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2019-12-04
副刊 副刊

2018 年12 月22 日 星期六

12 12 本社社址: 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

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

电话: (010)

65368901、

65368903 广告部

电话: (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元 零售每份 0.90 元 广告许可证: 京工商广字第

003 号 昨日本报(北京)开印:

3 时20 分 印完:

5 时40 分 当锅灶边的火塘被柴草点亮, 陕南 的冬天就到了深处.各家屋檐下, 大树 釉缫崖氤梢欢虑.在乡下, 人们烤 火, 桦木火硬, 头夜烧出的火炭捂在炭 灰里, 能做第二早的火种.柏木过火后 满屋清香, 能养神除躁;

泡桐木木屑松 软,一点就着,是火塘旁常备的燃料.除夕夜, 火塘里要火光盈盈, 预示来年 逢好运. 火塘或方或圆, 一只铁壶吊在火塘 中央, 四周可围坐七八人.老人烤火, 要的是个火伴儿, 塘里的小火苗燃烧在 火塘中央.悬挂在火塘中央的铁壶晃 晃悠悠, 猫和狗的眼神晃晃悠悠, 咝咝 啦啦 的响动从壶嘴冒出来, 一缕一缕 的热气也晃晃悠悠.老人一边忙着手 中的针线活, 一边念叨着, 春天, 和出远 门的儿女一道, 能早一点回来. 小孩烤火, 图的是能听见火笑, 没有干透的柴由展局,断成两截, 湿气推着火苗瞬间扑出来, 火塘里 似有嗤嗤笑声.这是孩子们耳朵里欢 快、 温暖的声响. 汉子和主妇烤火, 是为了解乏, 常 常是晚饭过后, 火塘新添了干柴棒子, 尺把高的火苗照得满屋亮堂, 壶里的水 像跺着脚在跳, 待热气把壶盖掀起来, 就着滚烫的水, 在火塘旁泡个热水脚, 一股温热传遍全身经络, 这是一天最享 受的时刻. 落一场雪,乡下才算是真正过冬.这时,庄稼人才会停下手里的农活儿, 一家人围着火塘坐在一起, 听雪 花簌簌飘落,听风摇门窗吱吱地响.瑞雪兆丰年,旋舞的雪花亦如风筛过后的粮食,轻盈地落入大地粮仓.屋外坐了一场大雪,火塘里却有了些许春意,每一个火苗都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噼啪作响的柴火, 好似一挂礼炮, 欢庆漫天飞舞的雪花.透过门缝,屋外洒下一地火红.在这个冬夜,漫天雪花如同为新春递出大自然的请柬,那些裹着雪花外套的小麦和油菜,感受到火热的泥土,正在布置着一场盛大的迎接仪式. 火塘如摆在乡村夜晚的宴席, 左邻 右舍吃过晚饭, 落一身雪花走东家串西 家, 手握茶杯, 就着塘里的柴火, 念叨着 这场大雪, 也念叨着开春之后的油绿肥 壮的庄稼.他们围坐在一起, 心里话和 家常话被大火烤出来, 汗津津的额头如 飘落了一场毛毛细雨,生出豆大的汗珠.爽朗的笑声袅袅升腾, 直到夜深, 直到火苗有了倦意…… 塘里的火是节气的一部分, 烤过小 雪、 大雪, 烤过小寒、 大寒, 一直烤到打 春, 烤到万物有了春风外衣.这时, 每 个人的心中都装着一个火塘, 热乎乎地 忙碌在庄稼旁. 温暖的火塘 吴昌勇 五岁的我坐在柴火灶前的小板凳 上, 神情专注地用火钳添柴火, 麦草不 小心把灶里的火苗盖灭, 在灶膛里烧一 把灭一把. 噗 的一声, 压在底下的火 苗终于蹿上来, 灶膛口红彤彤一片.我 用手不停地揉着被烟熏的双眼, 听着锅 里腊肉欢快地在锅底跳跃、 游走的滋滋 声, 鼻子里满是油茶的香气, 馋得口水 直流. 改革开放前的渝东南农村,物资匮乏,想酣畅淋漓地吃一顿肉也得逢年过节的时候.来客人是母亲最头疼 的事情, 可尽管如此, 热情厚道的母亲 还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做一 顿上得了席面的美餐,再配上做法讲究的金佛山油茶,自然是待客的最高礼遇.