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 2013-02-23 |
电话: (010)
59594939
邮箱:yanghailong@mos.
gov.cn
8 传承 文化 周刊 特别策划 足迹 官箴 # 他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
他是红军的 千里眼、顺风耳;
他用半部电台起家,开创了 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他还负责筹建了 我党第一座广播电台,在党中央转战陕北期 间,创造性地构建起无线电通信联络网,为解 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和战友们 共同努力下,为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的革命 历史传奇创造先决条件. 时至今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广播电视总 局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产业集团,都尊 他为行业的奠基人;
他是唯一入选中国
100 年 科学家辞典的高级将领.他就是曾任中央军委 通信部部长、邮电部党组书记、通信兵部主 任、第四机械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开 国中将王诤. 王诤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 央苏区和我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建者,新中国电 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他为我军通信 事业的创立与发展,为开拓我军无线电技术侦 察、电子对抗,开创我国新闻广播和邮电事 业,发展电子工业和导弹、航天等尖端科学技 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毛泽东誉为我军通信 工作的 开山鼻祖 . 红色通信事业,从他和半部电台开始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 年5月16 日出 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28 年,王诤考入黄埔 军校.在校期间,他关心政治,阅读了大量的 进步书籍, 是孙中山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 大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军校毕业后, 他被分配 到了国民党军中担任无线电报务员.
1930 年11 月5日,国民党开始对江西中 央苏区进行第一次 围剿 ,红军在龙冈地区 一举全歼了第
18 师,在这次龙冈战斗中俘获 的国民党士兵里,就包括王诤等
10 名电台人 员.
4 天后,毛泽东和朱德接见了主动要求加 入红军的王诤等人.毛泽东满面笑容地欢迎他 们参加红军,勉励他们今后要用无线电技术, 为工农大众服务. 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宗旨,红军官兵同甘共 苦的好作风,让王诤深深折服.他毅然加入红 军,并改名王诤,以 诤 字自勉, 诤言笃 信,刚直不阿 . 王诤的那部电台在清理战利品时被不知它 为何物的红军战士弄坏了,只能收听,不能发 报,被称为 半部电台 .王诤决定用它来抄 收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电讯稿、收听敌军情 报,帮助红军了解国民党军动向.这半部电台 就成了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最便捷的渠道.在 随后追击国民党军时,红军又缴获到一部电 台,王诤和他的战友就靠着这 一部半 电台,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 攻坚克难,为反 围剿 斗争作出 突出贡献 第一次反 围剿 胜利后,毛泽东和朱德 决定组建红军无线电队,任命王诤为队长. 在江西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的土楼里,红 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正式开课了,王诤亲自 担任教员,动手制作训练器材,他们用木块、 铁片制作电键,用废旧铜线制作电码训练器, 在短短
4 个月时间里就为我军培养了第一批无 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为随后的反 围剿 做出 了突出的贡献.
1931 年4月1日,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 了第二次疯狂的 围剿 .成立不久的红军无 线电队里,刚刚被任命为队长的王诤亲自上机 操作,利用那部只能收听的残损收报机,日夜 监听着敌军的动向,终于截听到了重要情报. 敌师部说: 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发. 吉安 留守处的敌人问道: 你们到哪里去? 敌师部 回答: 东固. 这条重要的情报被立刻送到了毛泽东和朱 德的手中, 根据侦测到的敌军到达时间、 地点、 番号和部署, 集中优势兵力, 在敌人必经处设置 了伏击圈, 取得了第二次反 围剿 的胜利. 在苏区军民欢庆胜利的大会上,毛泽东把 年轻的王诤请上了主席台高兴地说: 我们工 农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 的一大法宝! 第三次反 围剿 结束后,中央苏区已经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