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3-04-06 |
3 总则 3.1 以医学和法医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临床检案的实际经验,为颅脑损伤后癫痫的法医学 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 SF/Z JD0103007-2014
3 3.2 外伤性癫痫定义表述不确切,多数学者认为颅脑损伤后癫痫更为恰当.本规范为不引起岐义,采 用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定义. 3.3 在颅脑损伤后当时或立即癫痫发作,造成即刻癫痫的因素与慢性复发性癫痫发作的原因不同,这 种癫痫发作不是颅脑损伤后癫痫,故颅脑损伤后癫痫分类不包括此类. 3.4 对于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鉴定时机的选择,可根据颅脑损伤后癫痫确诊时间而确定. 3.5 对于人身损害、工伤、意外事故及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鉴定时机的选择,应在确诊颅脑损伤后癫 痫系统治疗一年后方可进行.
4 癫痫发作的分类 4.1 全身性发作 最初的症状学和脑电图提示发作起源于双侧脑部者称为全身性发作, 这种类型的发作多在发作初期 就有意识障碍. 4.1.1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意识丧失,双侧强直后紧跟有阵挛的序列活动.可由部分性发作演变而来,也可 在起病时即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可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发作后期. 4.1.2 强直性发作 表现为与强直-阵挛性发作中强直期相类似的全身骨骼肌强直持续性收缩,肌肉僵直,躯体伸展背 屈或前屈.常可伴头、眼向一侧偏转,整个躯体的旋转移动,并可出现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面色苍 白等. 4.1.3 阵挛性发作 类似于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中阵挛期的表现,特点是主动肌间歇性收缩,导致肢体有节律性的抽 动. 4.1.4 失神发作 4.1.4.1 失神发作的标志性特点 失神发作的标志性特点是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 4.1.4.2 典型失神发作 表现为活动突然停止,如讲话、走路、进食时出现发呆、呼之不应、眼球上翻、手中物体落地.部 分患者可机械重复原有的简单动作, 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 每天可发作数
十、 上百次. 发作后立即清醒, 可继续先前的活动.醒后不能回忆,甚至不知刚才发了病.脑电图上常可见典型的双侧对称的每秒3Hz 棘-慢复合波,背景活动正常,预后较好. 4.1.4.3 不典型失神发作 表现为起始和终止均较典型失神发作缓慢,常伴肌张力降低,脑电图为规则的棘-慢复合波,双侧 常不对称,背景活动异常.患儿常合并智能减退,预后较差. 4.1.5 肌阵挛性发作 SF/Z JD0103007-2014
4 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遍及全身,也可限于某个肌群,常成簇发生. 4.1.6 失张力性发作 是由于双侧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丧失, 导致不能维持原有的姿势, 出现跌倒、 肢体下坠等表现. 若出现意识障碍,通常持续时间仅有几秒钟. 4.2 部分性发作 发作起始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改变提示发作源于一侧大脑皮质的局部区域. 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及 是否继发全身性发作可分为以下三类. 4.2.1 单纯部分性发作 除具有癫痫的共性外,发作时始终意识存在,发作后能复述发作的生动细节是主要特征. 4.2.1.1 运动性发作 一般累及身体的某一部位相对局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局灶运动性发作后, 可出现暂时性肢体 无力,称为Todd瘫痪,可持续数分钟至数日. 4.2.1.1.1 局灶性运动发作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发作,其性质多为阵挛性,即常见的局灶性抽搐. 4.2.1.1.2 杰克逊发作 开始为身体某一部位抽搐, 随后按一定顺序逐渐向周围部位扩展, 其扩展的顺序与大脑皮质运动区 所支配的部位有关.如从手指-腕部-前臂-肘-肩-口角-面部逐渐发展. 4.2.1.1.3 旋转性发作 双眼、头甚至躯干向一侧旋转,伴有身体扭转,但很少超过180度,部份患者过度的旋转可引起跌 倒,出现继发性全身性发作.其发作起源一般为额叶、颞叶、枕叶或顶叶,以额叶常见. 4.2.1.1.4 姿势性发作 发作性一侧上肢外展,肘部屈曲,头向同侧扭转、眼睛注视着同侧.其发作多数起源于额叶内侧辅 助运动区. 4.2.1.1.5 发音性发作 表现为突然言语中断, 或不自主重复发作前的单音或单词, 其发作起源一般为额叶内侧辅助运动区. 4.2.1.1.6 抑制性运动性发作 发作时动作停止,语言中断,意识不丧失,其发作起源多为优势半球语言中枢,偶为任何一侧的辅 助运动区. 4.2.1.1.7 失语性发作 常表现为运动性失语,可为完全性失语,也可表现为说话不完整、重复语言或用词不当等部分性失 语,发作时意识不丧失.其发作起源均在优势半球语言中枢有关区域. SF/Z JD010300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