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 2022-12-16 |
这些园林 把人工杰作和自然之美巧妙地结合 起来, 使济南的大园林特色更为鲜 明. 这样的园林, 历朝历代都有. 其 中比较有名的, 主要有以下一些. 使君林 使君林是见于记载的济南最早 的园林, 为北魏正始年间(504―508) 齐州刺史郑悫所建, 距今已有1500多 年历史. 该园位于济南城北, 当时的 莲子湖上. 因古代尊称刺史为 使君 , 所以人们便把此园称作 使君 林 . 当时园内沟渠纵横, 水流汩汩, 亭台错落, 绿树成荫. 湖中艳荷盛 开, 莲叶田田, 清香溢远, 风光旖旎, 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 唐段成式 在 《酉阳杂俎》 中介绍说: 每到炎夏 盛暑, 齐郡刺史郑悫便常跟幕僚们 一起, 来到使君林避暑游玩. 他们玩 到尽兴时, 割下湖中带茎的荷叶, 用 簪子刺穿叶心, 使刺孔跟空心的荷 茎相通. 然后在大荷叶中贮满白酒, 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 轮流 从茎的末端吸酒喝. 那滋味, 清香爽 口, 妙不可言, 正所谓 酒味杂莲气, 香冷胜于水 . 这种浪漫的饮酒方 式, 人们称之为 碧筒饮 . 房家园 房家园建于北齐时, 原址位于 济南城东北. 《酉阳杂俎》 上说: 历城 房家园, 是北齐博陵君房豹营建的 一处园林. 园中杂树森森, 泉深石 陡, 是人们祓禊(三月三日到水滨洗 濯)游览的胜地. 园主人房豹很爱惜 园中的树木, 别人折根树枝他都心 痛. 房豹曾对担任参军的博士尹琳 说: 当年晋石崇的金谷山泉(金谷园) 和房家园能相比吗? 尹琳回答说: 我曾到洛阳西边游过金谷园, 和房 家园差不多, 二者难分高下. 尹琳离 开时, 房豹曾在园中为他饯行. 尹琳 作诗称赞说: 风沦历城水, 月倚华山 树. 时人推崇这两句诗, 将其与南 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 池塘生春 草, 园柳变鸣禽 相提并论. 然而至明代, 该园已经荒废. 明 崇祯 《历城县志》 载: 房家园池, 城 隅北, 齐博陵君之山池也, 今废. 清 代诗人任宏远在 《明湖有感》 一诗中 也写道: 房家池涸生春草, 北渚亭 荒长菜花 , 感叹明湖南北两处名胜 均已失存. 云庄 云庄位于现北园镇张公坟庄, 是元代大散曲家张养浩弃官回乡后 建的一座别墅, 当年风景十分秀美. 张养浩在 《云庄记》 中, 曾简要地介 绍了园内的境况: 树多梨、 杏、 桃、 柿, 交枝合荫, 盛夏亦爽然无暑意. 负林为亭, 面亭 激流为池, 实以荷芰, 环以丛篁、 垂柳、 桧柏、 花卉之植. 所谓名山灵泉 者, 或献岚共翠于几席之下, 或岐流 合派经纬乎畎亩之中, 王维辋川殆 伯仲埒. 池取其芳, 名曰 云锦 ;
野 取其幽, 名曰 云庄 ;
林取其洁, 名曰 云香 ;
亭取其闲适, 名曰 绰然 …… 张养浩酷爱奇石, 故在园中放 置了十块绮丽的太湖石, 称为 十友 . 其中最为精美的四块, 称为麟、 凤、 龟、 龙 四灵石 . 张养浩去世后, 其别墅渐衰, 十名石亦多流散. 明代 诗人殷士儋曾将 四灵石 移至万竹 园保存, 至清末这四块灵石还安然 无恙. 但到民国初年, 它们又散落民 间. 现矗立在趵突泉公园内的 龟石 , 即当年云庄的 四灵石 之一. 万竹园 万竹园位于趵突泉西邻, 始建 于金、 元时代, 因园内有大片竹林而 得名. 元代园内筑有 胜概楼 , 赵孟 曾用 济南胜概天下少 来形容其 高大雄伟.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 济 南著名显宦、 学者殷士儋归隐济南, 将万竹园买下, 改名为 通乐园 , 取 与民同乐之意, 时人称作殷家亭子、 阁老亭. 此后该园便成为济南著名 的园林和名胜景点. 殷士儋去世后, 通乐园几易其 主, 多年荒芜, 最后成为菜园. 大约 百年后, 此园又归清代济南诗人王 苹所有. 此时的园中, 仍幽静空阔, 独具野趣. 园内的望水泉、 东高泉、 白云泉均为济南七十二泉中的名 泉. 泉水涌出后, 穿墙绕屋, 过桥环 亭, 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王苹在此 定居后, 因园中的望水泉在济南七十 二名泉中排在第二十四位, 所以他把 在泉畔新建的书斋命名为 二十四泉 草堂 , 并自号 二十四泉居士 . 