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3-02-18 |
(四)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保护种质资源和传统产区农民利益的需要.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丰富, 在 国家基因库中现保存2.3万多份栽培品种、 1万多份野生大豆资源, 占世界大豆种质资源的80%以上. 可在
5 开发中利用, 在利用中保护. 同时, 大豆适宜区特别是东北冷凉区几百万农民的生计主要靠种植大豆, 事 关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二、 进一步明确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 区位优势、 市场需求等因素, 科学确定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促 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一)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 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以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 构建合理轮作制度为目标, 坚持市场导向, 强化政策扶持, 推进科技创新, 转 变发展方式, 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 相互补充的格局, 探索产出高 效、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资源与布局.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 耕作方式, 优化调整生产布局. 调减东北第
四、 五积温带玉米面积, 恢复大豆种植, 推行大豆与玉米、 马铃薯、 小麦等合理轮作. 二是统 筹生产与消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 满足食用大豆消费需求, 保持东北优势区油 用大豆生产能力. 三是统筹科研与生产. 着眼生产发展需要, 加强优质、 专用、 耐密、 高产、 多抗、 宜机收 的突破性品种及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研究, 挖掘增产潜力,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种植效益. 四是 统筹政府与市场. 发挥政府在市场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信息引导, 完善扶持政策, 强化市场调控, 实 现供需平衡. 五是统筹国内与国际. 利用好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合理布局国际产 能, 保证国内市场稳定供应.
(三) 目标任务. 一是恢复面积. 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恢复到1.4亿亩, 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 二 是提高单产. 力争到2020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 比2015年提高15公斤. 三是提高品质. 力争到2020 年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2个百分点, 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 四是提高效益. 通过加快科技创 新、 经营体制创新、 加大政策扶持, 实现增产增效、 节本增效、 提质增效.
三、 切实抓好大豆生产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着眼全局, 聚焦重点 发力, 狠抓措施落实, 全力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一)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实施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 完善《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 引导 资金、 技术、 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 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夏大豆优势产区, 要调整优化结构, 因地制宜调 减玉米, 扩种大豆. 镰刀弯 地区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 推行玉米与大豆轮作,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构建合理轮作体系.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对大豆科技创新的投入, 加快选育突破性品种. 组织开展协作攻关, 集中力量攻克技术瓶颈, 集成组装高产高效、 资源节约、 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 推进大豆生产全程机械 化. 在东北、 黄淮海地区选择一批县, 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 创建一批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