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9-12-22
宁波市

2017 年普通高中保送生招生考试说明 (数学・科学) 《宁波市

2017 年普通高中保送生考试指南 (数学?科学)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的《课程标准》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 教育教科书? ?科学》 (含配套的《实验活动练习册》 )以及《宁波市

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说明》 ,结合宁波市保送生测试的具体要求制定而成.

数学?科学合卷,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卷面分值

150 分(数学

75 分, 科学

75 分) .整卷难度 0.70.数学与科学全部不能使用计算器. 第Ⅰ部分 数学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规定的内容标准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包括 数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 、 统计与概率 、 综合与实践 四个部分,详见《考试目标》 .

(二)考试要求 数学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 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思考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的效果,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克服困难的意 志和信心;

认识数学的抽象、严谨、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认真勤奋、勇于质疑、 敢于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数学考试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程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用 了解・ 经历 、 理解・体验 、 运用・探索 来界定,并依次用 a、b、c 表示,其含义如下: a――能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

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 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b――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

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参与 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c――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能综合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 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 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三)命题要求 数学保送生考试命题应严格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七至九年 级的内容和要求: 1.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考查内容尽可能全 面并突出重点.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

1 ― 2.适度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考查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力求体现时代要求、贴近生活实际,避免非数学本质的、似是而非的试 题. 3.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设计适当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应 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应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的能力. 4.试题的情境设计力求背景公平,试题的设问方式力求多样.可采用文字、符号、图形、

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或图形的位置关系,经 过适当的推理、判断或探索其中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5.试题的考查要求应有层次,要设计一定量适度综合、适度开放,并有一定探索性要求的 试题,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均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6.试题的表述力求科学、规范、简洁、无歧义. 7.试题的评分标准应尽可能按照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思维水平进行恰当地评价,兼顾结 果和过程.

二、考试形式

(一)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数学、科学合卷,数学卷共

3 页有

3 个大题,11 个小题,满分为

75 分,合卷的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 内容 比例 考试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 约占 40% 约占 40% 约占 15% 约占 5% 考试要求分布 要求 a 要求 b 要求 c 约占 25% 约占 40% 约占 35% 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约占 33% 约占 27% 约占 40% 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难度系数 0.8 以上) 稍难题(难度系数 0.5~0.8) 较难题(难度系数 0.5 以下) 约占 45% 约占 35% 约占 20%

三、考试目标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七至九年级)和宁波市的教学 实际,以下分 数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 、 统计与概率 、 综合与实践 四个学习领域列出

2017 年初中毕业生普高保送综合测试数学学科说明. ―

2 ―

(一)数与代数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有理数1.有理数的意义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②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③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b b b 2.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①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②知道|a|的含义(a 表示有理数) ③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 b c b 3.有理数的运算 ①理解乘方的意义 ②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③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④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b c c c 实数4.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②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④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 ⑤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a b a b b 5.实数 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②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a b c 6.无理数的估计 ①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②了解近似数 ③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c a c 7.二次根式 ①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②了解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③用二次根式运算法则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a a b ―

3 ―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代数式8.代数式 ①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用代数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 ③会求代数式的值 ④能根据特定问题选择数学公式,并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b c c c 整式9.整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②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③理解整式的概念 a b b 10.整式的运算 ①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②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b c c 11.乘法公式 ①能推导乘法公式(a+b)(a-b)=a2 -b2 ;

(a±b)2 =a2 ±2ab+b2 ②了解上述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 ③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b a c 12.因式分解 ①能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②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c c 分式13.分式 ①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②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a c 14.分式的运算 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c 方程与方程组15.方程 ①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 系的有效模型 ②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③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④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⑤能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⑥理解配方法 ⑦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开平方法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 方程 ⑧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⑨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c a c c c b c b c ―

4 ―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方程与方程组16.方程组 ①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③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c b c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7.不等式的意义与性质 ①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②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a c 18.解不等式、不等式组 ①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②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c c 19.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c 函数20.函数及其表示法 ①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②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③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④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c a b c 2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 ①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会求函数值 c c 22.函数关系及其意义 ①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