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3-02-26

她神情自然, 腰板挺直, 手里摘着茶, 满 脸洋溢着对茶叶的渴望和喜爱, 对自己采 茶工作是那么自信满满, 发自内心的笑容 让她的脸变成了一朵自然绽放的花朵. 于 是我也想亲自体验一下采茶的感受, 就照 着她的样子采摘起来. 可手不听使唤, 不仅 速度慢, 而且所采摘的嫩芽长短不一. 她看 后笑着走过来, 一边示范一边手把手地教 我采摘. 她说, 采嫩芽时须自第二叶与第三 叶节距之中间部位摘下, 太上则遗留之枝 梢易枯萎, 太下则梗太长. 我原本以为采茶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今天体验了一下, 才觉得这也是一门技术活. 范总告诉我们, 采茶是一件需要耐心细 致且又十分辛苦的活儿. 一斤茶叶将近一万 粒茶芽. 也就是说, 每一斤茶的诞生, 就要经 过上万次的重复动作. 一个人辛辛苦苦埋头 采摘一天, 也采不了几斤嫩叶. 1斤鲜茶再经 过摊晾、 杀青、 揉叶、 烘干、 提香等数道炒制工 序, 最后干茶只有2至3两重. 这也就是为什 么好茶价格会比较贵的缘故. 在前往茶厂制茶车间的路上, 范总告诉 我们, 绵竹这地方自古就出产好茶. 早在唐代 赵坡茶就成为全国名茶, 朝廷贡品. 据 《中国 茶叶大词典》 载: 四川省出产的名茶和优质 茶, 唐代已有蒙顶茶、 鹰嘴芽白茶、 赵坡茶. 来到茶厂, 这里又是另一番繁忙喜人的景象. 宽敞的制茶车间, 窗明几净, 制茶工人正在有 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儿既有机器制茶, 也有人 工炒制. 因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人工制茶, 于 是直奔人工炒制车间, 集中精力观察人工炒 制的全过程. 只见车间内用竹篾编制的圆形 簸箕内, 摊晾着刚采摘来的鲜叶. 炒制师傅用 双手捧起鲜叶放进炒锅内, 然后小心冀冀地 在锅内来回不停地轻轻翻炒, 恰似母亲生怕 动作不灵便而将自己心爱的婴幼儿娇嫩的皮 肤烫伤一样. 炒茶师傅手指似有灵气, 双手轻 拢慢捻, 嫩叶舒展水分渐离, 待那抹鲜绿暗 了, 慢慢收缩聚拢, 于是干茶叶逐渐形成. 范总告诉我们, 茶叶质量的好孬, 炒制是 关键. 人工炒制可以用手来感知温度, 炒出的 茶叶一般都比较完整、 鲜亮, 口感比较清纯, 喝起来味道比机器炒制的口感更好. 所以赵 坡绿剑茶都是人工制作而成. 采茶辛苦, 这炒制也不简单. 嫩芽从茶树 上一粒粒采下来, 背回制茶车间还要经过摊 晾、 筛分、 杀青、 揉捻、 生锅、 干燥、 烘焙等程 序, 这中间又凝聚着制茶工人多少艰辛、 智慧 和心血啊! 人们只懂得 盘中餐 之辛苦, 原来 这 杯中茶 也是 粒粒皆辛苦 哎! 走了一大圈, 确实有些乏了. 范总于是邀 我们到位于茶仙谷的接待中心二楼的平台上 品茶. 这儿真是个品茶论道发呆的好地方! 头 枕青青的茶山, 远眺绿油油的平原, 空气中飘 浮着鲜茶的芬芳. 坐在野生藤条编成的藤圈 椅上, 仰望着靛蓝的晴空, 让人真有股神仙般 飘飘然之感! 年轻靓丽的茶艺师将赵坡绿剑、 玫瑰红 茶和窝子茶等绵竹三溪香茗茶叶公司生产的 名优茶各冲泡一小杯放在我们面前. 几个小 杯均蒸发着白色的热雾, 散发出各自独特的 馨香, 浅绿、 微红、 淡黄等颜色, 叫人眼花缭 乱, 沁人心脾! 大家围桌而坐, 畅谈文学创作, 畅谈社会 百态, 畅谈人生历程, 可谓海阔天空, 自由驰 骋, 其乐融融. 我不善言词, 静听各位对茶叶、 对茶道、 对生活的种种独道见解和宏论, 渐渐地像醉 茶似地陷入了沉思: 茶本是通灵之神物, 集天 地日月、 山川雨露之精气修炼而成. 茶的一 生, 坎坎坷坷, 历经风雨的侵袭, 接受采摘时 的分离之痛, 经过高温的烘烤, 日光下的晾 晒, 方得在一杯沸腾的水中, 释放自己的芳 香, 体现自身的价值. 古往今来, 季节更迭, 花 开花落, 岁月山河在朝夕的轮回中, 早已找不 到往日颜色, 唯有一缕茶香, 飘过秦时明月汉 时关, 依然在一杯水中安然. 我国台湾著名作 家三毛说得好: 饮茶必饮三道. 第一道, 苦若 生命;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