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 2014-02-07 |
2010 4215.15 0.64 1.99
2011 4872.92 0.74 2.3
2012 4690.27 0.71 2.21
2013 5039.35 0.75 2.38
2014 4360.94 0.65 2.06
(三)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分析
2005 年―2014 年,湖南省碳排放强度(单34 位GDP 碳排放)基本呈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图1),由2005 年的 3.27t/ 万元降低到
2014 年的 1.05t/ 万元,表明能源利用率在不断的提高.尽 管在化石能源消耗、GDP 增长和人口增长方面幅 度很快,但由于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步 淘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 保持高科技、 生态型、低污染产业的持续增长.不断增加第三 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工业产 业部门的规模比重.这也是湖南省在今后的发展 中应当保持和不断改进的方向.按照 十三五 规划的碳排放要求,湖南的碳排放强度须保持年 均下降 5%.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问题,中国将在 十三五 时期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到2020 年碳排放强度(单位 GDP 的CO2 排放量)将在
2005 年基础上下降 40% ~ 45%,
2020 年、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分别要达到 15% 和20%;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大约控制在
48 亿吨标 准煤,而煤炭消费总量则控制在
42 亿吨左右等. 湖南省人均 GDP 增长与碳排放呈现显著的 正向效应,2005―2014 年湖南省 GDP 年均增长 16.9%,湖南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线性关系 非常显著,2014 年湖南省碳排放出现下降趋势, GDP 增长依然保持在 9.5%.说明要减弱这一正 向效应,可以适当放缓 GDP 增速,减缓碳排放 的增长趋势,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文章对碳足迹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
8 种化石能源为对象的测算模型.利用改进的碳足 迹方法对湖南省 2005―2014 年的碳排放、 碳足迹、 平均碳足迹及单位面积碳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1. 碳排放量从 21559.93 万t上升至 28302.47 万t,增幅为 31.2%,年均增长 2.76%,消耗煤炭 所排放的 CO2 占到了 80.32%. 2. 碳足迹从3222.02 万hm2 增加到4360.94 图12004―2014 年湖南省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万hm2 , 人均碳足迹从 0.53hm2 增加到 0.64hm2 , 区 域单位面积足迹从 1.57hm2 上升至 2.06hm2 .2002 年后一直略低于中国人均和全球人均碳足迹,远 远低于美国. 3. 碳强度从
2004 年3.27t/ 万元降低到
2014 年1.05t/ 万元,说明能源利用效率一直在提高, 这是湖南省不断发展高科技、生态型、低污染产 业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结果. 4. 从各品种能源消费的总量上来看,2005―
2014 年10 个年份,湖南省各品种能源消费总量 差异悬殊,其中,煤炭占 76.31%,远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68.4%),其次是原油,占比为 11.3%, 天然气只占 0.86%[16] .同时消费相同数量的煤炭 和天然气,煤炭同比天然气多排放 50% 的CO2. 可见,偏重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碳排放量快速 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5. 湖南省应着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增 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在能源消费 结构中的比例,加大页岩气开采,逐步减缓煤炭、 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长. 6.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发展. 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开展低碳城区、 园区、社区、景区试点示范,鼓励公共交通优先, 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减少私人交通所产生的碳 排放. 参考文献: [1] 张兰生 , 方修琦 , 任国玉 . 全球变化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9:1-63. [2] 朱江玲 , 岳超,王少鹏 , 等.1850-2008 年中国及世界主要 国家的碳排放 : 碳排放与社会发展 [J].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 科学版 ,2010,46(4):498-504 [3] 方恺,沈万斌 , 高凯.能源足迹变化的多因素影响效应 研究 : 以吉林省为例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2): 133-138. [4] 耿涌,董会娟 , 郗凤明 , 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迹研究 综述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10):6-12. [5] KENNY T,GRAYN F.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six Carbon Footprint Models for Use in Ireland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wiew,2009,29(1):1-6. [6] SOVACOOL B K, BROWN M A. Twelve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Global Assessment [J]. Energy Policy, 2010,38(9):4856-4869. [7] 赵荣钦 , 黄贤金 , 钟太阳 .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 与碳足迹分析 [J]. 地理学报 ,2010,65(9):1048-1057. [8] 李志强 , 李春梅 . 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基于中部六省 的实证 [A].2009 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 术年会 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 研讨会 论文集 [C].2009:147-159.