王苹之后, 万竹园再度沦为菜 园. 现存的万竹园是在古万竹园旧址 上兴建起来的, 完成这一历史巨变的 是民国年间的山东督军张怀芝. 万竹园的建筑朴实雅致, 古色 古香, 厅、 堂、 馆、 榭潜意赋形, 数量虽 多, 却以轻快玲珑为胜. 庭院的主要 建筑物都规则地排列在一条轴线上. 园中的空间一环扣一环, 建筑、 庭院 一层深一层, 使人有步步深邃之感. 万竹园的植物栽培以竹为主要 基调, 既有大片竹林, 又有疏竹簇 簇. 在庭院内部, 选择一些色香俱佳 的名贵花木, 分植院中, 形成玉兰 院、 石榴院、 海棠院、 木瓜院等各具 特色的院落. 万竹园内, 泉涌水绕, 景中有景. 其中较著者有: 垂花门、 望水泉、 泉亭、 东高泉、 白云泉、 白龙湾等. 这些景观, 都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贤清园 贤清园原址在今五龙潭公园内 的贤清泉上, 是清代济南的一处著 名的私家园林. 明朝末年, 济南士族 陈文学曾在此处建有伊人馆. 后贤 清泉为逯坦购得, 重建园林, 命名为 逯园. 清乾隆年间, 此地归德州贵族 罗渊碧所有, 易名为贤清园, 园内有 罗氏建的贤清草堂、 君子亭等景点. 清嘉庆年间, 贤清园被济南文人周 震甲购得, 改名为 朗园 . 朗园以后 渐废. 光绪三年(1877年), 济东泰武道 道员李宗岱又在朗园废墟上建成 汉石院 , 在院中修建了古色古香 的厅堂和飞檐挂云的亭榭. 到民国 时期, 该园林已荒芜. 此外, 德王府、 漪园、 梁园、 小淇 园等, 也都是历史上济南城内的名 园. 黄大茶赵可正城记戴永夏过去济南可以说是家家泉水, 户户杨柳, 处处飘茶香. 街头巷尾 总有拉风箱卖水的茶馆. 不论穷 富, 家家每日喝茶, 而且是早上起 床就喝. 几十年前的济南人习惯喝花 茶和绿茶. 茉莉花茶、 珠兰花茶、 玉 兰花茶、 龙井、 旗枪、 瓜片、 马上鲜 等, 特受茶客欢迎. 在众多的茶品 中, 有一种广受人喜爱, 就是黄大 茶. 与山东人结下不解情缘的黄 大茶, 被山东人俗称为干烘. 除胶 东一带外, 山东各地多有饮用. 因 莱芜一带饮用尤盛, 有人戏称为莱 芜大方, 甚至因此有人误认为黄大 茶是莱芜所产. 黄大茶属黄茶类, 产于安徽省 六安地区的金寨、 霍山、 岳西、 六安 等县. 据 《霍山县志》 记述, 霍山茶 叶远销苏、 鲁、 京、 晋、 陕及国外. 新 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 代, 皖西黄大茶主销山东、 山西两 省. 而山东省又占了皖西黄大茶年 产量的百分之七十, 多达七千多担 (每担一百市斤). 当时为保证黄大茶在山东地 区的供应, 省烟酒公司每年都组织 专业人员深入黄大茶产区了解情 况, 皖省产黄大茶县区也多次组织 人员来我省听取意见, 曾有各县县 长带队多达几十人到我省兖州、 济 南走访. 黄大茶从原料收购到生产十 分辛苦. 产黄大茶的金寨、 六安、 霍山、 岳西等县地处大别山北麓腹 地, 海拔800米-1000米左右, 年降雨 量1000毫米以上, 气候极宜茶树生 长. 黄大茶制作分为炒茶、 初烘、 堆 积和烘焙四道工序. 每个工序环环 紧扣, 茶农与烘工密切配合. 制茶 过程中经验和认真负责是保证黄 大茶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曾在生产旺季到过金寨县 下属供销社茶叶收购站, 亲见烘工 头戴破竹帽, 光着脊梁, 腰上插一 把破芭蕉扇, 冒着高温, 在炭火上 架上烘篮, 频频翻动茶叶. 下烘后 趁热踩篓包装也是重要的一环. 整 个生产过程紧凑、 严紧. 黄大茶冲泡后, 汤色黄褐清 亮, 滋味浓厚醇和且具高爽火香, 特适于夏季劳动后大碗饮用. 上 世纪八十年代初, 因黄大茶质量 和调入级别失调, 笔者曾多次到 皖西调查. 六安地区茶叶公司评 茶大师汪金寿这样形象地描述黄 大茶的外形: 叶子能包盐, 杆子能 撑船 , 至今我记忆犹新.另外黄 大茶烘火的检验标准就是茶梗一 折即断,梗心应呈菊花状,名曰 菊花芯,正是火工恰到好处的体 现. 黄大茶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我 想与山东的地理位置、 气候及山东 人的豪爽性格有关. 