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 2019-12-02 |
他们又是不一般的烟农: 他们爱创造、 爱发明, 粗糙的双手 制作出的工具看似简单, 却能实实在在提高生产效率, 让更多烟 农受益. 他们有新时代烟农的特征: 挥洒勤劳的汗水, 更发挥聪明 的头脑, 用智慧改变烟叶生产, 降本增收.许多人称他们为 烟 农发明家 , 而他们搞发明不图名、 不为利, 只是为了圆一个朴实 的梦: 让更多人轻轻松松种烟、 踏踏实实致富. 本期让我们走近四位 烟农发明家 , 聆听他们的发明故事.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尹婷朗醣嗉 胥若楠
3 3 烟草视点肖国明,
38 岁,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会理县木古乡建政村的一名烟农. 虽然只有 初中学历, 但他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钻 研出多项发明成果, 有的还获得了国家发明 专利, 是当地颇有名气的 烟农发明家 . 5月15日, 在云南昆明的一家工厂里, 记 者见到了略显疲惫的肖国明. 前段时间接 到了一些产品开发商的邀请, 他们表示对我 的发明感兴趣, 有意合作开发, 我就过来看 看. 这基本上是我离家在外最长的一段时间 了. 肖国明告诉记者. 牛刀小试, 发明热情一发而不可收 木古乡石榴种植面积较大, 是会理县石 榴的主产区. 在石榴树的种植过程中, 修枝 整形、 采摘果实费时费力, 而且爬到一些长 得较高的树上会有危险. 一次, 在亲眼看到果农不小心摔伤后, 肖国明感到很揪心. 同时, 一个发明创意也 在他脑中闪现: 能不能根据果园的需要, 发 明一种既不伤树枝, 又能提高效率, 还能保 证安全的修剪采果工具呢? 回家后, 肖国明立马找材料进行反复试 验. 肖国明从小天资聪颖、 善于思考, 而且先 前搞过电器维修, 积累下的经验为其发明创 造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7 年, 根据摩托车刹车受力原理, 他 发明了既能用于高树修枝整形又能用于高 枝采果的 采摘修枝剪 .同年, 他的这项 发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720176493.X) . 采摘修枝剪 的成功给了肖国明很大 的信心. 从此, 越来越多的小发明从他的手 中诞生――他发明的灭蚊灯, 既安全又省 电;
他改装的套果袋, 既节约成本又绿色环 保…… 肖国明生长在农村, 对农民在农业生产 中的工具需求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他根据生 产实际, 对丘陵地区的农机具进行改进, 为乡亲们提供低价、 实用、 高 效的农机具. 不过, 肖国明的发明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2008年, 他在烟叶 散叶烘烤架的改装上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当初的想法是做出一个能一次性铺放二十多杆烟叶, 仅需两个人 就能将其推进烤房的装置, 这样可以减少劳动量. 肖国明说, 设计上、 理论上没多大问题, 但试验结果却事与愿违, 当时, 烟叶烤出来后, 简 直是一堆烂泥, 心情别提有多糟了…… 顺畅的发明之路突然遭遇滑铁卢并没有让肖国明消沉, 在之后 的发明研究中, 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成功在即, 喜盼新型编烟机入农家 这次生产出来的
50 台样机, 已经有来自广东、 浙江、 云南等全 国许多地方的烟农表示有兴趣了! 抚摸着自己心爱的编烟机, 孩子 般的笑容挂在肖国明的脸上. 在肖国明所有发明中, 感情最深、 倾注心血最多、 期望最高的就 是这款新型编烟机. 它不但见证了一个发明爱好者的不懈追求, 更寄 托着一个农家子弟希望减轻烟农劳动强度的执著梦想. 在我家乡, 每到收烟时节, 全家老少都要齐上阵, 每天都忙到深 夜. 六岁时, 我就开始帮家人编烟, 有时累得眼睛疼, 困了, 就在烟叶 堆旁睡着了. 当年种烟的艰辛, 肖国明深有体会. 能不能发明一台简单实用的编烟机械, 降低烟农们的劳动强度? 这样的想法一直埋在肖国明的心里.
2009 年年初, 他打算将儿时的 梦想变为现实. 没想到, 仅是在绘制图纸这一环节, 他就遇上了不小的困难. 由 于没有绘画基础, 起初, 肖国明画出来的图纸连自己都不满意. 为了 节约纸张, 找来的纸都是正反两面都用, 不留一点空白. 肖国明回忆 说. 正是在这些画满了各种图形和线路的纸上, 肖国明设计了近百 种制造方案, 然而, 因生产条件、 成本等诸多因素限制, 这些方案都一 一被他否定. 在反复的观察中, 肖国明发现, 传统的编烟法之所以费时, 是因 为烟农要一手控制扎绳, 一手从地上捡烟往绳扣里送. 能不能将烟 农的双手解放出来, 只负责添加烟叶呢? 肖国明重新调整了设计思 路. 那时, 我的心思全放在这上面了, 睡觉前都要把线拿在手里揣 摩. 肖国明回忆道, 有一次, 因为思考过于专注, 本应背到家里的一 筐粮食, 却被他背到了离家较远的烤房.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9年7月, 肖国明的第一台小型编烟机诞生 了. 两块滑叶板, 由两块厚纸板切割而成, 支撑杆用的是废旧钢材, 捆绑烟叶的烟杆是我用拖把杆制作的, 那粗糙的造型真是怪得很. 肖国明笑着说, 虽然新机器 其貌不扬 , 可试用效果令他很满意. 此后, 经过持续改进, 功能完善、 设计成熟的半自动编烟机终于 问世了. 据测算, 传统手工编烟效率为平均180公斤/小时, 而使用这 台编烟机则达到了
540 公斤/小时, 能大大降低烟农劳动强度、 提高 生产效率.
