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 2013-01-07 |
对 干涸的秧苗来说,幸福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瓢泼大雨.对 于人生来说,幸 福就是…… 世事纷繁芜杂,与其郁郁终日,不 如快乐面对一切.山 中的雏菊,洁 白无邪地开着,风 起时就会幸福摇曳,快 乐歌唱.就 算不起眼的狗尾草,也 应该有自己的幸福,一代一代,蔓 延成一片绿色的海.幸福就是这样.90 多岁的外婆,总 念叨远方大她6岁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姥爷.舅姥爷年轻的时候经常来看外婆,现 在年岁大了,没 有能力探望彼此了,但是思念从来没有停止过.有 时外婆握着话筒,尽 管已经没有了听力,依然依依呀呀大声跟舅姥爷说着牛头不对马嘴的话,脸 上流着幸福的泪水.守望幸福,看 陌上花开,便 有清淡的花香萦绕心怀.薛俊美作品欣赏樊甲山摄 本版责任编辑蔡青电话65284860 8首都建设报 文学 ・ 副刊 BEIJING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NEWS
2012 年6月18 日星 期 一第
2220 期十渡风光大约十年前, 我在古玩市场见到有卖 筷子笼的,意识到随着塑料、不锈钢餐具和 消毒柜的出现,这些古色古香的物件,正日 益淡出人们的生活,很有收藏价值,便有意 为之. 如今, 我收藏的筷子笼已有
300 多个 了,年代从明清时期、民国初年一直到新中 国成立后,质地有陶、瓷、木、竹,其中以陶 瓷品居多. 造型有方、圆、扁和动物形状的, 图案有花鸟、草虫和文字. 这些形制各一的 筷子笼,摆在一个
3 米高的大古玩柜上,看 上去很是壮观. 茶余饭后, 我喜欢拿着这些筷子笼把 玩一番,感受其中的历史气息. 明清时期, 大户人家多用瓷筷笼, 甚至用黄杨木精雕 而成,看上去豪华奢靡. 普通百姓家则用简 朴的陶筷笼,经济实用. 民国时的筷子笼大 都造型别致,式样繁多,丰富多彩. 新中国 成立后的筷子笼,制作粗糙,上面印有很多 响亮的口号. 其中, 我最珍惜的是一个半圆筒型的 瓷筷笼,表面是简单的荷花图案,只有绿和 粉红两种颜色,一侧带有为了悬挂的洞眼, 底部留有
15 个小孔,可以让洗干净的筷子 流出余水,以防筷子发霉. 虽然材质和工艺 并不出众,但我却视若珍宝,因为在我儿时 的记忆中,家里挂的就是这样一个筷子笼, 看了它, 仿佛又回到了贫寒却充满快乐的 童年. 收藏这些筷子笼,费了我很多心血. 每 当出差办完公事, 同事们或逛商场或游景 点,我就钻进当地的古玩市场,寻觅有没有 值得收藏的筷子笼. 收藏筷子笼属于冷门, 因此价格涨幅 不高,之前花几十元买的东西,能涨到
100 多元就算不错了. 一次妻子怪我眼光不准, 我笑着取下一个筷子笼, 指着上面的 福寿 图案对她说: 筷子笼寄托着人们的美 好期盼, 收藏筷子笼的我也有一个美好的 愿望,有机会办一个大型展览,让人们都来 欣赏这些怀旧的艺术品, 重温那些时代的 记忆. 刘志杰收藏筷子笼张鹏摄 西湖景色我小的时候,母亲有件白色羊毛外套,雪 白柔软,衣 角处还绣着丝质的花.不过母亲很少穿,只在出席什么重要活动或出门做客时,才会将它从衣橱里取出来穿在身上,还要在镜子前左照右照,满意了才出门.用民间的话来讲,这 件羊毛外套,是 喝茶的衣服.喝茶的衣服,也就是做客衣服.那 时奶奶有一条府绸裤子,手 感细腻,走起路来有微微的O@声,平 时细心保管,上 面连一条摺子都没有.每次走亲戚或者喝喜酒的时候取出穿上,回 到家里,第 一件事就是换下裤子.过去,乡间穷人家没有一件像样的做客衣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需 要用的时候,就 `着脸去邻居家借.邻 居嘴上虽然答应,心里却不舍得,一遍遍叮嘱: 别弄污了衣服,这衣服还从没下过水呢! 穿了喝茶衣服的人出门在外,手 脚格外小心,唯 恐弄脏了衣服,无 法向衣服主人交待.有个笑话.下雨天,一 迂腐之人借穿别人的衣服出去,不 小心摔了一跤,臂 膀摔伤,衣 服也弄脏了.随从立即把他扶起来,要 替他按摩臂膀,此 人却止住说: 快去提水洗衣服,臂膀跌坏了没关系. 身 子倒不顾,顾 衣服,这 是为什么? 臂 膀是我自己的,衣 服是借来的,坏 了就要赔. 也有人借了喝茶衣服不想归还,动起了歹念.民间故事说,一人借了邻居的喝茶衣服不想还,就一口咬定这衣服原本就是自己的,最 终闹到县衙.衣服主人说自己在衣服里留有暗记,而 借衣人却说不出来,只 好招供,被 打了十大板.在如今物质丰富的时代,虽然衣柜里衣服琳琅满目,却 没有一件喝茶衣服,因此每遇重要约会,总要为穿什么衣服而犯愁.正应了那句话: 物以稀为贵. 