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 2013-02-24 |
24 户居民, 没有保 洁人员. 整栋楼的卫生保洁工作由这
24 户居 民按每周一户的方式轮流担任,一年能轮上两 三次.大楼一楼的布告栏里贴有排班表,户户 平等,不可能发生 你少做 他不做 的情形, 最多就是互相调换一下值班日期.值班住户家 的门上会挂一个告示板,上面的纸张上印有分 担工作的实施情况记录,一周结束后要把这个 告示板挂到下一个排班家庭的门上. 值班住户的主要工作是,一周内要清扫一 次四层楼面的走廊(每层楼面有一个外走廊), 每天打扫清洗垃圾停放点,把垃圾收集车拒绝 清运的垃圾带回家,等到下一个排放日再放出 去.那些被拒绝回收的垃圾,未必是住在这栋 楼的居民丢弃的,大概率是外人所为.但不管 是谁丢弃的, 只要是在你家当班时发生的,即 便在高温季节垃圾发酸发臭令人作呕,你也必 须把它清理干净带回家.这种 没有商量余地 的硬约束,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养成 不随便 给别人添麻烦 的意识. 搬到小平市生活前,我和家人基本上都住 在企业或学校的宿舍里. 这些地方都有保洁 员,不大需要操心保洁的事.但搬到了小平市 后,我们就必须同身边的日本人一样,对生活 垃圾一丝不苟地进行分类, 必须按时排放,垃 圾中的塑料制品必须清理出来, 洗净晾干捆 好,再投入专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里. 回到上海后,虽然还没有开始实行垃圾分 类,但我家因为 积习难改 ,习惯了把生活垃 圾进行分类,坚持把厨余垃圾装进一个袋子里 丢到垃圾箱,把废旧纸盒、塑料瓶等可再生资 源分拣出来,送给门房间的阿姨去卖废品. 亲历小区试点: 从严格到不严格只是一步之遥
2011 年,我所居住的小区成为上海市生活 垃圾分类减量的试点社区. 这让我可以近距 离参与和观察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减量的整个 过程. 说句心里话, 无论是最初作为一名居民, 还是现在被推举为业委会成员参与小区管理, 这些年来,我对小区试点分类工作始终保持着 关注.只是,比较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无论 如何努力,至今为止,我们小区还是没有实现 每家每户都能按规排放垃圾.除了部分家庭严 格遵守外,很多家庭的垃圾分类工作始终依赖 业委会雇人进行 二次分拣 .如何走出这一困 境,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还记得试点初期,我们小区基本上就由居 民小组长通知居民到居委会看操作板报,没有 实际操作演示,然后每家领回一只咖啡色的双 层桶,用于装厨余垃圾.等到开始实施分类时, 最初的一两周,早、晚两次由居委会成员与居 民志愿者在垃圾房前检查居民排放出来的垃 圾,现场指导大家如何分类. 有这些人员协助监督的这段日子,垃圾分 类工作确实做得不错.但一旦现场监督指导期 结束, 部分居民就陷入了生活垃圾不分类、随 意排放的 旧态 .作为补救措施,小区不得不 雇人专门进行 二次分拣 . 小区先是花钱雇每天蹲守在小区门口收 集废品的人帮忙, 无奈此人在分拣时只翻捡 可卖钱的东西, 剩下的干湿垃圾一概不管. 更换后的分拣员虽然分拣得比较认真,却被 此前那个收废品的人赶跑了.后来,虽然改 由小区业委会出钱雇人分拣,再由街道根据 分拣出来的厨余垃圾量, 按每桶
7 至10 元不 等的标准对分拣员进行奖励,但经过了这一 波三折的 折腾 , 严格分类 慢慢地走向 不严格分类 ,不少原本执行分类意愿较强 的居民也开始动摇了.有的干脆又 偷起懒 , 按照老办法,随意将垃圾丢进垃圾房,只等分 拣员来收拾. 从我对闵行区古美街道、 梅陇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