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9-12-27 |
然而, 参加第 十一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 览会 (以下简称科学仪器展) 和2013 中国科 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高峰论坛的业内人士 认为,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虽然出口强劲, 但 是进口总额更大, 进出口逆差已超百亿美 元, 且这种逆差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 针对这一现状, 业内人士建议, 国家应 对科学仪器行业进行统筹规划, 给予更多 政策与资金的扶持. 进出口逆差再创新高 目前, 科学仪器行业在进出口方面处 于非常不平衡的状态. 近日, 中国仪器仪表 行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在
2013 中国 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高峰论坛上表示. 来自海关的数据印证了李跃光的观点.据海关统计,
2012 年, 科学仪器 (包括 实验分析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 医疗仪器、 光学仪器、 试验机、 大地测绘专用仪器) 进 口约 226.4 亿美元, 出口 102.7 亿美元, 进出 口逆差高达 123.7 亿美元.科学仪器行业 进口、 出口、 逆差分别占仪器仪表行业总量 的58.2%、 46.8%、 73.2%. 事实上, 科学仪器进出口逆差并不仅 仅存在于去年, 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李跃光表示, 更可怕的是, 这一逆差呈现逐 渐拉大的趋势. 来自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中国科学仪 器产业发展状况所做的专题调研结果显 示,
2010 年, 中国科学仪器类出口呈现强 劲的复苏势头, 达到 63.41 亿美元, 同比增 幅28.28%.但是该行业进口总额更大, 达到157.3 亿美元,增长也更快,同比增幅35.23%, 进出口逆差达到 93.9 亿美元. 到了
2011 年, 这一趋势有增无减.数 据显示, 科学仪器出口呈现回落, 达71.02 亿美元, 增长 12.0%;
进口则依然保持强劲 态势, 达207.48 亿美元, 增长31.9%, 进出口逆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36.46 亿美元. 然而, 还有一组数字同样惊人.据中 国仪器仪表学会统计, 近年来, 中国每年上 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 有60%用 于购买进口设备, 部分领域高端科学仪器 100%依赖进口. 不得不承认的差距 我们为什么一直深陷依赖进口的窘 境? 在科学仪器展展会现场, 接受记者采访 的大多数参展商都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在北京普析森迈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峰看 来, 与国外相比, 国内科学仪器整体技术水平 确实差距明显, 有些仪器国内不能生产, 有些 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则达不到要求. 与上世纪
80 年代相比, 中国科学仪 器行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但没有缩 小, 反而有所拉大. 王峰说. 李跃光认为, 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后, 国 有企业改制过程中, 原有科研体系被打破、 新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而民营企业虽 然运行灵活, 但科研力量薄弱, 致使中国科 学仪器企业经历了一个低潮期, 整个行业 甚至一度萎缩. 近年来, 虽然科学仪器行业取得了一 些成绩, 企业数量与规模呈现大幅增长, 但 大多数企业成立时间短, 中小型企业占绝 大多数, 企业研发投入能力弱, 产品大多挤 在少数品种上. 李跃光说. 有数据显示, 目前, 中国科学仪器生产 厂家有
1000 多家, 大部分产值都低于
1000 万元;
分析仪器厂家达
200 多家, 产值上亿 元的却不多. 为求生存,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竞相压价, 减少了利润空间, 降低了研发投 入的能力, 导致整个科学仪器市场发展呈 现疲软态势. 李跃光举例说,
2010 年, 中 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的 原材料成本在 2.5 万元至
3 万元之间, 市场 销售价大多在 7.5 万元以上, 但有些公司竟 以4万元的低价大量销售. 这种恶性竞争不仅减少了企业的利 润, 同时还失去了用户的信任. 李跃光说. 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参展商认为, 高校、 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科技成果转化率 不高、 优秀研发人才缺乏、 产业技术创新体 系不够健全、 整个学术界浮躁之风等因素 都制约了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发展. 国家应统筹协调 科学仪器是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是高科技产业和前沿性科学研究的基 础支撑, 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工具, 与高端制 造、 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密不可分. 李跃光建议, 国家应当采取 有力措施, 统筹协调, 尽快摆脱科学仪器尤其 是高端科学仪器深陷大量进口的窘境.比如 利用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对使用国产科学仪 器设备享受使用进口产品同样的免税优惠政 策等, 为国产自主创新科学仪器创造市场;
提 供宽松的科研环境, 吸引优秀人才到科学仪 器生产企业工作;
落实激励政策, 完善科技人 员评价指标, 鼓励大学、 研究机构的科研人才 携带科技成果进入企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竞争力;
培育创新 型企业,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 则认为, 要在业内倡导科学的创新理念, 打 破在中低端技术和产品上的重复开发和生 产以及低价竞争的不良局面, 多参与中高 端产品市场竞争. 可喜的是, 仪器仪表行业多年的呼吁 初步得到了政府的回应. '
十二五'
期间, 中国重点发展的高端 装备制造业锁定航空、 航天、 高速铁路、 海 洋工程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五大领域, 会陆 续出台很多政策予以倾斜, 其中, 智能制造 装备领域就包括仪器仪表行业. 工业和信 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韩行说. 近日, 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 业博览会 (以下简称科博会) 在中国国际展 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科博会以 创新驱 动, 转型发展 为主题, 推出了高新技术展 览会、 论坛、 科技成果项目推介三大系列共
40 余场活动.在参观
6 号馆循环经济与节 能减排技术展区时, 记者了解到, 中国的循 环经济面临成本高、 见效慢的问题, 企业缺 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 减排的动力和积极性. 问题: 成本高、 见效慢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 再生、 利用 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 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生 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率.可 以有效缓解目前资源短缺、 能耗大的问题. 提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本高时, 北 京中科宇杰节电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徐科飞 对 《中国贸易报》 记者表示: 现在, 国家极 为重视循环经济发展, 但目前见效慢、 成本 高已成为阻碍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问 题.治理水污染、 大气污染等, 初期效果看 不见摸不着, 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做节能减 排却看不到短期效益, 因此很多企业缺乏 利用循环经济技术的动力, 再加上部分企 业唯利是图, 宁愿去破坏环境也不利用循 环经济技术, 只考虑短期利益, 没有长远眼 光.不过, 我们做的智能节电行业和水处 理、 大气治理有些区别.在生产过程中, 运 用节电技术能客观地看到节能数据, 企业 用电费用支出明显降低. 北京必达拓科普发展有限公司的韩先 生也向记者反映, 由于一些循环经济设备 投入大, 回报率短期内不明显, 一些中小企 业的朋友, 为降低成本, 不考虑资源循环利 用的问题, 能省则省, 对于相关部门检查蒙 混过关.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最终 资源短缺问题会殃及子孙后代. 除企业家外,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寻寰中在近日举办的
2013 年中 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也举例说,不少纺织企业有中水回用系统,技术比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