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9-12-04
十日谈 基层日志连连看 蒙娜丽莎于坚文/摄影卢浮宫里很多人都在 找蒙娜丽莎,仿佛这宫殿 里只有一幅画.

卢浮宫也 善解人意,将蒙娜丽莎所 在特别用箭头表示出来, 那幅画的复制品被贴在宫 里拐角处,下面有个箭 头,蒙娜丽莎微笑着,去吧,她在那儿呢. 跟着各色人等组成 的洪流,大步经过 普桑、乔托、波提 切利、达・芬奇的 《施洗者约翰在旷 野》 …… 看都不看―― ―仿佛它们只 是一些广告牌,直 奔挂着蒙娜丽莎的 那面墙.蒙娜丽莎 的肖像独占一面墙,这面土黄色的 墙前面的大厅里人头攒 动,犹如一个广场.要走 到蒙娜丽莎面前很困难, 随时都有数百人围着她. 好不容易走近了,还隔着 一排木栏杆,有人看守 着,观众不能靠近,只能 站在 ! 米开外看.这幅画 本来就有点朦胧,现在更 朦胧了.看清楚了又如 何?据说,阿姆斯特丹一 个大学发明了 情感识别 软件 ,分析蒙娜丽莎的 微笑,得出一组数据,那 个莞尔中各种因素的含量 是:高兴 #$ , 厌恶%$,恐惧 &

$,愤怒 '

$. 呵呵!看上去,她似乎想 哭,强忍住了,似乎是被 达・芬奇强行拉来当模特, 旁边架着绞刑架,笑一 个,茄子!她苦笑着,就 要转过脸去.当模 特儿并不好受,有 点像耶稣受难,得 屏住呼吸,面无表 情,扮演一动不动 的死人,然后复活.双重的复活, () 从座位上走下来,回到佛罗伦萨 的菜市场去.*)在达・芬奇的画面上 复活,成为不朽的 蒙娜丽莎.蒙娜丽 莎热烘烘的,她周围全是 人,香水味刺鼻,似乎每 个人都曾经刻意打扮、涂 脂抹粉,穿着刚刚买的时 装,喷了今天才开瓶的巴 黎香水.相比之下,这位佛罗伦萨 来的女士倒是素面 朝天.每个人都全 神贯注、尽量伸出 脖子要看清楚些,就像是 一大群嗷嗷待哺的鸟,正 在牙牙学语: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许多 人还举着手机,就像是鸟 们伸出了舌头. ( 年前我来的时候, 还没有那排木栏杆,可以 凑到画面前去看,画面上 的蛋清裂开的细缝都看得 很清楚.但那时候更不容 易,人太多,每个 人都想凑到最近. 前一拨人刚撤去, 后一拨人马上堵上,那半径太小, 要到达观看的核心地带, 得费九牛二虎之力.现在 隔了栏杆,观看的半径扩 大了,但也更拥挤了.以前,许多人眼看着挤不到 面前,远远地瞟一眼,也 就满足了.现在,每个人 都觉得自己可以到达目 标,大厅简直是水泄不 通.后来的人用摩擦、眼神、喘息以及各种口音的 蒙娜丽莎…… 这个短 语,斯文地催赶着站在前 面的人,形成一股压力, 快走吧,快走吧.磨磨蹭 蹭,好不容易到得蒙娜丽 莎近前,已经稀汗直冒 了.谁也不好意思老在前 面霸着,仔细地,认真持 久地观赏这幅杰作已经成 为一种贪婪,很不礼貌. 仿佛还没来得及睁开眼 睛,就愣怔怔地被流水卷 走了.在别处,想象着蒙 娜丽莎,清楚地知道自己 要看的是什么,现在,倒 不知道了.她的背面是怎 样的,如果她忽然转过头 去…… 这幅名画已经无法观 看,就像释迦牟尼的塑像 一样,知道 在着 就可 以啦,感受到那种顶礼膜 拜的气氛就可以啦,心诚 就可以啦.在拉萨,有些 香客只是闭眼睛围着大昭 寺转几圈,并不进去.人 们是来朝圣的,圣怎么看 得见呢.就是用一块布将 这幅画遮起来,就是换一 幅赝品挂在那里,人们照 样会涌来.这位佛罗伦萨 的女士已经成为一位艺术 圣母,一种社稷坛上的牌 位. 看见了蒙娜丽莎的人 们得到了什么启示,不知 道.艺术的魅力就是,它 像宗教那样笼络人心,但 靠的不是教条而是魅力. 你看见了,但只是有个谜 在微笑.每个见过蒙娜丽 莎的人都有自己的心目中 的蒙娜丽莎.说不出来, 无法转述给他人,无法像 使徒那样去大地上奔走相 告.传递喜讯. 有人打你的右脸, 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好的,我的主,遵命. 要像蒙娜丽莎那样微笑. 什么话嘛,每个人 都像蒙娜丽莎那样微笑, 还枕着手,这世界会有多 可怕?看过了,走出卢浮 宫,穿过塞纳河上的桥, 走进一个地铁站,回家 去,也许怀着一点窃喜. 卢浮宫大部分展厅很 安静,有的地方几乎空无 一人.比如三楼的法国 厅,那里挂着夏尔丹、米勒、柯罗特……他们还是 可以静静地观看的,甚至 画幅前面还支着一个长条 椅,皮制的.有人架着画 板,正在临摹夏尔丹画的 厨房,画架上挂着一瓶安 静的矿泉水.这儿的看守 很清闲,他正躺在一把椅 子上歪着头做白日梦呢. 暗盒笔记之十三新民网: w w w . x i n mi n . c n2

