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3-01-09 |
13 篇学 术论文, 被SCI 收录
4 篇, 一级论文
6 篇, 申请和 授权了专利
11 项,其中
10 项专利的第一作者均 为团队成员. 该项目也获得第
15 届 挑战杯 全国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浙江省赛区特等奖, 并成功入围全国赛. 我国水产繁育领域首席专家桂建芳院士对此 称赞说: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虎斑乌贼的规模化育 苗与养殖, 达到先进水平, 为其产业化发展作出了 很大的贡献! 自2016 年起, 该团队已在宁波市象山来发水 产育苗场等四家企业进行工厂规模化育苗养殖并 已获得初步成功, 仅养殖
4 个月就可达商品规格, 最大可达
1 公斤. 目前, 团队已与浙江各地十余家 养殖公司达成了养殖合作协议,育苗技术已打通 科研成果转化的 最后一公里 .虎斑乌贼将逐渐 成为渔民们一个新的养殖品种,成为百姓餐桌上 一道新的营养佳肴. 面对丰硕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的称赞,彭瑞 冰说: 虽然虎斑乌贼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 实现规模化苗种繁育,但是离其真正成为水产 支柱产业还有一段距离,有些环节需要进一步 改善.虽然困难重重, 但研究乌贼初心不会忘、 脚步不会停, 希望能够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使 之形成一个水产支柱产业.更希望通过增殖放 流, 在不久的将来, 虎斑乌贼会重现昔日的繁荣 与辉煌. 本报讯
7 月1日, 我国首个校园新能 源智能微电网在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新校 区启动建设,计划将于
2018 年9月投入 使用. 据悉,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新校区风 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作为中国高 校能源管理和综合运用的一次探索, 已 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批准,成为 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新能源微电网示 范项目,也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唯一的校 园示范项目. 上海电力学院副校长封金章告诉 《中 国科学报》 记者, 目前国内高校校园老校 区设施普遍较为陈旧,能源消耗普遍较 高,存在着绿色节能技术改造的迫切需 求.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新校区的建设目标 是智能、 低碳、 节能、 环保的绿色校园. 据介绍, 临港新校区共有
29 幢楼, 能 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屋顶全都铺设, 采光 面积约
2 万平方米;
车棚顶部全部采用光 伏技术, 可直接以直流电方式为棚内的电 动车充电;
路灯除了照明功能, 还集成了 通讯、 监控、 充电桩、 安防等几大功能;
热 水系统也不再是锅炉, 而是空气源热泵与 太阳能集热器的 黄金组合 ;
此外还搭建 了一个小型气象站, 实现光电转换效率在 线监测. 事实上, 上海电力学院两年前就与国 家电网节能服务公司签约战略合作, 在新 校址上高起点、 高标准建设一张新能源微 电网, 与城市大电网并网运行, 包含
2 兆瓦(MW) 光伏发电以及若干风力发电等新 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 封金章表示,新能源承担着新校 1/6 的供电任务, 可以说, 每6度电就有
1 度 电来自新能源.国家电网节能服务公司设 计研究院总经理徐杰彦则说, 即使在城网 断电、 完全离网的状态下, 新能源微电网 仍能独立运行并保住数据存储、 安全保卫 等重要电力负荷. 徐杰彦告诉记者, 这套系统共有
2017 个采集计量点, 电、 气、 水 等的使用情况 均实现数据化, 而且所有数据都是分层分 类计算. 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李明福指出, 临港新校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作为一套 具备技术前瞻性、 展示性并集教学与科研 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绿色能源系统, 是学 校未来一体化绿色智慧校区建设的重要 环节, 将成为学校开展能源特色和校园建 设的教学科研共享平台. 根据建设目标, 在安全用能前提下, 拥有新能源微 电网的智慧校园可比正常校园能耗降低约 25%, 李明福 希望, 能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规范和标准. 作为我国三所电力特色高校之一,上海电力学院 是国家能源电力行业高端人才的成长基地. 上海电力 学院校长李和兴表示, 智慧校园也同时为师生教研活动 提供了巨大多样的试验田, 临港校区能源设施基本都是 最新技术的综合运用, 有的还具有超前性. (黄辛 王琦) 我国首个校园新能源智能微电网启动建设宁波大学:学生团队攻克乌贼育种国际难题姻本报通讯员王湖清高晓兰见习记者王之康杜海峰: 做 有情怀 的社会研究 姻本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石桥 从 人工神经网络 到 新型城镇化 , 这个 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的学科跨度, 对于西安交 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杜海峰来说, 是挑 战, 更是机遇. 长期致力于运用复杂网络等理工科方法 描绘分析社会关系、 探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流 动人口生计的可持续问题, 杜海峰不仅在咨政 建言研究方面踏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 还通过 工科与社会科学的交融 嫁接 , 为社会问题研 究探索了新路径. 从社会关系中探寻群体行为的特征 杜海峰的本硕博阶段学业都在西安交大 机械工程学院完成, 在旁人看来, 他走的完全 是一条工科学者的标准成长之路.2000 年初,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 他被西安交通大学人口 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树茁的团队所做的关于 人口、 性别、 家庭等方面的研究所吸引.他意识 到自己正在从事的网络科学研究与社会关系 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共通之处. 把前沿学术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情境下 的社会问题研究, 对中国社会问题作出准确的 描述和合理的解释, 从而找到科学的社会治理 方法. 这是杜海峰的总体学术逻辑. 他与团队 成员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大规模社会网络调查, 并将 个体中心网络 与 整体网络 有机结合, 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谱中寻找群体行为 的规律. 大规模 是指多大?杜海峰举了一个形象 的例子: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相连接.一般的社会整体 网络问卷调查中,网络规模逾百已属不易, 而2005 年杜海峰所在团队在深圳针对农民工的社 会网络调查规模就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