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 2013-04-15 |
1965 年, 已报道的该冰川物质平衡观测资料 介于 1966~1980 年〔21〕 . ( 2) Brooks 山脉 . 其中 M cCall 冰川 1957/
1958 年度国际地球物理年和 1969~1975 年国际水 文10 a 期间获取了短期物质平衡实测资料, 证明冰 川的物质交换率极低 . 观测表明, 1958~1993 年间 该冰川末端一直处于退缩状态 . 对Brooks 山脉的 Fork 东、 西冰川;
Susitna 冰川;
M aclaren 冰川的物 质平衡观测时间也都很短 . 2.
4 冰岛 自本世纪
20 年代起对冰岛 Vatnajokull 冰帽断 续性地开展了物质平衡观测, 从20 年代初到
60 年 代该冰川总的趋势是保持了负平衡, 但自
70 年代以 来转为零平衡偏正 . 过去
150 a 冰岛的温度变化显 示自本世纪
40 年代开始出现夏季气温下降趋势 . 除此,
80 年代中期以来冰岛 Tungnaarjokull 冰川和 Satujvkull 冰川开始物质平衡观测 . 2.
5 Svalbard 地区 Svalbard 群岛总冰量达 1. 1*10
4 km
3 , 由于该 地区位于挪威海热传输通道的最北端, 对气候的响 应十分敏感 .
1950 年 挪威极地研究所开 始对
202 冰川冻土21 卷Finsterwalderbreen 冰川进行系统的物质平衡研究,
1966 年扩展到 Broggerbreen 冰川, 一年后又扩至 Lovenbreen;
1966 年前苏联冰川学家开始对Vuringbreen 冰川开展系统的物质平衡调查;
1973 ~1976 年间前苏联又将观测范围扩展到其它
3 条 冰川上;
波兰研究人员亦于
1988 年在 Spitsbergen 南部的 Hansbreen 开展物质平衡研究 . 此外, 法国 和挪威合作通过钻取浅芯和无线电回波探测等方法 对一些冰川进行了间接物质平衡研究 . 挪威和前苏 联对该地区物质平衡的研究多集中于小型山谷冰川 上(冰川面积 2~6 km
2 ) , 自1987 年起物质平衡研 究开始在面积较大的 Kongsvegen ( 冰川面积
105 km
2 ) 开展 . 由于 Svalbard 地区冰川多属跃动冰川, 因而难 以使用冰川末端位置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 因此, 对物质平衡真实值的测量不得不涉及总冰量 的变化 . 代表性观测结果有: ( 1) Finsterw arderbreen 冰川 1950~1968 年间 显示稳定退缩趋势, 年均净平衡为- 0.
25 m ( 水深) / a. ( 2) Br? ggerbreen 和Lovebreen 1967~1993 年 平均冬积累为: 前者为0. 71±0.
16 m 水深, 后者为 0. 75±0.
18 m 水深;
此间平均年夏消融为: 前者为 - 1. 15±0.
31 m 水深, 后者为- 1. 09±0.
29 m 水深.几乎每年的夏消融大于冬积累, 因此总冰量持 续减少, 两条冰川的冰面高度 1967~1993 年间分别 下降
11 m 和8m,对Br? ggerbreen 而言则意味着 10%以上的冰量支出 . ( 3) 1987~1993 年Kongsvegen 冰川平均年积 累为 0.
79 m±0.
14 m 水深, 平均年消融为- 0.
73 ±0.
28 m 水深;
Hansbreen 1988~1993 年间平均年 积累为 0.
99 m 水深, 平均年消融为 1.
31 m 水深 . 这两个冰川的消融量计算同时包括了冰架崩解的冰 量支出 . 总的来说, Svalbard 地区冰川在过去
26 a 间无 十分显著变化, 基本特征为: 1) 冬积累保持稳定略 显增加, 年际波动很小;
2) 夏消融无明显长期变化 趋势, 但年际间波动很大;
3) 净平衡取决于冰川面 积/ 海拔分布: 低海拔冰川持续退缩, 但负平衡值较
26 a 前略小;
高海拔冰川 ( 尤其积累区位于高海拔) 处于平衡或增长状态 . 2.
6 Scandinavia 半岛北部地区 Scandinavia 半岛北部地区 ( 瑞典和挪威境内) 冰川物质平衡研究时间序列最长的是位于挪瑞边境 山脊线附近的冰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