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2019-12-04
孟子选读十日谈 冬藏养生须加餐 责编: 龚建星 新民网: w w w .

x i n mi n . c n2

4 小时读者热线:

9 6

2 5

5 5读者来信: d z l x @ x mw b . c o m. c n

2 6

2 0

1 8 年12月28日星期五 本版编辑∶徐婉青 编辑

邮箱: x w q @x mw b . c o m. c n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白子超!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

'

'

'

(孟子 ) 告子下* 入, 国内. 外, 国外.法家, 明法度的 大臣. 拂士, 拂通弼, 拂士同弼士, 即辅佐 的士子. 两句论说用现代汉语表述:国内没 有明法度的大臣和贤能的辅佐之士, 国 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可能的祸患,这样 的国家经常容易灭亡. 由此, 就可以知道 忧虑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 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两句论说紧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一段话,由人生的艰难困苦生发而 来.这里, 孟子又提出了一条定理: 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这既是人生命运的定 理, 又是国家命运的定理. 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周族的发展. 殷商后期, 周族 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平原逐渐发达,周文王时已较为强 盛.文王深知商纣王的残暴和对周族崛起的戒心, 所以 小心翼翼, 十分谨慎. 文王处岐事纣, 冤侮雅逊, 朝夕必 时, 上贡必适, 祭祀必敬. ( 《吕氏春秋 ・ 顺民》 ) 为何如此? 缘于忧患, 即担心商纣王的打压和讨伐.文王忧患的另 一方面是外部的敌对势力, 即西方、 北方夷狄的侵扰. 产生于文王时期的经典 《周易》 , 诚然是卜筮之书, 但更是政治之书、 哲学之书. 作 《易》 者, 其有忧患乎? 这是孔子说的. 孔子解 《易》 时还说过: 危者, 安其位者 也;

亡者, 保其存者也;

乱者, 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 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 可保也. ( 《系辞传下》 ) 《周易》 难读, 难懂, 但只要抓住 忧患 这一主题, 就可掌握其政治学意义. 可以说, 文王的远见卓识、 大略雄才, 以及周族的 发展、 周王朝的创建, 其思想基础就是忧患意识. 与生于忧患相反的, 是死于安乐.夏王朝、 商王朝 的覆灭有其历史必然性,具体原因不一,但核心是以 桀、 纣为首的统治集团耽于安乐, 乃至荒 淫.如上引孔子语所说, 凡是倾危的, 都 曾经逸乐安居其位;

凡是灭亡的, 都曾经 自以为常保生存;

凡是败乱的, 都曾经自 恃万事整治.满足于安、 保、 治, 忘记危、 亡、 乱, 没有持续发展之策略, 没有持续前进之举措, 止步于眼下, 结果必然垮台. 死于安乐的另一例, 是春秋前期的齐国.齐桓公 以管仲为相, 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改革.二十年间, 齐国 蒸蒸日上.以葵丘会盟为标志, 齐国成为当时最大最 强的霸主. 齐桓公志得意满, 一心享乐. 会盟六年后管 仲病逝, 佞人当权, 朝廷大乱, 沉溺于安乐的齐桓公束 手无策.两年后, 齐桓公病死, 齐国霸业烟消云散. 不禁联想到现实.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空前繁 荣、 强大, 但有国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丑化、 诬蔑、 遏制中国的发展.此时,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的题 目自然摆在了人们面前.前不久读到 《风物长宜放眼 量―― ―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 其 中很重要的一点是: 要更加增强忧患意识, 防止犯战 略性、 颠覆性错误.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越是处 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 越是 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 这种提醒和告诫十分必要, 生 于忧患, 死于安乐, 古今同理.国家如此, 个人亦如此. 思豪的金文拾贝黄德宽中国文字,源远流长.从殷商甲骨 文、 两周金文以及战国、 秦汉之际的简牍 文字等古文字, 到隶楷阶段的今文字, 汉 字体系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 貌,汉字形体蕴含的独特美感在汉字发 展的历史进程中也逐步为人们所 认识,使汉字不仅作为一种记录 语言的符号系统沿用至今,而且 还发展成为举世无双的中国书法 艺术, 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甲骨文、金文是古文字研究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近代以来 形成的影响巨大的专门之学.如 何发掘古文字的美学要素, 推陈 出新,创作出古文字书法作品, 则是书法艺术家面临的新课题. 在很多人看来, 甲骨文、 金文等 古文字, 古奥艰深, 晦涩难懂, 不 仅一般书法爱好者不敢轻易临 习, 即使是学养深厚的书法家, 对古文 字也往往会望而生畏, 以古文字形体创 作成功的书法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许多 书法家的古文字书法作品, 也只是停留 在临摹水平上,少见真正意义上的创 作.比如甲骨文的书法创作, 就是一件 很不容易的工作.! #! 年, 著名 古文字学家罗振玉集甲骨文中可 以释读者为楹联, 出版 《集殷墟文 字楹联》 , ! $% 年又与王季烈等 合作出版了 《殷墟文字楹帖汇 编》 , 创作楹联四百幅.&

