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3-01-10
月源 责任编辑院孙琛辉 校对院王心怡 圆园11 年3月29 日 星期二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愿圆远员源缘怨怨 耘原皂葬蚤造押凿曾扎噪扎遭曾曾岳员远猿援糟燥皂 视点王越

1933 年开始从事高等 教育工作, 先后在中山大学、 广东 文理学院、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 院、 暨南大学任职、 任教,

1952 年 担任中山大学教务长.

1958 年王 越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协助陶 铸校长, 肩负重建暨南的重任, 使 暨南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 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 颓龄皓首 镜中看, 百载沧桑岁又阑. 表里山 河萦梦寐,沉浮身世上毫端.

2003 年,王越在百岁生日时所赋 诗词或许能概括他丰富而厚重的 一生. 爱国书生教书育人, 并走上革命之路

1903 年12 月, 王越出生在广 东兴宁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受 完小中学教育,

1921 年考入南京 东南大学教育科.教育科包括三 个系: 教育系、 体育系、 心理系, 当 时科主任是陶行知,陶行知的教 育救国思想,淳朴坚毅的性格和 循循善诱的教育风格深深影响了 王越,引领他走上了教育工作之 路. 年轻的王越在充满激情和活 力的东南大学度过了大学生活, 也在陶行知先生的影响下树立了 一生的理想与价值观, 援饥援溺 心头热, 师马师陶道路宽 .他的 教育事业之路从此开启.

1926 年起,王越先后在梅县 师范学校和兴宁兴民中学任教,

1930 年至

1933 年先后在燕京大 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的多位名师指导下从事教育心理 学和国学研究.

1931 年撰写了 《人 格测量》 一书, 这是他早年从事教 育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1933 年至

1946 年, 王越先后 任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和湖 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副教授、 教授. 他目击时难, 对日寇的野蛮 侵略,对国民党政府的无能与腐 败, 非常愤慨, 对中国共产党坚持 抗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阅读 进步书刊, 接触地下党员, 联系进 步青年,并不顾个人安危从国民 党监狱中营救了十多名地下党员 和进步学生. 抗战胜利后,王越任中山大 学教育系主任、 教授. 他不惧反动 政府的威胁和迫害,以教授身份 领导中山大学师生罢教罢课, 进 行反内战、 反迫害、 反饥饿斗争.

1952 年,王越任中山大学教 务长, 对原有学制、 专业、 课程、 教 学方法及规章制度均作相应调 整, 以期符合新时代之要求. 他善 于团结知识分子,尊重和爱惜人 才, 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暨大最需要的时候, 我不能置身事外

1958 年, 国家决定在广州重建 华侨学府暨南大学,经上级任命, 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兼任校长, 王越 被陶铸从中大 挖来 任暨大第一 副校长, 王越受命组建暨大, 为暨 南大学的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广州重建暨大,犹如在白 纸上画图, 又逢 大跃进 时期, 其 艰难可想而知, 学校办学条件差, 基础薄弱, 根据陶铸校长的意见, 学校成立了建校委员会,由当时 广州市长朱光任主任委员,王越 副校长是副主任委员之一.当时 全国高校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生产 劳动,忽视文化课的偏向.1959 年,暨大领导班子提出: 学校工 作应以教学为中心. 王越强调, 必须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 导,整个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 中心,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改善校园环境, 王越、 梁 奇达、 史丹等校领导身先士卒, 挑 泥巴、 运砖瓦, 带领师生员工利用 课余时间修建人工湖,用两个月 的时间挖出了一汪风光迤逦、 垂 柳依依的明湖,明湖至今仍是暨 南校园中最令人流连的风景, 暨 南校友汪国真就曾在湖边沉思、 写作诗歌.暨大还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