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 2013-04-21 |
4 2个微网项目, 已投运微网容量达1 9. 3GW [
1 5] . 附录 A 表A3和表 A 4分别给出了部分国外和国内 微网项目介绍.微网的典型特征可总结为位置本地 性、 源荷多元性、 结构多样性、 运行灵活性、 整体可控 性以及电网交互性等六大典型特征, 具体说明如附 录A表A5所示.
2 微网在 E I S中的 有机细胞 作用 E I S是多种新兴能源技术、 信息技术、 新型能源 交易模式集成的广域系统, 其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来看, 首先应进行各项创新使 能技术的攻关, 再在较小区域范围内整合相关技术 进行综合示范应用, 进而逐步向更大范围拓展.微 网经十几年的发展, 具备了 E I S 所有必备要素, 如 多能互补、 双向能流、 借助微网能量管理技术实现双 向信息流指导微网优化运行等, 可自主实现 细胞 内能量平衡, 初步实现了 E I S 功能化, 因而建设微 网是构建 E I S 的优选和先遣方案.每个独立微网 是广域 E I S的 有机细胞 , 宏观上 细胞 可看做整 体可控的虚拟源/荷, 互连而成的 细胞群 具有更大 灵活性和可控性.对比附录 A 表A2和表 A 5可以 看出, 微网本身具备的特征十分契合 E I S, 其对 E I S 的支撑作用具体体现在改善电能质量、 提高系统可 靠性和弹性、 增强不同区域间能量协调互动、 实现负 荷主动调控、 有效承载信息双向流动、 提高能源总体 利用效率等六个方面. 2.
1 微网本身技术特征对 E I S的支撑 微网具有的六大基本特征与 E I S 的建设要点 高度契合, 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 位置本地性彰显 微网将更多地建设在 E I S的能源配用侧[
1 6 ] , 源荷多 元性为 E I S接纳更多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条件, 结构 多样性方便构建灵活、 稳健的 E I S, 运行灵活性则有 助于 E I S的灵活运行, 整体可控性和电网交互性有 助于提高局域能源子网间及局域与上级能源网间的 互动能力, 各局域能源子网互为备用, 有助于整体系
2 2
0 1 7,
4 1 (
1 9 ) ?观点? h t t p : / / ww w. a e p s G i n f o . c o m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7] . 表1 微网对 E I S的支撑作用 T a b l e1 S u p p o r t i n gr o l eo fm i c r o g r i df o rE I S 微网特征 描述 对EIS的支撑 位置本地性 微网更多配置在能源配用侧 实现区域内的能 量自给和智能管理后, 各微网相互连接, 互为备用形成多微网, 提高广域能源利用的灵活性 源荷多元性 微网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 微网作为配置地可再生能源 吸纳盒 可 有效整 合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并加以利用, 大幅提高可再 生能源的渗透和集成效率, 支持 E I S构建时可再生能源的高效集成 结构多样性 微网具有多样化结构与接线形式 支持 E I S定制、 灵活、 稳健结构的构建. 根据区域内能源 分布与用户需求, 形成各种满足不同需 求的用户定制能源网, 甚至可实现拓扑随需求变化的灵活动态 改变 运行灵活性 微网是不同控制集成的源荷聚合系统 有助于 E I S的多模运行及各模式间无缝 切换, E I S能源主体种类多, 形式广, 可 实现多种控制方 法和运行模式共存, 微 网运行多样性对于其灵活运行具有本质 支撑 整体可控性、 电网交互性 微网 是 好市民 和 模 范市民 微网的整体可控可将 E I S切割成若干能 源优化利用、 分散自治的区域, 而微网具 备的交互性则将 这些区域有机整合, 并 从整体上实现广域范围内能源的协调优 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