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 2013-05-06 |
6 个(1~6 号) : HadCM
3、 CMCC-CESM、 GFDL-ESM2M、 inmcm
4、 CNRM-CM5 和ACCESS1- 3,第2类模式有
9 个(30~38 号) ,由于
30、31 表1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模拟技巧 Table
1 Predictive skill for 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序号 模式名称 相关系数 同号率 序号 模式名称 相关系数 同号率
1 HadCM3 0.37 66%
20 MIROC-ESM-CHEM D0.04 51%
2 CMCC-CESM 0.36 63%
21 bcc-csm1-1-m D0.05 47%
3 GFDL-ESM2M 0.32 55%
22 GFDL-ESM2G D0.06 45%
4 inmcm4 0.30 65%
23 MRI-CGCM3 D0.07 42%
5 CNRM-CM5 0.26 57%
24 CMCC-CM D0.11 52%
6 ACCESS1-3 0.23 58%
25 CanESM2 D0.10 50%
7 HADGEM2-ES 0.16 48%
26 IPSL-CM5B-LR D0.14 53%
8 MIROC4h 0.15 49%
27 FIO-ESM D0.15 54%
9 GISS-E2-R-CC 0.08 56%
28 MIROC5 D0.17 53%
10 CESM1-WACCM 0.08 53%
29 MPI-ESM-MR D0.17 53%
11 MIROC-ESM 0.07 54%
30 CESM1-FASTCHEM D0.34 43%
12 CESM1-BGC 0.04 55%
31 CESM1-CAM5 D0.29 43%
13 HADGEM2-AO 0.04 54%
32 NorESM1-M D0.26 36%
14 CCSM4 0.04 54%
33 bcc-csm1-1 D0.29 36%
15 CSIRO-MK3-6-0 0.03 45%
34 NorESM1-ME D0.33 33%
16 MPI-ESM-LR 0.03 56%
35 FGOALS-g2 D0.34 42%
17 IPSL-CM5A-LR 0.02 50%
36 CMCC-CMS D0.40 37%
18 IPSL-CM5A-MR 0.02 49%
37 ACCESS1-0 D0.53 26%
19 HADGEM2-CC D0.03 43%
38 BNU-ESM D0.61 40% ? ? 气? ? 候? ? 与? ? 环? ? 境? ? 研? ? 究?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9 卷Vol.
19 ? ?
776 号模式环流资料不完整,集合的时候不包含这两个 模式的信息.对这两类模式分别进行集合,评估产 生这种模拟性能差异的原因,以进一步揭示东亚夏 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机理.
3 结果分析 3.1 降水和环流场模拟性能评估 图1给出观测和两类模式集合模拟的中国东部 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观测表明(图1a) ,相对于 1958~1978 年,1979~1999 年中国夏季雨型发生 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增加,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心超过
2 mm/d,而华北 和华南降水则减少,中国东部夏季雨型由所谓的 北多南少 转变为 南多北少 .第1类模式能 基本模拟出上述雨型的年代际变化分布(图1b) , 即华北的降水减少,长江流域的降水增加,而华南 一带的降水略为减少.但与观测相比,模拟的降水 量变化明显低于观测.第2类模式(图1c)的集 合显示了与实况场相反的分布,即长江流域的降水 减少,而华北和华南的降水增多. 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变化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雨 型的变化,下面从大尺度环流角度讨论引起两类模 式模拟显著差异的原因. 图2给出了 ECMWF 再分 析资料和两类模式分类集合的
850 hPa 风场年代际 变化图. 图2a 显示, 与1958~1978 年相比, 1979~
1999 年东亚沿海出现明显的偏北风异常, 不利于水 汽向华北地区的输送,而孟加拉湾和印度半岛地区 均为异常的东北气流,这说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 环流都减弱.此外,长江流域到日本一带为气旋性 异常环流, 有利于长江流域降水增多, 从而形成 南 多北少 的夏季降水分布.第1类模式集合能较好 模拟出东亚沿海的偏北风异常以及长江流域到日 本一带的气旋性环流异常(图2b) ,孟加拉湾和印 度半岛地区异常的偏东气流也能模拟出来,这些与 该类模式能模拟出中国东部夏季雨型的转变有直 接关系.而第
2 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