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 2019-11-29 |
.
2018 年10 月12 日第1461 期 教育科研 本版责任编辑: 石翎联系
电话: (021)
64252772 电子版
网址: http://xiaobao.ecust.edu.cn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周报 .. 国际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9 月19 日至
20 日, 第 六届国际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 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在安徽合肥 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主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 化工 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 华理和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第三届理事会会长李勇武, 中国工 程院原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 克昌, 我校副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 士刘昌胜,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工 程师孟祥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 料工业司石化处任慧芳, 石油和化 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 中国石 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 迁林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来自 德国、 韩国、 埃及等国的专家、 学者 和国内煤化工行业生产、科研、 工 程设计等单位的
230 余名代表出 席研讨会. 开幕式上, 李勇武和谢克昌分 别为万华化学 (宁波) 有限公司和 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颁发了 2017―2018 年度多喷嘴对置式水 煤浆气化技术最佳用户奖 .开幕 式由胡迁林主持. 会议期间, 国内外专家、 学者 围绕相关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了广 泛交流和深入探讨.谢克昌作了题 为 能源化工形势分析与发展应对 思考 的大会报告, 从大能源战略 的角度出发, 详细分析了世界能源 和我国能源形势, 提出了推动绿色 化工发展、煤炭绿色化发展的建 议.顾宗勤报告了 现代煤化工进 展 , 介绍了煤制油、 煤制烯烃、 煤 制天然气、 煤制乙二醇和煤制乙醇 的项目进展, 重点阐述了现代煤化 工发展中面临的煤炭 去产能 等 问题, 并提出了发展展望.中国化 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 汪寿建作了题为 现代煤化工气化 工艺比选与评价综述 的报告, 全 面梳理了已工业化的气化技术数 据, 并介绍了比选的方法. 在国际专场报告中, 世界著名 气化专家 Christ Higman、 韩国气化 协会主席亚洲大学教授 Hyungtaek Kim、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 Tamer Mohamed Ismail、 德国菲鲁瓦 泵业原总裁 Heinz Naegel 等分别作 了报告. Higman 报告中的统计数据 表明, 在全球气化技术领域多喷嘴 对置式煤气化技术的原煤处理量 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研讨会上的国内技术报告共
22 个, 全面展示了我校煤气化技术 取得的最新成绩.此外, 会议承办 单位还组织开展了针对多喷嘴对 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用户的内部 交流会, 对目前该技术在生产运行 中的管理、 操作经验进行分享.与 会代表积极发言, 充分讨论, 对进 一步提升、 优化和完善我校煤气化 技术建言献策.
20 日下午,部分与会代表还 参观了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盐安徽 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喷嘴对 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 该装置于今 年8月27 日一次投料成功,现运 行稳定.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的龙头 技术, 是煤洁净利用技术的重要环 节、 碳一化学的基础.近30 年来, 我校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 著进展, 成功实现了从单炉日处理 煤1000 吨向
3000 吨级的跨越.经 过多年的优化发展和工业化应用, 技术成熟, 运行稳定, 已在国内外
57 家企业用户推广158 台气化炉,其中,
26 家企业的
67 台气化 炉投产运行.世界单炉处理规模 最大的水煤浆气化炉于
2014 年6月顺利投产,并实现了长周期、 高效、 稳定运行. 目前,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目支持下, 我校和兖矿集团通力协 作,正在开发单炉日处理煤