还有一个客观 原因就是黄大茶是诸茶中较便宜 的一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 计划 经济时期山东市场上最好的黄大 茶才3元一斤, 物美价廉. 上世纪八 十年初, 兖州的同事到农村调研, 费县、 平邑一带农民因黄大茶供应 少, 没的喝而无精神下地劳动, 老 百姓反映: 宁可三日无饭, 不可一 日无茶. 计划经济时期,黄大茶供应自 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不尽如人意, 一 是少, 二是差, 特别是七十年代后, 全省调入量
一、 二级仅占15%左右, 大量的
三、 四级及级外茶造成积压 被动局面. 改革开放后, 全国茶叶 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产量 直线上升, 品种繁多且名茶辈出, 但黄大茶却不见了踪影. 实录张机 暖被窝的 锡烫壶 【泉城忆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济南的冬 天比现在冷得多. 那时, 城里人大 都住四合院平房, 屋内地面是土坷 垃地, 家境好的也不过就是青砖铺 地, 加之门窗透风撒气, 每至天寒 地冻, 地面潮湿不已, 北风一吹, 冰 天雪地, 在屋里穿着厚棉袄也冻得 直哆嗦. 早先连蜂窝煤还没时兴的时 候, 家里过冬用 憋来气 炉取暖, 这种俗称 花盆炉 的取暖炉传热 慢不说, 夜里没法封炉(夜里火不 灭). 必须天天早晨起来劈 火头 (济南话, 点火炉的木柴)点炉子, 清 晨常见大杂院里烟雾缭绕. 那时很 少花钱买劈柴,点炉子是就地取材, 捡树枝, 扫树叶, 晒树条, 备作 引火的燃料. 花盆炉 由厚重的生铁铸造, 形似一个大花盆: 圆圆的炉膛, 炉 膛上方连接着一个圆圈状的炉脖, 左右两个螺丝将它与炉体牢牢地 固定在一起,炉顶套有一个铁环圈, 中间是个铁圆盖, 炉底安有三 个 猫爪 做支架支撑, 整个炉高四 五十厘米. 炉膛内是一个活动的炉 箅子以便承载燃烧的煤块. 为了保 温和传热, 炉内膛要用黄泥涂成泥 壁. 糊内堂是个技术活, 首先要筛 细黄土, 加上点细盐, 还有一些剪 碎的麻绳(或碎头发)作黏合材料, 然后加水和泥, 并用力摔打使之黏 合和均匀, 这样高温之下才能不裂 缝. 糊泥的厚度也有讲究, 厚了传 热慢, 泥薄了挂不住, 很容易脱膛. 技术高超的挂膛, 厚薄适宜均匀粘 度又好, 经久耐用, 保存完好的可 以用上好几年不裂炉膛. 白天取暖靠 花盆炉 , 夜间屋 内温度低, 那时时兴把锡烫壶放进 被窝提温. 椭圆形的锡烫壶分外层 和内胆. 内胆是一个圆筒状盛满热 水的锡质容器, 并靠它的传导作用 使整个烫壶发热. 它保温好能持续 一夜, 待第二天黎明之时仍温乎乎 的. 那时候有一种打锡壶的行业, 手艺人肩挑一头是风箱炉子、 另一 头是工具箱的扁担, 走街串巷进家 入户打锡烫壶. 记得我小时候, 有 一次母亲把打锡壶的工匠喊进院 里, 用家里的一把破旧锡壶外加一 些废弃的锡灯盏等家什准备做成 一个锡烫壶. 我们这些孩子围拢在 一旁看个究竟;
工匠一手拉风箱一 边点火, 只见熊熊的火焰把锡块融 化在坩埚里, 然后把液体的锡倒入 一个特制的夹层板状物内, 做成锡 箔, 随后像变戏法似的分割锡箔, 像是圆盘做底, 按模具拼版, 成型 焊接. 完成一个锡烫壶需要三四个 小时的功夫,在我们这些孩子眼里, 与其说这是一件家用物件, 不 如说更像是一件工艺品. 冬天里,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 犹新, 就是挑着山草走街串巷吆喝 卖铺床草来 的山里人. 一根细细 的扁担, 两头各挑一大捆高过头的 毛茸茸山草, 一米多高的山草, 前 头带着白色绒毛, 细长的枝秆排得 整整齐齐, 很蓬松. 一看就给人暖 融融的感觉, 细心的家庭主妇买草 时, 除了讨价还价之外还把手插到 草里面, 看看有无夹碎草, 或者干 脆把成捆的山草拆开看个仔细. 当时一两分钱一斤,讲好价钱过好秤, 卖草人担起担子送进院里. 那时的济南人过冬御寒, 白天 靠火炉,夜间睡在铺有铺床草的 软床 上,被窝里有个锡烫壶取暖, 现在回忆起来仍然那么温馨. 万竹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