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 2019-12-15 |
研究针对证严法师和慈济志 工的倡导、个案故事,以及大体启用和火化追思仪式进?探讨,发 现捐赠除?钱或?事方?的考虑外,捐赠者及其家属愿意接受遗体 遭受破坏,关键在於慈济场域「圣化」大体的语言和仪式中,遗体 转化为三种象徵,即「生态之身」、「道德之身」、「菩萨之 身」,对应到「资源回收」、「道德人格的实践」、「菩萨?」三 种意涵,标示从物质性存在到精神性存在的提升,从有限到无限的 生死穿越,是这些超越性意涵打动人心.其牵涉的?只是「如何办 后事」,且包括「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虽在慈济的宗教社会场 域中生成,但也和文化惯习密?相关,如相当程?地满足华人完成 「道德人格」的成就感需求,以及?世投生善道的期望.宗教信仰 未必是捐赠主因,社群或人际互动的助人氛围常促成捐赠的「实践 摹仿」.群体和个体对捐赠意义的认同共鸣,使得死亡?再是避讳 ? 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E-mail: [email protected].
90 生死学研究第十一期 畏惧之事,捐赠衍生面对乃至超越死亡的安顿??,形成现代华人 ?於传统的「送终」观?和作为. 关键词:遗体捐赠、菩萨道、实践摹仿、圣化、生死学 遗体的圣化,死亡的超越:慈济大体捐赠的宗教文化现象
91 Sanctification of the Corpse, Transcendence of the Death: Th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f Tzuchi'
s Body Donation Lu, Hwei-Syin ?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Buddhist Tzuchi organization'
s promotion of body donation for medical use is able to challenge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keeping the cadaver intact. Researching on Master Chengyen and Tzuchi volunteers'
appeals, case stories, and memorial rituals for body donors, the study finds that apart from economical and convenient reasons, donors and their relatives accept the damage to the corpses as a result of the sanctification of the donors by Tzuchi'
s rituals and narratives. The corpse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ree symbols, namely, the body of ecology, the body of morality, and the body of bodhisattva, each connoting to recycling of resources , fulfillment of moral personality , and practice of the Bodhisattva'
s way . These meanings represent the elevation of physical existence to spiritual existence and the crossing of life and death from limitation to infinity. They become persuasive in preparing not only for the funeral, but also for the death. Their appearance in Tzuchi'
s socio-religious ?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Religion and Culture, Tzuchi University.
92 生死学研究第十一期 field is very much motivated by cultural habitus, for example, the value of moral personality and the hope for good incarnation in next life for the Chinese. Religious belief is not necessary a factor for body donation. The helping aura in Tzuchi community and personal networks often brings about mimesis of practices . The echoing of individuals and the group to the meanings of donation makes death not formidable. The body donation establishes a norm of biding farewell to lif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 for modern Chinese. Keywords: body donation, the Bodhisattva'
