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 2013-10-18 |
第一节 测站 站网 水文测站是进行水文测验的基层单位,也是搜集水文资料的基地.按照上级水文部门 颁发的《测站任务书》进行水文测验、资料整编等工作.测站根据主要测验项目命名,如 单项观测雨量的称雨量站;
观测水位为主的称水位站;
水质监测为主的称水质站:流量测 验为主兼测其它几个项目的称水文站.鄞州区境内测站,按设立单位、设立目的不同,可 分为国家基本站、小河站、径流站、专用站等. 站网是测站在地理上的分布网,站网规划就是将水文站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布设在流 域、区域的合适位置上,把测站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测站发挥出比孤立存在时 更大的作 用.现有测站分属:国家基本水文站网;
皎口水库雨量站网;
大中型水库水文站网;
区防 汛防旱指挥系统水情遥测站网;
气象站雨量蒸发站网;
省、市、区三级水质监测站网等.
一、国家基本水文站网 站网的布设由省级水文领导机构规划,由有关区域水文领导机构经办设立.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甬江设立的潮水位站、 雨量站,其中资料质量较好的已列入国家基本水文站.
(一) 潮流量站:潮流量测验工作量大,施测人员多,专门设立的潮流量站不多见.甬 江鄞县水文站曾进行潮流量测验;
奉化江鄞县(澄浪堰)水文站为潮流量站.潮水位为潮流 量站必测项目. 甬江鄞县水文站:1929年5月由民国政府浙江省水利局设立,在江东和丰纱厂道头 观测潮水位、降水量(曾有间断).1932年5月至1935年10月增测潮流量、含沙量、水道断 面.1934年至1941年3月增测水面蒸发量(时有间断).1936年2月后停测潮水位,1940年8月 停测降水量.1947年1月由民国政府浙江省水文总站在江北招商局码头恢复潮水位观测,2 月迁址至江东木行街、史家道头一带观测潮水位,1948年12月增测降水量.1950年定格为
250 鄞州水利志 三等站.1951年升格为二等站,增加潮流量、含沙量测验,气象观测项目.1952年增加水 温、气压等观测.1953年潮水位迁至江北白沙路白沙水文站,潮流量、含沙量停测.1971 年迁址江东三江口宁波潮水位站. 附图4-1-1:甬江鄞县水文站位置变迁图(见彩图第894页) 奉化江澄浪堰水文站:1975年宁波地区水文站规划为宁波港水文站网,委托鄞县水利 局、鄞县水文站在宁波市澄浪堰设立 奉化江潮流量站 .1981年改归浙江省水文总站领 导,定名为 澄浪堰水文站 .1978年建造岸式虹连式自记水位台、流速仪测速缆道(双套),9月起观测潮水位.1979年施测起点距35米、65米、95米、125米4条垂线潮流量,分 析确定65米作为代表线.1980年1月起施测全潮流量(代表线法),增加水质取样.1981年施 测起点距33米、80米、127米3条垂线潮流量,以高斯积分法分析确定80米作为代表线(至2003年未变).1982年建造第2台自记水位台.1983年增测含氯度,1986年增测水温.2003 年因测站基础设施改造,暂停潮流量测验.1978年至1996年为鄞县水文站驻地.
(二) 流量站网:浙江省水文总站于1956年
3、 4月间设立樟村、 施家桥2个三等水文站. 使鄞县流量站网密度达到644平方千米每站(高于浙江省1996年流量站网密度970平方千米每 站).1958年樟村站停测流量,鄞县流量站网密度为1327平方千米每站.1978年施家桥站停 测流量,鄞县无流量站. 梅溪施家桥水文站:1956年4月29日,由浙江省水文总站设立为三等水文站,建立岸 式连通式自记水位台,观测水位、降水量、蒸发量,施测流量.1957年停测水面蒸发量, 增测含沙量.1959年增测水质.1961年停测流量、含沙量、水质.1963年4月恢复流量测 验.1977年8月22日洪水冲毁水位、流量测验设施,且梅溪水库开始筹建,1978年1月1日 停测水位、流量,改为雨量站. 1963年~1977年为鄞县水文站驻地. 姚江大闸水文站:1961年1月1日由浙江省水利厅水文总站设立为水位站,在姚江大闸 上游330米、下游50米各建造1座岸式连通式自记水位台,观测闸内水位.1964年增测闸下 水位及闸门启闭、水温、降水量、蒸发量等项目.1966年开始率定过闸流量(1967~1969年 曾暂停,1990年后改为洪水时监测). 测验河段顺直,系人工开挖河道.河宽213米,河床为淤泥质.下游姚江大闸排水 时,对水位略有影响. 樟溪樟村水文站:1956年3月30日由浙江省水文总站设立为三等水文站,观测水位、 降水量、蒸发量,施测流量.1957年增测含沙量,停测蒸发量.1958年停测其它项目,改 为雨量站.1961年恢复水位观测,改为水位站.1973年因皎口水库封孔蓄水,停测水位, 改为雨量站.1979年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