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鸟 2013-05-02
公考通 APP 微信公众平台 公考通网校 www.

chinaexam.org

2017 年半月谈 (第23 期) (精选)

1 目录 半月评论

1 新时代让全民获得感更可持续・2 年终报道

2 2017,哪八大惊喜刺激国人自信爆棚・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3 现代农业一定要排斥小农户?7

4 改善民生为何要既尽力又量力?8

5 请到洱海来看水・9

6 病人又回到了乡镇卫生院・10

7 近百万公职人员监管全覆盖・11 半月调查

8 白大褂里演双簧・14

9 电信诈骗业:和互联网最深度融合的产业?16 基层治理现代化

10 灰犀牛 就在身边,治理内功须修炼・19

11 城市是个 生态体 ,治理要有整体观・21 教育

12 市场规模

1700 亿!井喷式在线教育谁来监管・24 民生

13 上善若水:水痴书记 卖水记

27 14 冒险烧秸秆,不怕被拘留?28 健康

15 家庭签约医生:另一种 精准扶贫

30 社会

16 垦荒者:笑在芒果林深处・31

17 红色气质 嵌入一座城・32

2 半月评论

1 新时代让全民获得感更可持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给予了充分关注,指出 必须多谋民生之 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 感 ,提出要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这就为新时代如何切实增 进民生福祉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更好地实现这些民生发展的目标,必须理清获得、获得感、持续获得感三个关 键词之间的深刻关联. 获得、获得感、持续获得感不可轻易混为一谈.获得就是得到,不管以何种方式得到某种东西都可以称为 获得,当然人们得到期望物是其希望的获得.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连续多年获得丰收,进城务工经商 的农村劳动力获得了更高的收入,等等.在这里,获得是一种客观的现象. 获得感不但指得到某物,而且指获取某种期望物后所产生的满足感,是一种积极的感受,是相对于其需要 的满足感.由于获得感与人们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所以,不同获得带来的获得感高低有别,甚至有的获得并不 一定产生获得感. 我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之初得到土地承包权时有很强获得感,他们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种植计划,有更多的 收成,从而走出贫困.但是有些获得就不一定产生获得感.比如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期产生的部分下岗人员,虽 然得到了保障和补偿(这是一种获得),但未必都有获得感.在此,获得感的有无,不但与获得物有关,也与社 会层面的比较有关.同样的获得,有的人可能产生获得感,有的人或许没有获得感,还有的可能会产生相对剥 夺感,因为他们的需求不同、经历不同、比较对象不同. 至于获得感不等于持续获得感则更显而易见:一时的获得并不一定长久保持下去,而且,获得感与人们的 期望(需求)有关,同获得物的数量、质量有关,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他们获得感的激发和维持越困难. 让全民享有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由此可见这一庄严承诺背后,党中央对人民利益的至 高关切.那么,为了实现可持续获得感普惠民生,哪些方面的工作是新时代的当急之务? 由于获得感和持续获得感不仅与人们的需求、 社会财富和机会的分配有关, 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有关,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结构、机制和制度相应的必要安排.所谓结构,是指谁将得到获得感.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挑战,面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等收入群体的获得和获得感十分重要,低收入群体、困难群 体的获得和获得感更加重要.这既是道德上的优先次序,也是政治上的优先次序.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相对贫困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因为市场竞争和经济波动可能会形成边缘群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