母亲将腊肉洗净切成细丁,放入冒烟的锅里炒至出油,然后把腊肉颗粒捞起来,抓几把大叶茶与油爆炒后加水煮熬, 待水微干时, 用木瓢将茶 叶揉成茶羹, 添水煮沸后, 拿出两个鸡 蛋在碗里打散, 倒进茶汤, 再加入炸干 的腊肉颗粒…… 整个工序,仿佛经历了一场岁月的洗礼. 油茶熬好了,热腾腾、香喷喷,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全部端上桌, 得等客人下席后, 还有剩下的才能 有我的份.客人也多是三五个月难得 见油荤, 往往推辞一下, 便美滋滋地把 一块块诱人的肥肉夹进嘴里,再稀里呼噜地喝一口油茶.待客人心满意足 地离开, 我心急火燎地爬上桌, 面对一 个个底朝天的空碗空盘子,忍不住哭泣. 我也想喝有肉的油茶 , 这个声音 在我心底回荡多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金佛山下的 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条坑 坑洼洼、 尘土飞扬的土路, 那些东倒西 歪、 破败不堪的土坯房, 一年一年地抛 在时光的记忆里.水泥路通村、 通户、 通茶园, 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小楼错落有 致, 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茶叶成了乡 亲们致富的支柱产业, 家家户户都有一 片或大或小的茶园.每到春天, 小山村 漫山遍野绿海泛波, 嫩绿的茶芽齐刷刷 露出鲜活的笑脸, 村里一派繁忙景象, 山岗上到处晃动着采茶的人群.金佛 山油茶不仅仅是传统的待客之道, 也成 了家家户户的日常饮品.在异乡求学 的我, 每次放假, 循着炊烟的方向往家 赶, 就能闻到那熟悉的味道.端起一碗 汤色醇厚、 香味浓郁的油茶, 只需那么 轻轻一口, 一股诱人的滋味便在舌尖慢 慢荡漾开来, 神清气爽, 回味无穷. 母亲的油茶, 内容丰富了许多, 在 将腊肉和茶叶一起熬制加入鸡蛋后, 还 加入捣碎的花生、 核桃、 黄豆、 芝麻等, 吃起来香脆可口, 满口茶香.还会因季 节和节日的不同, 配上自制的麻糖、 芝 麻饼、 洋芋片、 红薯条等酥脆香甜的茶 点.这油茶,就那么浸透着生活的滋味, 令我难忘. 随着岁月的流转, 我从家乡走到城 市里求学、 就业、 安家, 游遍山南水北, 吃过的美食数不胜数, 却难以慰藉匆匆 的脚步.家乡的油茶, 始终潜藏在记忆 深处, 挥之不去. 渐渐的, 金佛山油茶成了发展旅游 的一道美食, 走出大山进入都市, 从普 通百姓私家餐桌走向街面店铺.大街 小巷的油茶飘香,令四方来客春风满面, 唇齿留香.做梦也没想到, 曾热衷 于各类 网红 美食的女儿, 虽然无法理 解我对油茶的情有独钟, 竟也爱上了那 沉稳的清香, 胃口大开, 食欲迸发.走 进一家油茶店, 轻轻地闭上眼, 耸耸鼻, 熟悉的味道在时间的浸润下更加绵长.再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模样, 那来 不及风干的童年, 从氤氲的茶香中, 一 步一步地向我走来.好日子来了, 油茶 不再是一种生活的奢侈, 时代的发展, 让我那份涤荡多年的心声得到了回应, 变成了现实. 又是一年采茶季, 已过不惑之年的 我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恰遇小山村正 在举办采茶节.山风徐来, 绿波微动, 一畦畦茶园尽收眼底, 一条条藏在山间 的步行游道蜿蜒曲折, 三五成群的游客 在茶垄里穿行,不少女性游客戴上头巾、 挎上竹篓, 化身采茶姑娘游乐于茶 海之中, 采茶、 赏茶, 怡然自得.小山村 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 注册了品牌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