s way, mimesis of practices, sanctification, life-and-death studies 遗体的圣化,死亡的超越:慈济大体捐赠的宗教文化现象
93 壹、前言 生死问题是宗教关注的焦点,死亡的危机和冲击常被视为宗教 产生的原因.人?学家Malinowski实地观察原始社会的仪式后归结 道(1978:28),在宗教所有的起源中,以终极的生命危机死 亡为最重要.傅伟齑诱苎У墓鄣阒赋(2006:111),生死 问题的探?和解决,是宗教必须存在的最大?由.宗教学者Hick提 出宗教自然看待死亡的观点:「宗教上的宣称正在於,包含一?的 欢悦与喜?,也包含一?的痛苦与苦难的人?生命,乃是宇宙?程 的一部分.」(2001:370)死亡既无法避免,基督教提出永生的 ?法,视死亡是到达永生之门,每个人的?魂都要带著前世的一? 作为去?上帝,而受赏罚,所以人可以很?观地看待生死(孙振 青,1994:87);
伊斯?教也有?似的?法.而佛教主张生死?回 ?已,除非修?完全证悟解脱,人会带著此生造作的「业?」进入 ?生,因此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头.这些世界性的宗教建构出的「拟 象真实」予人有限生命之后的无限希望. 然而,尽管宗教提出慰藉,这些道?却常只是形而上的智慧, 如何帮助人们面对死亡,成为生活中的态?,超越克服死亡的挑 战,是一大问题.过去这个实践课题在华人社会很少被深入探究, 原因之一是知?份子受孔子「未知生,焉知死」重视现实??的影 响,有「轻视或忽视死亡问题的倾向」(傅伟,2006:28);
或 者知?份子接受儒释道哲?的启发,较习惯以?智化和人文化的态 ?,化解死亡带?的恐惧威胁,将死亡当作是道德生命或?性修为 的完成(?丰,1994a:34).原因之二是,民间以丧?习俗? 间接反映死亡的态?和思维,但偏重如何维系并强化儒家??的尊 卑次序(王明珂,1982;
席汝楫,1984),或者如何趋吉避凶,如94 生死学研究第十一期 台湾汉人的生死信仰习俗,「将生命的?终时间与空间,按照各种 情况区分为善/?、吉/凶的对?性结构」,「在遵守禁忌求福祥的 心?下,决定采取举?埋葬的地点、仪式.」(?丰,1994a: 38)关怀的还是现世的祸福,以及群体在个体死亡后的重新整合, 重在生者如何继续活下去.另外,中国自古以?虽有?魂之?,或 以阳间和阴间的相互影响?沟通「生」与「死」,予人死亡并非全 然毁灭的精神安慰,使人相信死后还可享福受供,甚至为家庭与家 族的兴旺有所贡献(郑晓江,1999:89-91),然而,此古?的信 仰在传统的社会中形成,能否帮助现代人解决面?死亡的茫然焦虑 ?无疑问. 现代人身处工商业社会,?动迁徙频繁,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 和家庭结构弛甚至瓦解,人生时可能漂泊孤独,死亡过程也常是 死亡学专家库伯??斯所形容的「孤单、机械化以及非人性化」 (引自傅伟,2006:5),亦即现代人多半在医院或事故的陌生 环境中死亡.然而今人重视生活品质,强调个体的自主和自由,相 对的也会要求有尊严地死,或预作死亡准备.尤其今日生存环境动 荡?安,灾难或疾病的发生防?胜防,傲人的科技文明尽管?断进 步,生命反而显得脆弱无常,人们因种种苦痛才体验到生之有限, 如何面对死亡?成为热门话题,从近
二、三十?国内外生死学书籍 的畅销可?一斑
1 .书的内容引诸多个案的故事和体验,显示如何
1 ?如:《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海?聂尔?(Helen Nearing) 著,张燕译,台?:正中书局(1993);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 ) 著,白裕承译,台?:大块文化(1998);
《恩宠与勇气》,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著,胡因 梦、?清彦译,台?:张?师文化(1998);
《天使走过人间;
生与 死的回忆?》,伊莉莎白库伯??斯(Elisabeth Kubler-Ross)著,? 永平译,台?:天下文化(1998);
《病床边的温柔》,范?伯(J. 遗体的圣化,死亡的超越:慈济大体捐赠的宗教文化现象
95 面对死亡?只是哲学思辩的问题,且包含生活和人际关系问题的解 决,促成生活方式、态?和价值观的转变,甚至身心?的整体调 适.其中宗教信仰往往成为人们重要的依靠,?光凭教义??,也 提供从思想到实践等?同层次的谘询,实际帮助人们?过生死关 卡. 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和作法会?积形成 常民文化模式,这些模式也并非一成?变,如何善终、送终,以及 如何处?死后身躯等观?和作为,都可能因生存环境、价值??的 变迁而改变.经验模式的变化也可能?自於宗教内部,?同宗派团 体的?解和做法出现分歧的现象.如果某种改变传统观?的新模式 渐为许多人采纳,?值得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本研究即以当代佛教团体慈济提倡「大体捐赠」供医学生解 剖,获得社会响应,迄今有?万七千多人志愿捐赠,?百余人已捐 赠遗体之现象为?
