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11-28
太湖周刊 ・ 副刊

2018 年3月31 日 星期日

3 责任编辑:叶玲玲 电子信箱: thzkfk2011@163.

com 风铃,其实是父亲把旧算盘散落了的珠 子用一根麻绳串起来,我拿来在下面坠了个 小银铃,挂在窗前. 凭寒锁天际,听铃声淡然,一个人在秋 夜里静坐,守着一弯冷月,看铃儿在风中摇 曳,在晚风中低吟浅唱. 铃声伴我恬静的心在红尘中穿行.那些 月白风清的斑斓往事如一串风铃在缥缈的梦 中萦绕回旋,奏出婉转的旋律…… 母亲的秋夜总是忙碌着,她的忙碌总是 与棉花有关.她要在白天下地,把棉花桃摘 回家,晚上坐在灯下,一边和父亲唠叨些家 长里短,一边剥棉花.雪白的棉花团在母亲 黝黑的手中如风铃般不断跳跃,从一个棉花 篓传到另外一个棉花篓,母亲的眼神也在不 停地穿梭.看着棉花最后在竹篓边沿高高的 堆积起来,母亲的眼角也溢满了笑容,声音 也如银铃般悦耳.可父亲不一样,他一直忙 着生意,总是忧心忡忡,如珠子般沉默. 父亲是个屠户.三十年前,在乡下,做 生意的人还不多.父亲或许是急于让我们过 上幸福的生活,大字不识的他居然开起了屠 店,从此家里的伙食的确改善了许多.我后 来走南闯北,结婚生子,生活中经历了很多 磨难,但庆幸的是我一直拥有健康的体魄, 这不得不归功于父亲开屠店的功劳,让我在 长身体的时候获得了足够的营养. 父亲做生意最大的障碍是不识字,但他 聪明,记性好.农村里人家买肉都是赊账, 到秋天卖了棉花或粮食,有了收入就来还 账.父亲不会记账,只好拿着本子到处求 人,有时候人家忙了,不愿意给父亲帮忙, 父亲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放学回家坐 在小板凳上写字,父亲就蹲在我旁边,默然 地望着我,眼里满是羡慕.他趁我玩耍的时 候,拿起我的书本,茫然地看着.他的手满 是油污,我不愿意他碰我的书,总是抢过 来.父亲并不生气,有一次他小心翼翼地问 我,你能帮我记账吗?我爽快地答应了,觉 得很新奇.父亲账本上的记录我根本看不 懂,但父亲告诉我记在哪儿,我就按照他说 的划个记号. 我那时觉得自己给父亲记账是件了不起 的事,还把父亲的账本带到学校在同学面前 炫耀,结果被父亲狠狠地责骂了一顿.这件 事被班主任老师知道了,他不但没有批评 我,反而在班上表扬了我.从那以后,班主 任经常教我如何记账,还教我查字典,教我 珠算.我那时读二年级. 读四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管账记账, 算盘也打得麻利.父亲专门给我做了个小木 柜,给我买了一把新算盘,我把账本和算盘 都锁在里面.父亲做了几笔买卖,就记在小 纸片上,或者用木炭划在墙壁上,等我放学 回家记在账本上.我是父亲屠店的管账先 生.父亲对我很客气,经常给我些零花钱, 有时候还让母亲给我加餐,让我喝一碗鲜美的 猪肝汤. 到了秋天,每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就要陪父 亲去收账.母亲把算盘的两端用一根粗红线系 紧,让我背在身上.账本装在黑色的猪皮包 里,挂在自行车龙头上.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 横档上,很兴奋.到了一个村子,父亲就把自 行车放在村口的人家,带着我挨家挨户的去算 账收账.遇到人家卖了棉花或稻子,父亲就磨 破嘴皮,劝人家把欠的钱给我们,好说话的人 家会很爽快.遇到难说话的人家,不但对你冷 着脸,还说些不堪入耳的话.父亲总是默不作 声,我问他为什么不发火,父亲叹口气,说各 家有各家的难处,尽量不要为难人家. 一个深秋的黄昏,我和父亲到一个老伯家 收账.老伯光着脚,踏着一双又破又脏的布 鞋,裤腿上满是泥巴坐在门口抽着黄烟.他的 妻子系着打了补丁的围裙在昏暗的厨房里做 饭,厨房里烟雾缭绕.老伯捧着烟筒,深深地 吸了口,愁眉不展地对父亲说,他儿子下月就 要结婚了,家里所有的能换钱的东西都换钱 了,请求父亲年底再来.父亲沉默了半晌,对 老伯说,那就再往后推一推吧.不过,今晚来 了把账先结算一下,累计个总数.老伯同意 了,我摆好算盘,望见老伯的妻子在厨房里急 得团团转,我十分同情老伯夫妇的处境,趁父 亲不注意,悄悄地划去了两笔欠账.结果忠厚 的老伯几次狐疑地望着我,父亲似乎也觉得不 对劲,夺过算盘反复算,嘴里不停地嘟 哝.还让我去老伯家的厨房数一数墙上的 记号.我走进厨房,看见昏暗的灯光下, 斑驳的墙上满是用木炭画的横竖条条,呛 人的烟味让我不断的咳嗽.我回答父亲说 账没有错. 那晚回家的路上,我还觉得我做了一 件好事,轻轻地哼着歌,父亲默默地骑着 车,一路无语,似乎还在想着那件事.我 那时不知道父亲赚点钱是多么的辛酸与艰 难. 后来父亲的生意亏本了,家里欠下了 一大笔债务.我的生活状况也一落千丈, 但我从没有埋怨过父亲.虽然那个秋夜我 自作主张地划掉了父亲的两笔欠款,觉得 有些对不起父亲,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后悔 过. 时光如流水,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父 亲已经七十岁了,如今的他白发苍苍,守 着几亩庄稼地过着寡淡的日子.那把给父 亲带来希望也带来痛苦的算盘也在沧桑中 折断了横竖粱,父亲把散落的珠子串起来 让我挂在窗前,渐渐地幻化成我眼前的一 道风景,而往事却像一个个珠子,在岁月 的风中被记忆串起,如风铃在我的心窗上 碰撞出叮叮当当的回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欧阳冰云 一串风铃 心香 一瓣 叶玲玲 摄1978 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那时 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学生,不会去想未来 会是什么样,更谈不上有梦想.