4000 吨级的超大型水煤浆气化炉.我校 还与兖矿集团合作开发激冷―废 锅联合流程的高效水煤浆气化成 套技术, 该技术示范装置已处于建 设中. (郭庆华) 钱锋讲授信息科学 专业概论 第一课 沪上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副校长辛忠发言谈专业内涵建设《化学》 报道我校人工分子机器领域研究进展 本报讯
9 月26 日, 国际权威 学术期刊 《自然 ・ 实验手册》 (Nature Protocols)在线报道了我校生物反 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药学院 杨弋教授和赵玉政教授课题组的 研究成果.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NAD+)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磷酸 (NADPH/NADP+) 、 巯基 / 二硫键 (-SH/-SS-) 以及活性自由基 (ROS) , 作为生物体内最主要的氧化 还原代谢物, 不仅参与了细胞代谢、 信号转导以及细胞生长、 增殖、 衰老 和死亡等过程,也与衰老及相关疾 病如癌症、 糖尿病、 肥胖症、 心脑血管 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杨弋、 赵玉政针对核心氧化还原代谢物 NADH/NAD+ 和NADPH/NADP+, 发展了系列高性能的荧光探针, 建 立了原位、 实时、 动态的高通量分析 方法, 应用于药物筛选. 在此基础上, 利用多个遗传编 码的荧光蛋白探针, 研究团队首次 在单细胞和活体水平开发了氧化 还原 全景式 实时动态分析技术, 并应用于不同细胞器、 细胞周期动 态过程、 巨噬细胞活化过程以及斑 马鱼氧化还原状态研究. 这种技术 可推广到其他遗传编码的荧光探 针, 也可使用多种分析平台, 如荧 光显微镜、 高内涵成像系统、 流式 细胞仪和酶标仪等.对动物、 细胞 内氧化还原代谢状态进行原位、 实 时动态的 全景式 检测和成像, 不 仅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与能量 代谢的调节机制和代谢网络提供 了创新性的研究工具, 也为衰老及 相关疾病的诊断与创新药物发现 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对人类生命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博士生 邹叶君、 王傲雪, 通讯作者为赵玉 政和杨弋, 暨南大学、 哈佛大学医 学院的专家也参与了研究工作. 此外, 氧化还原生物学领域国 际一流期刊 《自由基生物学与医 学》 (Free Radic Biol Med) 、 《抗氧化 剂与氧化还原信号》 (Antioxid Re- dox Signal) 近日也连续发表
3 篇论 文, 报道了杨弋和赵玉政课题组在 基因编码氧化还原相关荧光探针 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研究团队利用从鳗鱼中发现 的荧光蛋白, 发展了对蛋白质巯基 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 蛋白探针 roUnaG.roUnaG 探针可以在不同 亚细胞结构中表达, 并对其蛋白质 巯基的氧化还原变化进行实时监 测. 该探针填补了缺氧条件下探针 应用的空白, 在酸碱环境波动与乏 氧环境下可作为氧化还原生物学 研究的重要工具. 研究团队设计构建了
3 种对 汞离子特异性响应的基因编码荧 光探针. 该类探针可以实现纳摩级 别的汞检测,并且响应速度快, 动 态范围大, 特异性良好.利用该类 探针, 课题组实现了细菌、 哺乳动 物细胞不同亚细胞结构甚至活体 内的汞检测及汞与活性氧之间的 关联探索. 该研究为不同生物中对 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汞的分析提供 了强有力的工具, 丰富了汞离子检 测工具的种类. 课题组还受Antioxid Redox Signal 期刊邀请撰写综述,系统总 结了当前国际上在细胞氧化还原 代谢方面的荧光探针与先进成像 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3 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 赵玉政和杨弋,博士生胡晗阳、 王 傲雪、 陶荣坤、 邹叶君以及硕士生 施梅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余筝) 我校代谢成像领域研究成果被连续报道 本报讯 近日, 国际权威学术 期刊 《化学》 (Chem,影响因子: 14.104) 在线报道了我校化学学 院田禾院士和 曲大辉教授团队 在人工分子 机 器方 面的重要研 究进展. 动物体内的肌肉组织能够通 过消耗化学能量来产生舒张 / 收 缩运动, 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功. 受到这种生物分子机器的启发, 化学家试图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 构建同样具有刺激响应舒张 / 收 缩功能的人工分子肌肉.尽管目 前已经有一些分子肌肉聚合物能 够在宏观尺度下实现其肌肉一样 的致动功能,然而实现这种分子 尺度的单个 / 寡数分子肌肉对纳 米尺度下的微小物体进行可逆致 动的设想仍然存在很多研究挑 战.比如如何克服单个分子肌肉 本征的热力学噪音、如何实现分 子肌肉与纳米物件的高效连接、 如何表征这种分子尺度下分子肌 肉的可逆致动. 田禾院士和曲大辉教授研究 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 合成出一种具有酸碱可逆驱动的 线性分子肌肉,并将其作为分子 致动器,实现了对纳米尺度下微 小物体的可逆线性机械调控.同时,借助我校化学学院龙亿涛教 授发展的基于暗场显微镜的单颗 粒光电分析平台,研究人员成功 实现了对单颗粒尺度下分子肌肉 可逆运动行为的光学信号输出, 首创性地利用光学信号在时间维 度可积分的策略,克服了分子肌 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