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 2022-12-16 |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
第一节 发展基础.2
第二节 战略意义.3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5
第一节 指导思想.5
第二节 基本原则.5
第三节 战略定位.7
第四节 发展目标.8
第三章 构建高端产业新体系
10
第一节 提升产业空间布局.11
第二节 培育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13
第三节 打造辐射中西部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16
第四节 建设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创新创意产业高地.17
第五节 构建环长株潭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19
第四章 塑造品质城市新形象
21
第一节 提升城镇空间布局.21
第二节 优化城市建设形态.22 ? ―II―
第三节 提升综合承载能力.24
第四节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26
第五章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27
第一节 优化生态安全结构.28
第二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8
第三节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建设.29
第四节 建设低碳节能示范新区.32
第五节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34
第六章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6
第一节 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36
第二节 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38
第三节 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40
第七章 打造内陆开放协作新高地
41
第一节 构建开放门户.42
第二节 提升开放层次.44
第三节 实现联动型协作发展.46
第四节 构建多层次对外开放通道.48
第八章 构筑城乡统筹新模式
49
第一节 推进城乡建设服务一体化.49
第二节 实现城乡品质形象特色化.50 ? ―III―
第三节 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51
第九章 保障措施.52
第一节 优化管理体系.52
第二节 深化改革创新.54
第三节 强化政策保障.57
第四节 夯实人才基础.59 ? ―1― 湖南湘江新区发展规划 (2016-2025 年) 前言? 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以下简称 湘江新区 ),对于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的批复》 (国函〔2015〕66 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湖南湘江新区 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924 号),制定本规划. 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域面积约
490 平方公里,包括岳麓区岳 麓街道、望月湖街道、桔子洲街道、银盆岭街道、观沙岭街道、 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咸嘉湖街道、望岳街道、梅溪湖街道、 坪塘街道、含浦街道、天顶街道、洋湖街道、学士街道等
15 个街 道,望城区高塘岭街道、乌山街道、白沙洲街道、大泽湖街道、 月亮岛街道、金山桥街道、黄金园街道、雷锋街道等
8 个街道, 宁乡县金洲镇等
1 个乡镇,覆盖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3 个国家级园区和宁乡高 新区、岳麓工业集中区等
2 个省级园区.规划范围涵盖长沙市岳麓 区全境,高新区全境(含代管的岳麓区麓谷街道、望城区雷锋街 道),望城区白箬铺镇、乌山街道、高塘岭街道、白沙洲街道、 ? ―2― 大泽湖街道、月亮岛街道、金山桥街道、黄金园街道等
8 个街镇, 宁乡县玉潭镇、夏铎铺镇、金洲镇、历经铺乡、城郊乡等
5 个街 镇,面积约
1200 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 2016―2025 年. 本规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多规合一 的理念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批通 过后,是指导湘江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建设的行动 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湘江新区发展基础良好、战略地位突出,在引领推动全国改 革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独特作用,对深入 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区位优势明显.新区处于国家城镇化 两横三纵 战 略格局长江横轴和京广-京哈纵轴的结合点, 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 中西部地区过渡带、 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以 下简称 一带一部 ).随着渝长厦高铁、京港澳高速复线等重 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新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以下简称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重要 互通节点,成为辐射中西部、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附图
1 湖?―3― 南湘江新区区位示意图)
(二)创新优势集中.新区是国家重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 新创业基地和中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高校资源密集,现有国家 重点大学
3 所,两院院士
40 余名;
科研机构汇集,拥有国家超级 计算长沙中心等
120 余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40 多家部(省) 属科研机构;
创新园区聚集,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高 新区科技创新实力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十强.
(三)产业优势明显.新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力;
拥有
3 个国家级园区和
2 个省级园区,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是中 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现代服务 业平台初具规模,重大服务业项目加速聚集,具备了大规模集聚 人口和产业的基础条件.近5年来,湘江新区保持了 13%的年均 经济增速,经济总量占全市的 30%、全省的 8%.
(四)生态优势突出.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生态条 件良好, 人居环境优美, 拥有水域面积
80 平方公里, 山体面积
300 平方公里,农田
200 平方公里,拥有岳麓山、洋湖湿地、金洲湖 等大批生态景观资源,是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以下简称 两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 示范区.(专栏
1 十二五 期间湘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第二节 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长沙区域性中心城市.湘江新区是长沙城 ? ―4― 市品质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综合考虑生活、生产、游 憩三个维度,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新型工业 化和新型城市化良性互动,努力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 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 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沙 一带一部 核心区优势,为实现跨江发展、双核驱动增添强劲 动力,推动长沙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 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二)有利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新优势.湘江新区作为 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平 台,有利于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人才科技创新优势和自然环 境生态优势,实现优势叠加、政策共享、功能互补、统筹推进, 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人口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服务功能 强、基础设施发达、 两型 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城市群.
(三)有利于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核心增长极.湘江新区作为 促进中部崛起、推动长江中游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建设富饶美丽幸 福新湖南的前沿阵地,积极探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形成错位定位、层次分明、协作有 序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增长极.
(四)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主动顺应国家实 施 一带一路 、推动东西双向开放和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的 战略,积极融入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5― 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建设综合性开放平台、推进基础设施互联 互通、构筑大通关体系,实现企业、人才、技术、资金和产品 引 进来 与 走出去 ,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聚集发展要素,把新 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外商投资首选地、 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 ?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 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坚持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 五化同步 发展要 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发展 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新型工 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重大主题,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 质量、提高人均均量,加快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转型发展新 引擎、内陆开放新高地、创新创业新平台和宜居宜业新家园,努 力打造引领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着力建设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要引擎,展示国家 级新区创新活力和奋进风采,争当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排头兵,在 带动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6―
(一)改革示范、创新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驱动,在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探索, 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开放创新、文化创新有机 统一和协同发展,将新区的生态优势、创新优势、科教优势和产 业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同步实现增速换挡、动力转换和结构 优化,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和改革经验.
(二)产业支撑、协调发展.发挥产业倍增对城乡品质倍升 和收入倍加的引领作用,突出产业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强化先 进制造业的重点支撑作用,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 动,补齐补强结构性、功能性发展短板,促进长沙东西互动协调 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 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 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入推进 两型 社会建设,充分融入山水 洲城特质和湖湘文化特色,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及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四)品质提升、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增强发展动力.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方位展 示都市新城的品质品位、气质气派、特点特色,提升城乡居民生 ? ―7― 活水平,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区域联动、开放发展.全面对接 一带一路 和长江 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 两型社 会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叠加,辐射带动新区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