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 2013-06-27 |
7 岁的大 儿子奥星.
奥星来到地头, 指着 自家的烟田就喊: 快长出中桔 三, 快长出中桔三…… 惹着大伙 儿一阵哄笑. 陈春贵解释道: 他哪儿知道 什么等级, 只是在家听得多了会 说罢了.我的小儿子兴旺才4岁, 可也知道那烟叶可以卖钱, 可 以买很多好吃的, 对烟叶也是爱 惜得紧呢! 陈春贵出生在一个 烟农世 家 , 他的父母种烟也已经有
20 多年了. 小时候我就爱在自家的小 烤房里转.睡到半夜时, 经常迷 迷糊糊地看着爹妈起身去烤房加 煤. 陈春贵回忆道.
2009 年, 陈春贵组建了自己 的家庭, 也开始尝试着种植烤烟. 然而, 多年的耳濡目染并没有让 这位 烟农二代 尝到甜头――第 一次烘烤, 依旧是熟悉的小烤房, 烤出来的烟却很不理想. 我也就放弃了, 一心想着到 广东打工,孩子都托付给了爹妈. 陈春贵和妻子曾月凤离开了 家, 一走就是好几年, 孩子、 老人 就这么留守在家乡.
2015 年, 陈春贵夫妻俩决定 不再外出打工了.起因是过年回 家时聊到烤烟累, 被父母笑话.原来, 他们不知道新式的大烤 房早已替代了从前的小烤房, 烤烟也都是统一烘烤.如今村 里90%的人都在种烟, 乡里乡亲的都说种烟好, 也靠着种烟日 子越过越红火. 猪场坪烟站烟技员候友刚说: 前两年烟草公司把他家门 口的砂石路换成了水泥路, 集群烤房离他家也就
500 米, 村里 的烤烟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15 年每公斤烤烟的收购 价格差不多在
26 块左右, 比他出去打工那年的价格翻了一 番, 他也就吃了 '
定心丸'
, 签下了种
12 亩烟的合同. 再向陈春贵问起打工的事时, 他挥了挥手, 连连摇头道: 不去了.以前在外打工, 起早贪黑一年下来也就挣个一万多 块, 孩子都和我们生疏了.2015 年种烟, 卖了四万多块, 要是 天气能再好点, 不止这个数. 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小的时候不愿意理我们, 大一点后就觉得是我们不想要他们. 陈春贵说. 提起孩子, 曾月凤的眼眶立刻红了: 在广州打工时看到人 家的孩子跑来跑去, 想到自家的孩子当时都不叫自己妈妈…… 如今在家种烟, 两个孩子在身边嬉戏, 不仅自己的收入有 了保障, 子女也不用饱受和父母分离之苦, 撕裂的亲情纽带总 算愈合了. 提起这位 烟农二代 , 猪场坪烟站站长陈文超赞许地评 价道: 年轻人愿意学、 愿意钻, 加上政策的支持、 技术的指导、 设施的完备, 他们和老一辈不一样, 讲科学、 讲方法, 致富不再 是梦. 烟农二代 子承父业, 金叶子圆了他们的致富梦, 也圆 了他们的团聚梦, 让爱不再 失守 . 陈春贵圆了一个梦李茜惊蛰刚过, 蜗居 在县城的杨发财就坐不住了, 每天开着小车往返于 县城的家和乡下烟田之间, 开始了紧 张而繁忙的烟田再整理工作. 今年
57 岁的杨发财, 是河南省卢 氏县东明镇段家村人. 去年, 他完成了 人生的 三大任务 : 娶了媳妇, 买了小 轿车, 在县城购置了一套三居室的大 房子.今年,媳妇还将为他生一个孩子. 杨发财自然乐开了怀, 无论何时何 地脸上总是写满笑意, 干啥都像有使 不完的劲儿, 日子过得甭提有多惬意 了. 杨发财家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 背朝天的庄稼汉. 小时候家里穷, 父母 养不起过多孩子, 生下他一根 独苗 后便不敢再生了. 他的父亲在他落地 那一刻,不假思索地给他起了个 发财 的名字, 希望他能够发家致富、 光 宗耀祖. 进入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