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 2013-04-02 |
北面:由南向北依次为空置厂房、友明路、空地. 本项目在
300 米范围内无居民环境敏感点(详见附图 2)
二、项目选址自然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地理位置 苏州市吴江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
30 度45 分36 秒~31 度13 分41 秒,东经
120 度21 分4秒~53 分59 秒.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地处以上 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腹地,面积
1176 km
2 .境内苏嘉杭高速公路、227 省道、江南运河 纵贯南北,318 国道、太浦河、沪苏浙高速公路(吴江段)横穿东西.230 省道和苏同 黎公路吴江段建成通车,市镇以上公路密度已达 180km/100km
2 .吴江离上海虹桥机场 80km,距京沪铁路苏州站 22km,与上海洋山港和苏州太仓港的距离分别为 190km 和105km,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把吴江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联成一体,人员 和货物运输十分方便.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江苏省规划的省级开发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部, 吴江区老城区以东至同里镇辖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为 79.7 平方公里,横跨 杭运河两侧,北依苏州(距苏州
14 公里,距苏州新区
18 公里,距苏州新加坡工业园 区16 公里) ,西濒太湖(距太湖
5 公里) ,东临上海(距虹桥机场
90 公里) ,南靠杭州 (距杭州
150 公里) ,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8 地形、地貌、地质 苏州市吴江区内全境无山,地势低平,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南北高差 2.0m 左右.田面高程一般 3.2~4.0m,最高处 5.5m,极低处 1.0m 以下,海拔平均高程 4.2m(吴 淞高程) .境内河道纵横,湖荡棋布,水面积 2.67 万顷(不包括所辖太湖水面) ,占全 区总面积的 23.50%.土壤以壤土质的黄泥土和粘土质的青紫泥为主,其次为小粉土,还 有少量的灰土和堆叠土地. 本地区地质构造体比较完整, 断裂构造不发育, 基底岩系刚性程度低, 第四纪以来, 特别是最近一万年(全新统)以来,无活动性断裂,地震活动少并且强度小,周边无强 地震带通过, 根据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及国家地震局、 建设部地震办 (1992)
160 号文,苏州境内
50 年超过概率 10%的烈度值为 VI 度. 气候、气象 吴江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 15.8℃,最炎热月份(7 月)的平均温度为 31.8℃,极端高温 38.4℃,最寒冷月份(1 月)的平均温度 7.3℃,极端低温-10.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最炎热月份的平均 相对湿度为 84%,最寒冷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为 78%.年平均降雨量为 1093.5mm,最大 年降雨量达 1702.1mm,最大日降雨量达 333.5mm,最大小时降雨量达 75.8mm.年平均气 压为 1015.9hpa,极端最高气压 1041.8hpa,极端最低气压 976.9hpa.最大雪深达 22cm (1984 年1月19 日) . 水文、水系 (1)地表水 按照全国水资源的统计分类,苏州境内分属长江流域的太湖区,吴江区内河网纵横 交叉,湖荡众多,蓄水能力强,是天然的水网地区. 本项目地处太湖流域,同时又属于江南河网地区,河、荡、沟、渠纵横,水系发达, 滨湖新城区域内江南运河纵贯南北,西临太湖,河流全部经过规划整理疏设成网,有吴 淞江、瓜泾港、柳胥港、牛腰泾、苏州河、江南运河等河流.本项目纳污河流为吴淞江,
9 水质功能规划为Ⅳ类. (2)地下水 受气候、地形、地势及土层结构影响,沿线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平均值为 3.60~ 3.00m,主要受降水补给,含水介质为砂土、粉土层,区域性承压含水层为板标高在-80m 以下.拟建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于周边城镇接近,该地区属河网地区,地下 水系复杂,无明显固定流向,现状已无饮用水功能. 生态环境(植被、生物多样性) 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已为人工农业生态所取代. 吴江区属于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江南水乡河网地带,境内生态环境主要为人为环境- 人工干扰下的城市、乡村生态环境,植被主要由路旁、村旁、田间的人工植被、灌丛、 农作物、未利用荒草地组成. 生态资源较丰富,据相关资料,野生动物资源以各种养殖鱼类、田间动物为主,如 鱼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