4 小时读者热线:

9 6

2 5

5 5读者来信: d z l x @ x mw b . c o m. c n A

2 8

2 0

1 5 年2月3日星期二 责任编辑: 殷健灵 编辑

邮箱: y j l @x mw b . c o m. c n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赵启正(% ! 年, 我在科学技术专业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 年以后, 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和 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 化、 专业化 的热潮中走进了公务员行列.在将近三十 年中, 在上海和中央的不同的业务部门, 我结识了很多 忘年交的公务员 小伙伴 , 本书作者匡成鸣同志就是 其中一位. 我在 (%%( 年年中任上海市副市长,至兼任浦东 新区书记、 主任前, 曾分管过匡成鸣同志所在的市政府 机关事务管理局,因此对他们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情况 有许多了解. 市机管局负责市级机关事务的管理、 服务 和保障, 管理范围包括国有资产、 政府采购、 办公用房、 干部住房、 公务车辆, 乃至会议服务和其他领导交办的 任务, 人手少、 任务重, 加班加点是常事.因此, 机管局 是公认的 辛苦局 、 老黄牛局 , 机管局同志是 辛苦 人 和 老黄牛 . 和机管局同志一样, 很多机关公务员, 尤其是承担事务性工作的公务员, 任务多且烦杂, 终年 操劳, 有始无终, 工作强度远超外界想象, 有的外勤干 部 (如在各地的市府办事处) 还要长期忍 受和亲人分离之苦.在这种高工作强度 下, 他们当中有不少同志不仅热爱工作、 热爱生活,还时刻保持了学习和思考的 好习惯, 好阅读、 好探索、 好交流、 好写 作. 匡成鸣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他的这本 自选集就是证明. 上个世纪 %+ 年代初, 匡成鸣同志是 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处 处长, 三十出头, 是机关一名能干的 少 壮派 . 记得有一次他就几项后勤改革的 想法来征求我的意见, 他策划得很细致, 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如今, 二十多年过去了, 小伙伴变成 了老伙计, 当年的 小匡 也已年届耳顺, 成 老匡 了.真是岁月无情, 光阴似箭! 他的这本书, 向我展示了 小匡 变成 老匡 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从文体上说是随笔一类, 书中 有回忆、 有感悟、 有心得, 皆是他的亲身经历, 因此顺手 拈来成文章. 他对父母、 妻子、 女儿的亲情, 对意外丧生 的旧友的追忆,乃至对四十多年前在一 个西部火车站偶遇的饥饿乞丐的念念不 忘, 足见他的善良之心.他对宗教信仰、 文化信仰和一些文化问题的思考,虽行 文不长, 也确有见识. 而对政府机关后勤 工作文化建设的探讨, 自有他的职业深度. 相信读者能 从此书中看到一个基层公务员有血有肉的成长历程, 更能体会到一个政府公务员以草根心态对待世事的真 实心态. 最近, 老匡 把二十多年心迹融入的书稿给我送 来, 文章篇幅都不长, 但行文流畅朴实, 可轻松阅读, 我 不觉中通读了一遍.一辈子忙忙碌碌于后勤管理服务 的人能写出这样一本书, 足见作者是有心人. 我很赞赏 默默奉献、 甘当配角的 绿叶情怀 (见本书最后一篇文 章) , 赞赏他把自己视为草 根一族的心态, 赞赏 苔花 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的人 生追求.作者自喻为 苔花 是一种谦虚, 但公务员 并不命中注定就是 苔花 , 成长起来发现自己原 来就是 牡丹 . 我希望, 不 仅年轻公务员,还有各行 各业的年轻人,都能不因 年轻时似乎是 苔花如米 小 而轻慢自己, 而始终抱 着 也学牡丹开 的精神追 求而成为真正的 牡丹 , 一年更开胜一年! 我也希望读者透过这 本书,看到政府公务员勤 勉敬业和热爱生活的真 情,对他们多几分理解与 体谅. 本文系苔花如米序 我的公车 倪品良 我有一辆 公车 , 我每天都开着 神 神气气 穿梭在村组里, 路上碰到村民们 大家就熟络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我叫倪品良. (%,&

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担 任嘉定工业区旺泾村党总支第 ! 党小组 组长以及旺 # 组村民代表. 我(%,- 年参 军当兵.! 年后退伍. 原在朱桥硼砂厂工 作,现已退休,退休后我也并没有闲下 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里 的小粪池逐渐被水冲式厕所取代,村民 的生活环境渐渐有了新的变化.为更好 地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村里成立了一支 (+ 人组卫生队伍,包括冲厕所人员、 拖 垃圾人员、 道路清扫人员、 抽粪人员等. 我便是其中一员,我主要负责村里大小 -- 个厕所的抽粪工作, 我的 公车 正是 村里配备的农用抽粪车. 每天清晨,当大部分村民都还没 起床的时候, 我便开着抽粪车开工了. 来到一座公厕处, 靠边停在过道上, 打 开化粪池的盖子, 放下抽粪管, 开动马 达, 在 呜隆隆 声中抽粪就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