亟待探讨时, 这本书及时出现了. 我和皮尔森约在伦敦一家咖啡店见面. 这个 典型的英国书斋学者头发有点乱, 穿条纹布休闲 西装, 讲话速度不快, 亲切但常常字斟句酌, 谈起 古书兴致勃勃. 一小时的对谈, 皮尔森始终向我强调: 一本留 下了收藏者印记的书比一本全新的书更迷人, 那 贴在书中的藏书票、 空白处的批注、 甚至是随手的 勾画涂鸦, 都是人与书之间发生过的那段关系的 见证. 这段关系就是被封存一本书中的历史, 它是 这本书作为文字载体外的另一种价值. 当天, 我和皮尔森各自带了一本 《大英图书馆 书籍史话》 , 我的全新, 他的略旧. 采访结束时, 我 用我的新书换下那本贴着他的藏书票、 留下他翻 阅痕迹的旧书, 并请他在书上签字留言. 问: 未来纸质书的命运将如何呢? 皮尔森: 纸质书不会死, 但它的价值和人们对 它的态度会变化, 会从实用性转向作为历史物件、 作为工艺品的书本身的价值. 这也将改变我们几 百年来评判一本书的标准体系. 我认为这就像蜡烛或烛台一样, 或许

150 年 前蜡烛是我们照明的必需品, 但现在蜡烛和烛台 更多是用来装潢的奢侈品, 是一种情调. 纸质书也 一样, 可能再过几代, 纸质书只是人们需要阅读时 的众多选择之一, 而非必要与核心工具. 问: 但有个数据很有意思. 英国

2018 年的纸 质书市场比上一年增长

2 . 1% , 售出近

1 .

9 亿册 纸质书, 这一增长势头反而超过了电子书. 你怎么 看? 皮尔森: 这一数据说明英国当下的纸质书销 售确实很不错. 但这一势头会始终持续下去吗? 我 很怀疑. 因为如果科技带来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