'

( 年, 著名甲 骨学家董作宾与人合作, 出版了 《集契 集》 , 收集了诗词、 对联 )'

( 余篇 (幅) , 可谓甲骨文书法创作的洋洋大观.到$((* 年, 雷声出版了用甲骨文书体创作 的 《论语》 , 甲骨学家王宇信为之做序, 褒奖有加.这些都是用甲骨文进行书法 创作的可贵尝试. 金文上承甲骨文, 下启战国秦汉文 字,是中国文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 环.与甲骨文一样, 书法爱好者临摹一 些释文明确的青铜器铭文尚可一试, 而 直接用金文进行书法创作, 书写唐诗宋 词, 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迄今为止我 们所能释读的金文数量有限, 而且属于 时代较早的两周时代,唐诗宋词乃至后 代诗词中的许多字,在金文资料中并不 存在, 创作时无所凭借. 如果我们不能突 破这个难题,金文作为古老的文化遗产 就不能从晦涩难懂的领域里走出 来,金文与诗词相结合的书法创 作就很难完成,书法家为广大群 众创作喜闻乐见的古文字艺术作 品的期盼也就难以实现. 思豪的金文书法创作作品 集 《金文拾贝》 , 是对突破这个难 题的一次十分可贵的探索, 是金 文书法艺术创作的一次颇为成 功的实践. 创作金文书法作品需 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其一, 熟 悉金文及其有关特点和构形规 律;

其二, 具有书法家的艺术功 底;

其三, 肯坐冷板凳, 有锲而不 舍、 持之以恒的精神.一般说来, 熟悉金 文的人, 未必懂得书法;

懂得书法的人, 未必熟悉金文;

既懂书法又懂金文的 人, 未必肯下苦工夫.思豪经过长期不 懈的努力, 基本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他自&

'

* 年起拜著名书法家李天马先生 为师, &

+# 年, 当他还是 #% 岁的 青年时就已经是上海书法家协 会会员.#((&

年他主编出版 《李 天马书法集》 ,用汇集天马先生 书法精品的方式纪念先生, 其精 神可嘉. 多年来, 思豪默默耕耘, 不务虚 名, 不为利禄所诱, 不满足于在草书、 行书、 楷书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 勇敢 地向金文领域拓展, 寒暑十六载, 费尽 心血, 终结硕果. 对金文书法与古今诗词结合中的 难题, 思豪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在他写 的 《说明》 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了, 用这 样的方法解决金文中没有的字, 不失为 一个很好的探索.在每一张作品之后, 作者说明了金文书法构字的依据, 可以 帮助欣赏者理解作品并开展进一步的 探讨.这种以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来 进行书法创作的精神, 很值得倡导. 乐于接受帮助 詹湛我有一个远房 祖母,现在她已经 不在了.她和同辈 的许多人都不一样,其他的没有印 象了,但有句话是在我很小的时 候,听着她从那阔阔而薄薄的嘴 唇间吐出来的女酋长说咒语般的 经验,她说: 人只会去帮助他们 第一眼望上去需要帮助的人.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有 点像是指责或教育谁,也有点像 在夸赞谁, 总之, 如今好像没有办 法证实了. 常在各种学校测评里看到 是否乐于助人 这一项, 可是你 见过 乐于被帮助 这一项吗?当 然没有,一个人的好品质里怎么 可能包括 乐于被帮助 ? 殊不知,乐于被帮助绝不容 易做到.第一件事情在于是否是 发自心底的真 乐于 ;

第二件事 是, 接受帮助后, 是被动享受, 还是 应该继续去做一些什么事情. 有趣的是,与我那位远房祖 母很类似的看法在数十年后终于 姗姗来迟. 那是一份名为 《人生十 二条法则》 的清单, 心理学家彼得 森(,-........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