1988 年,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已经从 卫校毕业一年余,在牛镇卫生院(那时叫 牛镇中心卫生院)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在 那里知道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 理,简称 两管 .但也仅仅限于知道, 甚至连 两管 的概念都模糊不清,更谈 不上如何去促进、开展这项工作,那时到 卫生院做产前检查的孕妇很少,去卫生院 住院分娩的产妇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 的产妇都是在家分娩,由村级保健员上门 接生.

1998 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已经调 入县妇幼保健站工作八个年头,在这里, 我深切体会到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含义,并 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的开展中.

1990 年的夏天,应妇幼卫生合作项目 的要求,对全县的妇幼卫生情况进行基础 调查,那时的妇幼保健站只有

15 个职 工,专业技术人员除年龄大的

3 人留在单 位上门诊外,其余

8 人分成两组,深入全 县村卫生室,进村入户进行妇幼卫生调 查.那时交通不便,尤其是山区,能骑上 自行车都是一种奢侈,多数是徒步而行, 跋山涉水,常常是迎着朝霞而出,顶着星 星、月亮而归.正是我们的这种吃苦耐 劳,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历时一个月就 圆满的完成了这项工作,得到了省保健所 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随着改革发展的需要,

1991 年5月,保健站的产科病区应运而生,随着第 一例产妇的顺利分娩,宣告保健站开启了 产科新的篇章! 万事开头难 ,开创之 初的产科只有医生

4 名,每人集医生、助 产士、护士(病区护士、供应室护士)、 护工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工作中的劳累风 险、医疗设备及工作环境的简陋,超乎常 人的想象,但是 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 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负重前行,最终 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 认可,也为单位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2008 年,县妇幼保健站已更名为太湖 县妇幼保健所,随着单位主要领导的调 整,单位深水区的改革也完成.妇产科门 诊和产科病区医生实行统筹管理,科室实 行绩效工资发放,单位业务明显上升,由 每年的住院分娩

200 人左右上升至.这一 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因身体的变故, 离开了妇产科临床一线,接手妇幼卫生统 计工作,更具体地了解到全县妇幼卫生的 状况,当时全县的产妇建卡率、产前检查 率、早期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产妇 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 率、

7 岁以下儿童管理率、

3 岁以下儿童 系管率、新生儿访视率等等一组组翔实的 数据,充分反映了我县妇幼保健人几十年 的辛勤奉献,换来了全县广大孕妇和儿童 的健康幸福指数.

2018 年,当年的县妇幼保健所已发展 成太湖县妇幼保健院,年分娩量达

2000 人,已是 全国优秀爱婴医院 、 国家 级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县 、 全国示范孕 妇学校 、 安徽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 地 ,我所从事的妇幼卫生统计也已更名 为妇幼健康信息,并于三年前成立了信息 科,使信息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在保健院临床业务大力发展的同时, 妇幼保健工作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 谓比翼齐飞.我们始终秉承 保健与临床 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 主 的方针,建立了健全的覆盖全县的县 乡村三级保健网络,我县的产妇建卡率 95.04% ,产前检查率 94.40% ,早期产前 检查率

87 . 87% ,产后访视率

92 . 75% , 产妇系统管理率

87 . 71% ,住院分娩率

9 9 .

9 8 % ,

7 岁以下儿童管理率90.64% ,

3 岁以下儿童系管率 86.35% , 新生儿访视率

93 .32% ,从的孕产妇保健 儿童保健相关指标与

2008 年对比来看, 我县的妇幼健康工作无愧于 国家级妇幼 健康优质示范县 的美誉. 四十年前,马丁 . 路德金先生的那句 我有一个梦想 传遍全世界,而今,已 过知天命年龄的我,也有一个梦想―― ― 助 力更加美好的妇幼健康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卓明枝 一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