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ingluoshutong | 2013-10-22 |
亦相信许多港人是这种心态,不过,他们都是沉默的一群.七百万港人中,激进占少数,但他们抢占了传媒的焦点,造成香港社会严重混乱的错觉令人忧心.前段时间亦一度担心这样乱下去香港会走向怎样的境况.不过,最近出席一些春茗之类的活动,接触人多了,席间聊天后突然间安心了许多,因为原来大家都开始醒觉了.眼见欧美经济的崩溃,他们都不会支持盲目追求西方式的「民主」社会制度.加上一些激进人士的行为令到市民开始讨厌;
一些故意制造政治矛盾的传媒开始被摒弃;
一些地区的议员补选由理性的政党赢得.相信香港开始有望回复正轨了.记得在不止一个场合到人闹那些爱搞事的议员和所谓「学生领袖」,亦到一些来自外国驻港机构的职员,他们见识多,亦一样强烈反对政府的福利政策,样样政策只照顾低层人士,他们不希望见到香港变成被福利制度拖垮的城市,他们不想香港像希腊险破产,像美国、法国这样高失业率,欧美不少人为保住一份工被迫逆来顺受,那就更没有自由.他们替香港年轻一代担心.他们希望政府掌握真确民意,应做则做,不好退缩.其实有一点真的很想提一下,那些应邀参加社交活动的「港官」,不要只当是应酬、畀面派对来剪彩,饮杯酒就急急走人,应该当作是接触群众、了解民情的好机会,主动放下身段,放多点时间与到会者聊天,他们的想法,其实是比你做民调更有意义.前律政司司长黄仁龙早前的一番话极发人深省,有年轻人基於不安、无知、懒散而衍生出来的拒绝改变、逃避竞争的心态.以「本土文化」、「香港人身份」作为自己逃避一场必须面对的竞争的借口,放弃全球化的广阔思维,流於狭隘的族群观念,偏见和歧视会诱发种种的不耐烦、彼此埋怨、排他,甚至冲突,会拖垮香港.像香港这样的经济体,大家的适应力与香港的进步或退步密切相关,香港不能承担固步自封或自满的后果.他藉此鼓励大家慷慨施予,多为别人,为社会大众付出.希望黄仁龙这番话能敲醒香港一部分迷蒙香港年轻人,也希望多些有心人出来提醒一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其实香港回归以来中央对港都采取不干预政策,需要支援就支援,其他政府政策都很少理,除非危害到国家.一切都深怕影响了港人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却「宠坏」了香港,部分港人就渐渐将高度自治等同完全自治了,总将自己同西方国家看齐,结果就出现愈来愈「自我中心」、「自私」不顾大局的思维,忘记了香港其实是个特区.政客基於利益制造很多政治争拗,社会民生问题未能解决,形成怨气,「嘈嘈吵吵」,变成「示威之都」.最近在特区政府政改问题上,中央肯走出来表明立场、说明底线后,反而是好事;
任由不切实际的想法蔓延生长是双输.曾几何时我们在电视上见的示威之都是韩国首尔、釜山,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他们示威了,大概经过一轮的激进后变得踏实,大家都发现搞好经济、搞好生活才是最实际的.或者一个地区的成长和一个人一样,都有过「反叛期」,慢慢才变得成熟.香港的反叛期何时过呢?应不远了吧.冀香港的 反叛期 快过去 看到一篇文章〈死去之前,人们最后悔的五件事〉,这是一位护士所口述的.由於其工作让她能够与病者一起走过人生最后的日子,每当病患被告知即将死亡时,他们的情绪通常会波动在狐疑、否认、恐惧、愤怒、悔恨里,他们有许多后悔来不及做的事,也有好多心愿等不及实现.於是这位护士记下他们死前最后悔的五件事来提醒大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麽.第一件:我希望我能过属於自己的人生.小时候的我们勇敢做梦,但绝大多数人在长大之后,都觉得年轻时的梦太不切实际.一直到死前那一刻,才后悔自己没有勇敢尝试,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去达成别人心目中的模样,却过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人生.我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如果生命有t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