2010 年5月, 凉山州烟草专卖局 (公司) 在会理县一些植烟乡对 肖国明发明的编烟机进行了 演示推介.
2011 年, 该发明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 2011201226004.6) . 近几年, 肖国明的发明 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洽谈合 作事宜. 目前他正在昆明指 导合作厂家进行编烟机样机 生产, 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希望烟农兄弟能早日用上 这台编烟机, 减轻编烟的劳 累, 与我一起分享发明带来 的便利. 他自豪地说. 木古乡走出个发明家本报记者张猛烟田放飞――走近烟农发明家 政策好, 密集烤房暖人心;
小发明, 省 时省工又安全. 在广东省南雄市水口镇 水口基地单元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门 口, 宣传画上的几行字十分醒目.带着对 小发明, 省时省工又安全 的好奇, 笔者 近日走进这家合作社, 见到了喜欢搞小创 新的烟农张振龙, 得知他发明了三件 宝贝 . 张振龙今年38岁, 父母都是烟农, 年幼 时他就深知种烟的不易. 那时种烟全靠人 工, 碎土、 划烟茎、 编烟……样样都靠一双 手, 十分辛苦.
2009 年, 张振龙开始种烟, 到2012 年成为种烟大户, 并当选水口烟农 合作社理事长.多年的种烟经历让他认 识到, 减工降本是实现种烟致富的重要途 径, 自己要积极参与进来.于是, 好钻研、 爱动手的他走上了创新发明之路. 南雄是传统烟区, 每到烟叶采收烘烤 季节, 烟田和烘烤工场里一片热火朝天的 忙碌景象.烟农们把从地里采收回来的烟 叶进行编杆, 编好先集中挂起来, 直到足够 一间烤房用的, 再一杆一杆地送进烤房, 既 费时又费力. 让人担忧的还有安全问题. 张振龙说, 烤房从上到下能挂三层烟, 我 们要先爬到烤房内一块可以活动的木板 上, 再接过旁人递来的烟杆挂起来, 一间烤 房都弄完, 需要上下挪移木板数十次, 我们 村就曾有一位烟农在挂烟杆时不小心脚底 踩空摔伤了腰. 能不能改变传统方式、 降低风险呢? 张振龙几经设计、 试验、 改进, 发明了一个 活动楼梯.活动楼梯用钢材焊接而成, 底 端是稳固的方形底盘, 一边配有两个小轮 子, 方便移动, 另一边可以直接接触地面, 利于固定.有了这个活动楼梯, 烟农每编 好几杆烟就可以轻松地登上楼梯直接上 架.活动楼梯比木板安全得多, 移动起来 也方便, 还可以根据需要升降高度, 乡亲们 都说 这真是一件好宝贝 . 两把烟一层, 依次叠放, 然后两头绳 子一绑, 一捆烟就打好了. 张振龙摆弄着 他的另一件 宝贝 ――捆烟架, 向笔者介 绍起来.传统捆烟, 烟农习惯把烟叶堆成 一小堆, 然后两头用绳子捆起来.这样打 捆的烟叶不仅不好堆放, 而且检验烟叶等 级纯度时也不方便, 必须拆开绳子才能看 仔细.水口镇曾经有人做过一种木质捆烟 架, 但木质材料容易损坏, 构造也不太合 理.于是, 张振龙对木质捆烟架进行了改 造.新型捆烟架两边挡板依旧保留木板, 基本框架使用金属材料, 这样更加牢固耐 用.最让人称道的改进是, 两边挡板由原 来的各一整块改成各两小块, 中间留出一 条缝, 方便放打捆的绳子.捆烟架两侧挡 板间的宽度可以活动调节, 这样每层可以 多放几把烟.打好捆的烟叶齐齐整整, 同 时便于烟叶预检和初检.活动楼梯加上新 型捆烟架, 一间烤房的夹烟、 上烤工作一个 人就能完成, 比原来节省了不少人力. 张振龙还有一件得意的 宝贝 是育苗 盘自动清洗消毒器. 我们合作社在服务过 程中想着怎么 '
偷个懒'
, 于是我发明了这 台机器. 张振龙开玩笑地说.在育苗环 节, 漂浮育苗盘装盘播种前, 必须仔细清洗 干净, 并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消毒.一个 漂浮育苗盘有200个小孔, 要将每个小孔都 洗净需要耐心和时间, 而高锰酸钾对人体 皮肤有害, 长时间接触会有不良反应, 张振 龙发明的育苗盘自动清洗消毒器解决了以 上问题.将育苗盘沿轨道平推至清洗消毒 器中, 清洗消毒器释放高压水喷雾冲洗育 苗盘, 然后喷洒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清洗、 消毒工作轻松搞定, 而且冲洗育苗盘的 水可以循环利用. 咱不是专家, 虽然这些小发明都很简 单, 但过程确实不容易, 不过, 只要对大家 有益, 再难我也要走下去. 张振龙说得很 坚定. 理事长 的 三件宝胡燕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鲁利村
51 岁 的烟农农光潮平时喜欢搞发明创造, 村里 人都叫他 农老师 .他发明的起垄机在 全县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帮助当地烟农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近日, 农光潮坐在 自家门前的石凳上, 向笔者讲述了他发明 起垄机的故事.
2003 年, 农光潮成为村里第一位烟 农, 当年种了
6 亩烟.随后村里种烟的人 家越来越多, 农光潮家的烟田面积也在逐 年扩大.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