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 2019-08-30 |
3 撑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对策建议. d) 建立 1:
50 000 工程地质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城镇及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 基础数据服务. 4.2 调查工作分类 4.2.1 一般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 质特征、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和生态资源等. 4.2.2 特殊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岩溶地区、红层地区、软土地区、红黏土地区、膨胀土地区、黄土地区、 冻土地区、盐渍土地区、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污染土地区和填土地区专门工程地质调查. 4.2.3 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活动断层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岩溶塌陷及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高易发 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采空区或采空地面塌陷,饱和土液化等 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专门性调查. 4.3 部署原则 4.3.1 优先在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区、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建设 区, 集中连片特困区城镇、 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地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部署开展 1:50
000 工程地质调查工作. 4.3.2 区域控制、突出重点,查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突出具有区域性和共性的重 大工程地质问题调查;
突出制约工程经济活动的关键地段、关键工程地质问题的调查. 4.3.3 按照地质地貌单元、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进行工程经济活动适宜性 评价.根据实际需要,也可按重点区段或行政区进行评价. 4.3.4 工程地质调查应以 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在未开展 1:50
000 区域地 质调查的地区, 应充分利用 1:20 万或 1:25 万区域地质资料, 按照工作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的调查需求,参照 DZ/T
0001 补充必要的构造和岩性地质调查工作.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 1:50
000 工程地质测绘,并适当提高工作精度. 4.3.5 重视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已实施过 1:50
000 或更高精度工程地质、环境地 质或更高精度的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勘察等调查工作的地区, 应以编图研究为主, 必要时部署补充性调查工作. 4.4 基本要求 4.4.1 部署单元 根据调查目的、服务对象需求、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部署单元,可按流域部署 或行政区部署.在调查区内,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以标准图幅或工程经济活动 重点区域为基本单元开展调查,可采用多幅联测,重点地区可采用更大比例尺. 4.4.2 工作周期 一个 1:50
000 标准图幅原则上应不少于
1 年,同时宜兼顾服务对象的时效性要求适度 调整. 4.4.3 勘查深度 根据服务对象和解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需求, 结合调查区地质结构特征, 采取不同的 勘查深度.一般性勘查深度以
40 m~80 m 为宜,应有少量深部控制孔,数量一般不宜超过 总数的 5%~10%,孔深以
80 m~120 m 为宜,第四系覆盖厚度小于
5 m 的地区,勘查深度 以达到弱风化基岩为宜. 4.4.4 填图单元 应在图面上清晰反映,基本填图单元包括地貌形态、构造、地层及工程地质岩组、特殊 岩土体、单体地质灾害、典型地质现象和不良地质作用等.
4 4.4.5 工作底图 应采用 1:2
5000 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作手图,在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 可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 4.4.6 工作流程 包括调查准备、 野外调查、 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 成果评审与资料汇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