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 2019-12-27 |
1 ) 文章师生重相聚 共话燕园情 刘元胜 (
9 ) 难忘入学后第一堂课 李恩波 (
1 3 ) 回眸往事心无憾 ― ― ―记职业生涯中的几件事 刘家林 (
1 8 ) …………………… 铭记老师教诲 当好国门卫士 谢玉和 (
3 0 ) 北大精神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张学斌 (
3 3 ) 四年大学学习奠定了我人生道路的根基 任全礼 (
3 9 ) …………… 负重潜行不辱使命 ― ― ―风雨后的顽强拼搏 尹光平 (
4 5 ) 为北大争光 为名校添彩 李丙德 (
5 2 ) 师恩难忘 情重如山 ― ― ―感怀恩师赵宝煦 李桂霞 (
5 5 ) 情系母校 刘淑萍 (
5 9 ) 千里接病人 冰雪映真情 ― ― ―记民建会员、 大连海事局高级工程师张泽显 (
6 8 ) ……… 今天我的工作年龄寿终正寝 桑国生 (
7 1 ) 诗词师生情谊铸心间 任大奎 (
7 7 ) 师情话谊 ― ― ―参加国关学院七零级学员返校座谈会有感 李如海 (
7 8 ) 安平乐慢?盼同学相聚 张学斌 (
7 9 ) 沁园春?老雁一群 张学斌 (
8 0 ) 永遇乐?相拥喜忆 刘家林 (
8 1 ) 和琴心剑胆 刘家林 (
8 2 ) 致 未名湖畔 石立新 (
8 4 ) 卜算子?只把情挽住 郭兴柱 (
8 5 ) 干杯! 我的兄弟姐妹 ― ― ―写在同学相聚的时刻 刘元胜 (
8 6 ) 为 五?二八 同学聚会即席而作 琴心剑胆 (
8 8 ) ………………… 与同窗夜宿大连湾 王愿军 (
8 9 ) 燕园情深 张景豹 (
9 0 ) 燕园随想 滕利贵 (
9 1 ) 序言沈仁道 ? 未名湖畔同学情? 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现北大国际关系 学院前身)
1 9
7 0级同学为纪念入学4 6周年、 毕业4 2周年而集体创 作的诗文集.
今年5月2 8日,
7 0级同学在国关学院举行了毕业以 来的第一次全班大型聚会, 国关学院及院友会领导和当年为7 0级 授课的老师, 包括当时在北大国政系任教, 文革后又转回人民大学 国政系的老师, 身体较好的几乎全部应邀出席, 同窗、 师生久别重 逢, 百感交集, 其情其景, 令人感动!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同学们的 北大情、 师生情、 同学情, 更好地反映同学们毕业后所走过的不平 凡道路以及所创造的业绩, 会议的组织者刘家林、 李桂霞、 张学斌 等同学号召大家赋诗撰文, 题材自选, 体裁不拘, 长短不限, 最后汇 集成册, 便形成了这本诗文集.这充分说明, 尽管大多同学们之间 以及同学们与北大之间阔别近半个世纪了, 可谓 沧桑巨变, 乾坤 翻转 , 然而同窗友谊, 北大情结是难以忘怀、 割舍不断的, 而且日 久弥坚.
4 0多年前,
7 0级同学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 特殊的环境下进
1 入北大的.此时的中国, 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 , 如火如荼, 方 兴未艾, 上层 建筑领域, 特别是建国后形成的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 教育体系, 受到了全面的冲击.教育领域内哪些要肯定? 哪 些要扬弃? 哪些要废止? 在那极 左 思潮笼罩的年月, 人们处于 失序之中.然而,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 岂能长久停摆不前? 于是, 北大等高等学校, 在停止5年招收新生之后, 于1
9 7 0年招 收了首批工农兵大学生, 按照 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 要走 与工农相结 合的道路 等指示, 在实践中摸索、 探求新的办学道路.7 0级学 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岁月进入北大的.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的教学和同学们的学业不能不在一定程 度上受到干扰和影响, 这是大势所在, 谁也无法摆脱这种历史环 境的局限性. 但是,
7 0级同学是经过全国各地各基层单位推荐、 选拔而来 的, 尽管他们入学时文化基础不尽相同, 但他们的思想素质、 道德 品质是优秀的.就国政系当时的学生状况而言, 他们中很多人在 基层有过一定的实践经验, 对社会科学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强, 为国家为人民而学习的目的比较明确, 因而他们入学后能珍惜时 光, 努力学习, 刻苦攻读.在校的四年学习生活中, 虽然下乡下厂 开门办学的时间多了些, 但他们仍然以主要时间和精力接受了基 本理论、 传统文化、 科学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国政系的学生, 比较 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 础理论, 比较深入地学习了中共党史和毛泽东同志的党建学说, 初 步学到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 分析、 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基本理论、 历史和知识为他们日后走向
2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友通讯 社会、 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和施展才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集 中不少同学在谈到当年理论学习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时, 都给 予了高度的、 深情的肯定.李丙德同学说, 在北大的学习 为我奠 定了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
尹光平同学说, 在北大的学习 让我找 到了人生的坐标 , 终生受益匪浅 ;
任全礼同学说 四年的大学学 习奠定了我人生道路的根基 .如此等等, 应该都是符合实际的肺 腑之言. 这里, 需要强调的是, 同学们在北大的几年中, 除了在着重学 习基础理论、 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之外, 北大 精神、 北大传统和北大校风对同学们的熏陶和影响也是巨大的. 这看似无形, 实为有形, 不是课堂却胜似课堂.何为北大精神、 北 大传统和北大校风? 北大的先贤先哲, 见仁见智, 从不同角度, 有 过许多不同表述.比如, 经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 科学、 民主、 爱国、 进步 的校训, 我理解应该是北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人 把北大的特点概括为 独立精神 、 有特别见解 、 做事有坚强之 毅力 、 服从真理 、 气量宽容 等等, 我想这些也都体现了北大精 神的重要内涵.大凡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过的人, 都会在不同程度 上受到北大精神的熏陶、 渗透和感染, 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这是形成北大师生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竭源 泉.北大国关学院教授、
7 0级同学张学斌在文章中说: 北大精神 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这话是很有代表性的.