2 ,探讨其何以能突破华人传统?俗,形成人们 面对死亡的新模式.「大体捐赠」挑战华人死后?全频拿袼状 统,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敢毁伤」或保全父母遗体的孝 道观?3 .再者,也挑战?遗体被视为?人畏惧避讳的对象,在汉 人传统中,遗体的处?有诸多禁忌和隔?措施,以防「污染」生者 的生活和环境,甚至影响子孙祸福(徐福全,1999).在慈济对捐 赠之遗体的使用过程及相关仪式中,遗体却成为被关注、?敬,甚H. van de Berg)著,石世明译,台?:心?工坊(2001);
《学会? 再?》,茱蒂丝?弗(Judith L. Lief)著,靳文颖译,台?:橡树? 出版社(2002).
2 ?慈济大学解剖学科网站: https://info.tcu.edu.tw/silent_mentors/sm_stat1_list.asp,有志愿捐赠及已 捐赠者的??人?和性别统计.
3 许多捐赠者是??人,由子?完成捐赠动作.
96 生死学研究第十一期 至「神圣」的象徵4 .此外,「大体捐赠」也明显改变?汉文化丧 葬?仪中首要的「?葬」过程,由於亡者遗体在往生后一天内就送 交慈济处?,并等待从?月到三?的时间才能?到解剖,?只延宕 ?丧?,以及民间习俗上除?、安位、合?的时间,也简化?丧 ?,火化前的仪式由慈济主导,?再如传统丧葬?仪会持续一段时 间,以调节并舒缓家族成员损失的焦虑(??政,1990:205), 家庭成员得以藉共同完成丧事重新整合、凝聚向心?(?丰, 1994c:215). 这些转变如何发生?此攸关汉人重要生命?俗的变迁,以何? 由或诉求获得支持?捐赠者何以?仅改变传统全频墓?,甚至愿 意将私我的身体在死后赤??地给人千刀毁坏?家属何以舍得,愿 意接受?同於一般习俗的作法,忍受丧事的延搁,且让渡为亲人入 ?的责任?其中反映何种宗教信?的实践,或文化惯习的调适?这 些是本研究意图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拟从慈济和?导人证严法师对大体捐赠的倡导,以及大 体启用和火化追思仪式,探讨其如何藉象徵、仪式和意义的创造, ?只淡化华人对死亡或亡者的恐惧,也「圣化」遗体,给予捐者和 家属精神报偿,形成捐赠的道德性动?.由於捐赠者并非限於佛教 徒,也?限於慈济团体成员,且捐赠的意义诉求超过宗教信仰的 围,笔者将藉个案叙事,探讨捐赠?为的诸种动机缘由,包括人在 生命将尽之际的关怀所在,以及慈济社群的环境与人情支持系统形 成的社会场域.
