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3-01-03
我站在浙江建德城边的白沙桥上遥望, 向东, 复向西.

在幽静的南山之北和喧嚣的 城市之南, 聆听雾霭下一段流水如低语如倾 诉, 轻轻、 款款地流淌, 揣度着这一江白雾缘 起何处, 又意欲何往.没有一丝风的打扰, 山 河之间所有的空间, 都让给了这江, 江上的雾 就自在了, 可以把触角伸向任何一个角落. 于是, 雾的声势便越来越大――大肆、 大举也 大胆, 竟夹裹着淡淡的水腥和凉意, 细雨般从 我的脚下无声却迅猛地升腾起来.不知不觉 间, 身心和视野尽被掩埋于这场渐浓渐广的 雾里.仿佛一下子坠入岁月深处, 方位、 时间 等一切现实的感觉纷纷消失.内心充满莫名 的孤独, 也充满莫名的兴奋.此时, 我只能与 桥上那些石狮为朋.半个多世纪以来, 它们 每天守望在桥头, 看江上的日出日落, 雾起雾 消, 与大江一起感知日子的阴晴圆缺, 一定最 知道这条大江的沉浮与沧桑. 转下桥头, 拐上沿江的路, 继续在雾中行 走一段, 终于感觉到在雾中看雾的局限和尴 尬.于是, 返身回到临江的房间里, 站在江雾 之外, 继续看江和江上的雾.宾馆九层楼的 那个小小的窗户一推, 就成为一个照相机的 变焦镜头, 倏地一下, 就把眼前的新安江和两 岸的景物 推远 , 江与江上的雾、 江与两岸的 景物以及江的前世今生、 来龙去脉, 都尽收眼 底―― 江上的雾, 时浓时淡, 如飘渺、 摇曳的烟 岚;

江面也时隐时现, 如一个人记忆中忽而模 糊忽而清晰的往事. 从前, 此地并没有桥梁, 人们和流水一样 都沿江顺行, 很少借助桥的辅助 横行 于江, 偶尔的横渡, 也要借舟船之力.江面上曾舟 船穿梭, 日夜繁忙.有人要从此岸摆渡到彼 岸;

有人要从彼岸来此岸;

有人要从这里逆流 而上, 去追溯某段航程的起点;

有人要从这里 顺流而下, 去热闹繁华的建德府, 去比建德府 更加热闹和繁华的临安, 那是南宋的京城;

也 有人一鼓作气过富春, 过钱塘, 直入东海, 巨 大的船帆里鼓满了远行的风.但今天, 江面 上却空阔宁静, 微澜不兴, 如一本信息浩瀚的 大书, 严严地闭合着, 封面上只有一抹捉摸不 定的雾做插图. 如果有可乘之舟, 自此处逆行数千米, 即 抵达新安江水电站大坝.那是专门为这条江 而设置的一道空间和时间上的巨大门槛. 想当初, 新安江从数百里之外的六股尖山 起步, 谨守水的坤德, 一路逶迤前行, 也波折, 也顺畅, 安然于道.千万年来, 作为一道天然 之水, 新安江从没想到要改变自己的状态和节 奏, 但水的性格就是 随顺 , 就是随物赋形、 安 于低位又至温至柔, 你让我流到哪里我就流到 哪里. 水利万物而不争 , 不管流到哪里, 都要 滋润一方沃土, 都要染绿一片青山, 这是水的 本分, 也是水的使命. 新安江大坝这道巨大的门槛, 是新安江 前行的障碍,也是它改变和壮大自己的机缘.面对不可逾越的险关, 新安江不得不久 久驻足、 徘徊, 进而默默地积蓄着水位、 力量 和势能, 并在无意间扩大了自己的疆域.数 年之后, 上游五百八十平方公里的山川都在 这片水的版图中.千峰千岛的雄阔和如诗如 画的美丽, 让这条古老的河流一夜间美名远 播, 却并没有让它因此而滋生出骄纵和孤傲 之气, 反而变得更加沉稳、 平和、 安静、 低调. 江水从坝底的孔洞潜流而下, 推动了水 轮发电机组的叶片, 往日里积攒下奔跑的动 能和一腔热情, 便转化成无声、 无色也无形的 电流, 沿高压输电线路传向远方, 只在每一个 夜晚的黑暗中, 强调一下自己的主张. 后来, 在新安江水电站的下游, 人们又建 了一座富春江水电站.于是, 新安江也就解 除了承舟载船的劳役, 发完电, 做完功, 像一 个优哉游哉的闲人一样, 以散步的方式舒缓 地向下游流去.江, 还是叫原来的新安江, 但 已经转变成另一种心态、 另一种境界.江水 依然清冽, 但流淌起来, 却不再有以往的浪潮 翻卷和雀跃欢呼, 曾经的 云山苍苍、 江水泱 泱 , 已成为 江水青青, 江水平 .最沉寂时 仍有几分宁悦,最躁动时仍呈现出几分冷静.据说因为早拥有了水平面以下三十米的 幽深, 新安江的水温基本保持在十七度, 寒来 十七度, 暑往十七度.最寒冷时仍透出几分 温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