7 0级同学毕业后, 无论身处何处, 从事何种职业, 处于何种地 位, 大家都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恪尽职守, 奉公守法,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数十年如一日, 为国家和社会奉献了聪明才智, 做出了
3 序言应有的贡献.他们中有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副研究员, 有企事业 单位的高管, 有许多党政机关的干部包括县团级以及司局级领导 干部等等, 其中不少同学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例如, 国家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司原司长刘家林同学, 工作中不拘传统, 以开拓创新精神, 和同事们一道, 在公务员录用、 选拔等方面创造 了新的改革方法, 从而推进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又如军队 某院校教授李恩波同学曾主编出版专著1 0多部, 发表论文1
0 0多篇, 曾先后获得几十项各种奖励和荣誉, 赢得单位和社会的莫大尊 重.实践证明,
7 0级同学没有辜负父母的养育, 没有辜负老师的教 导, 没有辜负北大的声名! 他们和北大文革前、 文革后的广大毕业 生一样, 同样为北大赢得了骄傲和光荣! 感谢7 0级同学邀我为 文集 写序言, 我欣然接受.上世纪7
0 年代初, 同学们到北大时青春年少, 风华正茂, 而我也只三十岁出 头, 刚留校不久, 虽才疏学浅, 但热情不缺.我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和他们一起走出北大开门办学, 到过工厂农村, 一同 拉练 , 同吃 同住同劳动, 同时交流学习经典著作等课程的心得体会.7 0级是 个大班, 全班1
2 0人, 我同他们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 对他们很 有感情.1
9 7 4年他们毕业后, 天南海北, 各奔东西, 联系少了, 但每 每念及.如今聚会, 虽相隔4 0多年, 不少同学已霜染华发, 体型也 多有变化, 但一见面, 我依然能叫出他们多数人的姓名, 脑海中能 立即反应出一些同学的主要特点, 同学们也能回忆起当年的桩桩 件件, 彼此交谈甚欢.他们正式聚会的时间是5.
2 8日上午, 我因 事不能出席, 故在2 7日下午提前到宾馆看望他们, 同去的还有任 大奎老师, 与大家一起留影, 晚餐.令我意外和措手不及的是, 留4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友通讯 影时, 主持人李桂霞同学突然宣布: 明天是沈老师的生日, 我们祝 他生日快乐! 她话音一落, 生日快乐 之歌响彻整个大厅, 同时有 女同学向我敬献鲜花??这一幕令我十分感动! 当教师的, 能得 到学生们的如此敬重, 是莫大的欣慰.但欣慰之余又觉得十分的 歉疚和不安, 想当年他们在校时, 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学业上我所能 给予他们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与北大教师应有的水准更相距甚远! 如果时光能倒流, 我还选择做一名教师! 从1
9 7 0年到2
0 1 6年, 岁月悠悠, 转眼46年过去了. 同学们也从青春勃 发到如今的白发幡然, 相继步入了老年, 这是自然规律, 不可 抗拒. 但晚霞照样可以绚丽多姿, 特别是赶上了好时代, 国家日渐 富强, 民族已踏上复兴之路, 十分令人鼓舞! 我衷心祝愿大 家在安度晚年、 享受天伦之乐之际, 也能力所能及, 继续为社会 的文明进步发挥正能量, 继续保持和发扬北大人的光荣传统! 上述, 写在前面的话, 算是与7 0级同学的一次书面交流吧!
2 0
1 6.
1 1.
2 6
5 序言文章师生重相聚 共话燕园情 刘元胜 五月的北京大学风光旖旎, 未名湖波光粼粼, 博雅塔沐浴在灿 烂的阳光下.国际政治系( 现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
1 9
7 0级同学重 返母校, 给燕园增添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