4 如慈济后?将「遗体捐赠」改称为「大体捐赠」,即隐含恭敬对待之 意.以往医学教育均称「遗体捐赠」,「大体」只?於「大体解剖 学」的课程名称.近??报章杂志的报导已广泛使用「大体捐赠」的 ?法. 遗体的圣化,死亡的超越:慈济大体捐赠的宗教文化现象
97 本研究资?取自田野?与观察、个案访谈,以及慈济出版品和 影像纪?,研究期间为2003?迄今5 .在??诠释方面,本文运用 Roy Rappaport的仪式分析和Pierre Bourdieu的实践观点,结合生死 学和哲学的相关?述,探究大体捐赠的意义价值如何在宗教的信 ?、文化的惯习交互影响下形成.这些意义透过语言和仪式象徵, 凸显捐赠者的牺牲美德,将死亡转向?朽与新生,满足人们超越死 亡关卡的精神需求,包括华人对道德人格的关怀,以及对?生福祉 的期望,使得因应医学需求的「遗体捐赠」成为非从科学?性出发 的实践活动.以下先就「遗体捐赠」牵涉的文化变迁现象,进?相 关文献探讨. 贰、遗体处?的文化变迁 遗体捐赠是现代的遗体处?方式,所以能取代传统的处?方 式,常是因后者已?符人们所望.?如,Papagaroufali访问志愿捐 赠遗体供给学生的希?人,发现他们多因对东正教的丧葬仪式反 感,认为太?费铺张,第二次的捡骨葬也太耗时费?,而?愿依其 规定土葬.虽有基督教的信仰背景,他们也受印?教的影响,相信 ?回,相信?魂是宇宙能?的一部分,身体?过是?魂的物质性裹 覆,如盒子或?辆,人死后?魂?去,等待投胎,身体?过是一块 会腐?且终会消失的肉,解剖还可以加以?用.Papagaroufali分析
5 本研究部分访谈资?出自笔者担任「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播宣 导:台湾遗体捐赠现象研究」研究计画协同主持人L集所得,本计画 获得蒋经国国际学术交?基?会补助,计画执?期间为2003?8月1日至2005?7月31日,计画总主持人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伟贤教授,该学院张皓杰助?教授为共同主持人.其他资?为笔者以 慈济大学教师和慈济委员?种身分,多???与观察和访谈所得.
98 生死学研究第十一期 指出,他们决定捐赠并非是出於对身体有?麽主观意?,而是出於 过去看到他人铺迓裨谕?腐臭长蛆,生者一再哭泣等场景组合起 ?的?愉快记忆.遗体捐赠的新做法使他们藉机公开反抗传统,申 请以无名氏的身份捐出遗体,遗体解剖所余就丢进垃圾桶或烧?, 以摆脱社会对死亡的处?规(1999:296-297). 这项研究显示,人们的自主需求,以及?同宗教的影响?,可 能挑战传统的丧葬?俗;
这现象在中国?史上也曾发生.如中国丧 ?的传统以儒家为主?,王明珂指出其核心「并非仪式或陪葬? 器,而是一种重人?的丧?精神慎终追远」,丧葬思想中的?? 性实远超过宗教性(1982:326),由上而下及於常民,以?社会 教化.但他也指出,儒家丧?主要实?在上层知?份子之间,繁杂 仪式在民间??施?,且宋代以后,儒释道三教交融,佛道对死后 世界的看法和宗教仪式,影响民间丧?甚大,形成丧?小传统.另 一方面,儒家「厚葬即?」的观?也曾受到挑战,如墨子主张薄葬 短丧,从现实?益出发,认为厚葬伤财,久丧有损健康,延误家庭 国家的正常运作;
而道家则因「清静无为」、「轻死?终」的思 想,视死为返归自然,指繁文缛节的丧?没有必要,而主张薄葬 (张捷夫,1999:31-35).魏晋南?朝时期或因战?,或因少? 民族葬俗的影响,或因帝王节俭成风,也??薄葬;
而佛家的?回 思想,认为人死后会转世,亦?火葬或浅土掩埋的薄葬(同上引: 119-139).尤其火葬到?宋元时期大为??,除因土地兼并激 ?,导致许多人贫而无地安葬外,主要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大多? 无棺木,仅将铺逯渺恫裥街戏偕,仪式多带有浓厚的佛家色 彩,如「斋僧诵经,为死者弭罪追福,早日转世」(同上引:230- 231).铺寤鸹蟮墓腔一蛲度胨,或弃之荒野,或收入器具 中埋葬. 遗体的圣化,死亡的超越:慈济大体捐赠的宗教文化现象
99 虽然许多帝王和士大夫指责火葬乃「?孝之大也」、「伤风败 俗,莫此为甚」、「惨虐之极,?无人道」(同上引:237),但 火葬?元明依然?衰.清朝满人在入关前因四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