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2-12-20

赵志强,2008;

等).这些论述的有益方面在于宏观区域的 研究为认知提供了模型,其次为集市充当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种解释途径.但是,如 何从细微处看待集市变迁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力量的绞力,是一个需要 探究的问题.因此,这样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看清一个个案,微观了解一个村庄发展的 机理,尤其是面临转型的中国和乡村.传统与现代交织在一起,在集市的场域中发生 碰撞,让我们发现村庄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并在此基础上有些我们自身的思考. 基于以上思考,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说明三个问题:其一,传统与现代的集市发 生了哪些转变;

其二,买卖关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其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依此 ,我将一一展开说明. 本次调查选取了一个中部村庄的集市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这一村庄实为笔者的老 家.对村庄集市我已相当熟悉,其变化的面貌我也印象深刻.这也是本次选题的一个 有利因素.具体的调查手段包括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 在调查期间,笔者访谈了十几个人(包括当事者、年老者、村主任、壮年劳动力等) ,并近距离观察了村庄集市(包括早市),相应地拍摄了几组照片.以下呈现的资料 大抵是这期间所得.整个调查时间从2013年7月22日至2013年8月20日,大致为一个月 .

二、背景:张村集市的今昔对比

(一)张村集市的介绍 张村地处H市,是中部地区江汉平原典型的农村.张村则位于H市W镇(W镇位于 H市腹地)东北,离湖区较远,为H市平原腹地.历史上张村自建村起,就隶属于Y镇 管辖,在2000年左右,Y镇撤销,一并并入W镇.张村因隶属关系的变化,离W镇区中 心较远.在交通方面,张村离省道214,直线距离为8公里,离最近的中心集镇F,也只 有约10公里左右,还算便利.

5 集市在张村二组,原先依托公社时期的供销社、医院、食品厂、粮站,热闹了很 多年,后来集市几经搬迁,多少有些变化.张村早市的历史,比较清晰的一段是从70 年代末开始.开始的早市在老街即现在供销社、食品厂、粮站这一条线上.到了90年 代末,早市顺着二组桥这条街排开着,与老街呈90度垂直方向,店铺也开到了这里, 老街就有些衰落了.现在的新街(现在人们说张村的街)则是顺着公路,从桥头往三 组方向展开,门市也固定下来了,瓦房变成了楼房.见下图: 当然,从变迁的实质讲起,张村集市位置的变动并没有促成真正的变迁.在2000 年前后,集市的规模发生了变化.表1是我通过观察和访谈得出的一些信息.尽管资料 不全,但可以一窥究竟. 从表1中看出,2000年前后的摊位比现今的摊位多出一倍有余.从从业人数来看, 2000年前后的从业人数是现在从业人数的近四倍.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各个摊位类别 与从业人员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以流动摊为例,具体表现为:

1、原先经营鱼档的绝大 多数摊主是外村人(杨闸村、万宝村等),这一类占到整个鱼档主人数的80%以上.2 公路马鞍河十渠一组 学 六组 三组 图1 张村二组住宅分布图 杨闸村 注:

1、标红色十字为 村卫生所,青色为供 销社,黄色为食品厂 ,绿色为粮站.

2、椭 圆为农田,为水泵 . 北西

6、肉档从以往到现在都是有张村人自己把持.原先8家肉贩争抢生意的情境已经不在了 ,目前还做这一行当的是一组和二组两个姓周的老头.

3、以前从事小菜档的人大体村 内村外人各占一半,现今除了一些老头老太(村里村外都有),鲜有年轻人从事这一 行当.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