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 2013-06-27 |
生於唐代宗大历 七年(西元七七二年) , 卒於武宗会昌六年(西元八四六 年).幼颖悟,生
六、七月,乳母抱立於屏下,指 「之」 、 「无」二字教他辨认,百试不差.稍长,读书至勤, 至口舌成疮、手肘生胝而不休.德宗贞元十六年(西元 八年)进士,累迁至左拾遗.宪宗元和十年贬为江 州司马.其后历任苏、杭刺史,秘书监、太子少傅等 职.武宗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好佛,居洛 阳,往来龙山门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又因放意诗 酒,号醉吟先生.文章精切,尤工诗歌.其诗以反映 社会、讽喻时事为本,文词清新平易,妇孺能解,是 一伟大的社会诗人.元和长庆间,与元稹唱和,世称 元白,后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曾祖父白温 迁居下(今陕西渭南) ,遂为下人.晚年官太子少 傅,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祖父、外祖陈润 俱善诗.父季庚,做过彭城县令,徐州、襄州别贺. 白居易生於郑州新郑(今属河南) .自幼聪慧,
5、6 岁学作诗,9 岁熟悉声韵.11 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 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 (今安徽宿县北) ,不久又南下 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
15、16 岁时,立 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 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 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贞元十六年,白居易
29 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又与元稹同时考中 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於此,后在诗坛上齐名, 并称元白.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元和二年,帖 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 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元和六年, 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 和十年,两河藩镇割屏α吓烟,派人刺杀主张 讨伐藩镇割脑紫辔湓.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 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 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 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 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 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 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于长庆二年(822)请求 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 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
并疏浚城中 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白 居易从
58 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 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 仕.他在洛阳过著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 心释氏的生活 . 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 , 时称刘白. 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 岁时,还出资 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 龙门香山琵琶峰(见彩图河南洛阳白居易墓).诗人李 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白居易一生不仅 留下近
3000 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 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 元九书》 ) 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继承了中国古代一贯以 《诗经》为主旨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十分强调诗 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 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 ,后改名 《白氏文集》 ,共收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