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 2013-10-21 |
62580723 作品
19 主编: 李芸 编辑: 张文静 校对: 么辰 E-mail押dushu@stimes.
cn 碟碟不休 从鲁博书屋买来新印毛边 《呐喊》 《彷徨》 《野草》 和 《故事新编》 , 跟书店的女主人说是要 写稿子.等我拿着裁纸刀来读这些集子的时候, 才发现自己的思想离鲁迅其实已经很遥远了. 不错, 鲁迅是 毛边党 , 但毛边书却只是鲁 迅文章之余的雅好, 并不关乎文学.今天我们玩 毛边 , 却不能不说是文学上的颓唐的结果, 倒 不一定是因为真正的 雅好 .至少在我, 去寻毛 边书是因为文学批评的 乏 和阅读趣味的 乏 的结果.而每当我为文 乏 的时候, 是喜欢去鲁 迅先生的文字里汲取一些精神钙质的.我以为, 先生的文字虽然读起来并不那样甜美,但却是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锤炼得炉火纯青的文字. 鲁迅先生
1936 年去世. 迄今, 我还没有找到 哪位现代或者当代的文学家能够替代他,让我 觉得其文字深沉博大.在认真咀嚼过鲁迅先生 文字的 鲁迅评论家 里我只服膺两位: 一位是 毛泽东;
一位是曹聚仁.毛泽东是鲁迅的知音, 他能从鲁迅 玩世不恭 的文字里看出积极的倾 向.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 向. (见 《新民主主义论》 十二: 中国文化革命 的历史特点 ) 不是随便说说的. 曹聚仁先生主张鲁迅的人生观、文艺观源 自 托尼学说, 魏晋文章 .这个意见构成 《鲁迅 评传》 的一个章节, 也是曹聚仁与其他主流鲁迅 研究者的分歧点.我以为刘半农的 托尼学说, 魏晋文章 印象形成的时候,是鲁迅先生写出 战斗檄文 之前. 鲁迅后期的杂文还是深受 唯物史观 影响 的, 并且深受普列汉诺夫 《论艺术》 的影响: 普氏 艺术论的第一个汉译者毕竟是鲁迅. 普罗 文 艺观至少在当时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我们读 《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读鲁迅的文艺批 评, 是能找到共通点的, 虽然毛泽东和鲁迅两位 文章大家的语言风格不同. 刘宋末年, 荀伯 玉 (公元
437 年~483 年) 曾为 萧道成摆脱困境而出谋划策,深得萧道成的信任 和器重, 还曾经做过萧道成的大管家.萧道成代宋 建齐后, 自然不会亏待他, 先是让他 常卫左右, 加 前将军 , 后又 封南 丰县子 , 还安排他做 了次子 豫章王萧o的司空谘议.而荀伯玉也确实不负圣 恩, 十分 忠勤尽心 , 时刻为萧齐王朝的长治久安 考虑. 不过, 也就是在这时候, 荀伯玉不知不觉中踏入 了一条官场死胡同, 原因是萧道成老了, 而皇太子萧 赜年龄越来越大, 有点耐不住寂寞了. 萧道成登基时已经
52 岁了, 搁现在看正是年富 力强的年龄, 不过南朝时人的寿命普遍不长, 能活个
60 来岁就算高寿了, 因此他的生命已经走向黄昏. 而他13 岁时就出生的大儿子萧赜这时候已经快
40 岁了, 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他不满足于循规蹈 矩地做太子, 更不甘心掰着手指头数继位的日子, 他 要尽早品尝到权力的甘醴. 于是, 曾和父亲同创大业的萧赜开始高调出场, 朝事大小悉皆专断, 多违制度 , 连他的心腹张景真 也狐假虎威, 穷奢极侈.一次, 张景真随萧赜祭拜祖 陵归来, 乘坐雕龙画栋的舴艋舟, 身着白服, 坐在胡 床之上, 派头十足, 观者咸疑是太子, 内外祗畏, 莫 敢有言者 . ( 《南史 ・ 荀伯玉传》 ) 萧赜的所作所为显然是一种僭越和大不敬, 这 使得皇帝与太子之间形成了深刻的矛盾和沟壑.对 于身为臣子的荀伯玉来说,这无疑是一道严峻的考 题.他必须作出艰难的抉择: 要么忠君守职, 继续站 在萧道成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