在 满柜的衣服中左挑右选,再金贵的,也看着平常了.伊尹喝茶衣服没事遛遛弯夏天的晚上,出来遛弯的人多. 天刚一擦 黑,公园里就人影如织了. 随着三三两两的人流, 顺着公园的小路, 踏着灯影里斑斑驳驳的树影,听着悠扬的舞曲 飘荡在空中. 夏天的晚上依旧热闹. 走在身后的两位老人,一边散步,一边轻 轻交谈,似乎在回忆早年往事,还不时加几句 人生感悟,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也令人耳目一 新,不禁也要思索一下自己的人生. 遛弯时,更不乏一些温馨的画面. 迎面走 来一对小夫妻,爸爸推着一辆婴儿车,妈妈背 个书包,手上拿着奶瓶. 小宝宝坐在车里,左顾 右盼,还不时按一下车前的按钮,悦耳的音乐 顿时响起来. 小俩口不时弯腰逗一逗小宝宝, 奶声奶气的笑声像一首美妙的乐曲. 广场上有一对老夫妇, 老先生坐在轮椅 上,老太太推着轮椅,慢慢在书摊前徘徊. 按照 老先生的吩咐, 她不时拿一些书翻给他看,他 点点头,她便掏钱买下那本书. 不一会,老先生 选了满满一书包的书. 这些书够你看上一星 期的了. 走,咱们看会跳舞去. 老先生冲老太 太一乐,老太太便推着轮椅,慢慢走进了悠扬 流畅的旋律中. 在公园西口,碰到一位高中同学,和她一 起遛弯的,不是她的老公和女儿,而是她父亲. 她搀着老人,一步一步走着,看来,老人的身体 很虚弱. 同学和我说笑了几句,搀着老人向湖 边走去. 湖边凉快. 她说. 望着在湖边长椅上坐下来的父女,一老一 少,还有眼前的那一湖碧水,纯净的美,忽然好 感动. 夏天的晚上,出去遛遛弯,走在一幅幅充 满温情的画里,心情真好. 王俊星蜀葵花开一丈红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朵花,单瓣深红,花蕊 鹅黄. 那是随手采来的蜀葵. 夏日,蜀葵总是和我不期而遇. 早晨去公 园的路上,经过一片小平房,几乎家家门前都 有蜀葵,正应了 六月蜀葵花怒放、两两灿烂相 背开 的诗句. 印象里,蜀葵不叫这个名字,在我家乡,人 们称它为老婆花. 这种花的茎很有特点,根根 直立,没有旁枝,仰头看天,坦坦荡荡. 叶子皱 缩粗糙,一如乡亲们的手掌,尽显经年劳作的 辛苦与坚强. 花的颜色有大红粉红,或者简单 的白,都是大众喜欢的.蜀葵的美丽在于丛生, 一大丛密密长在一处,从上而下,一串串姹紫 嫣红,芬芳尽妍. 此花很容易满足,不挑地方,院子里也能 生,房门前也能长. 来来往往的车辆扬起满天 尘土,花也不在乎,微风吹来,头轻轻一摇,还 是高高兴兴地笑着. 我站在花前欣赏, 这家的门还紧紧关着, 不知里面住着什么人. 平房低矮破旧,可是有 了蜀葵花开, 有了从墙头探出来的一架葡萄 藤,颓废中就有了生机,这小院就让人多了联 想. 我喜欢蜀葵, 喜欢像蜀葵一样的烟火红 尘. 活的简单朴素,不贪图什么,只求平安、团 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 王新芳拾麦穗儿天空很高远.高远的天空上,飘 着一些散乱的云.云很薄,薄 如轻烟.天空下,是 广袤无际的麦田,一 直铺展到天际.近景里,三 位农妇正在拾麦穗,情 态各异.一位躬腰,垂 头 ,左 手反放在后背上,手 中持一把麦穗,右 手手指指向地面.另一位也躬身,垂 头 ,左 手则置于左膝,手 中攥一把麦穗,右手正在地面上捡取.第三位腰中系一布兜,身体微弯,左 手同样持一把麦穗,眼 睛看向地面,似 乎在寻觅,身 边是一块阴影,大 概天空中正有一片云飘过.三位农妇被置于这样宏大的背景下,虽 然看不到她们脸上流淌的汗水,但 在那样热的太阳下,想 来 ,定 然汗流不止.这是十九世纪法国的麦田,米勒笔下的《拾 麦穗》者 ,虽然生活困苦艰辛,但 仍然流露出一种奢华美.每次看米勒的《拾 麦穗》,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祖母.当年,祖 母就在这样的麦田里拾麦穗儿,一 个人,或 者与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妇.麦田实在太大了,远 远望去,她 或她们,就 只是麦田里的一个 点 ,渺小,近 于虚无.祖母总是弓着腰,在地面上寻寻觅觅,把 一颗颗麦穗儿捡进挎着的竹筐里.竹筐装满了,再 倒进随身带的布兜中.累 了 ,就 蹲下来休息,打 开瓦罐,仰 头喝水.感谢米勒,我 在他的《拾 麦穗》中 ,看到了法国的田园,看 到了我的祖母,更 看到了农人对于麦田的一种生命态度.森林职工博客看着儿子长大周末,去商场给儿子买衣服. 夏季来了,儿子长高了,去年 的半袖都小了. 在商场里闲闲地 走着, 想像着哪一件童装穿在儿 子身上, 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